这部关于拐卖女大学生的高分电影,虐心到你不忍看第二遍!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是冷漠,是视而不见。这是对一个人最大程度的残忍。假如一群人的冷漠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势必会引发及其悲惨的事件。
电影《盲山》可谓是把这种境况演绎到了极致,自诩文明社会人的我们看了这部电影,大多数人会非常的愤怒,以至于你有生之年,都不忍心看第二遍。
影片涉及拐卖妇女事件,这种事情即使在今天依然屡见不鲜,每每看到媒体曝出这类案件,我们多数人会皱起眉头,对始作俑者嗤之以鼻,对社会现状深表担忧,除非这件事情引发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否则对其深入思考聊胜于无。
而《盲山》产生的反响属于例外,这部十年前的电影,不仅对看过它的人当时产生强烈的刺激,而且在之后的岁月里,不断地引发人们刨根问底的反思,设身处地的想象,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探讨。
该片在豆瓣上获得高达8.2的高分,5万多人标记看过,近2万人评论,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它产生的巨大影响。
电影讲述一个叫白雪梅的女大学生,被拐卖到偏远山区后奋力逃跑屡遭挫折的故事。
她刚刚大学毕业,为了替家里分担债务,跟随“药品收购经理”来到北方一个偏远的山村做公关,没想到自己在喝了一杯水不省人事之后,被卖给了一户姓黄的农家做了媳妇。
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白雪梅的逃亡之路就是如此,前前后后加上自杀,她总共逃了六次。
一次次被抓被打,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大学生不断地升级逃亡方案,最后不惜以出卖身体换取逃亡费用,但是,依然于事无补。
即使最后,她通过一个辍学的孩子与千里之外的父亲取得联系,当警察来解救时却被全体村民围攻,此时她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徒劳。
她求助于村主任、乡村教师、邮递员,甚至警察都毫无结果,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当地人的“相互维护”。
而在逃亡路上的遇到陌生人,看到她的凄惨状时,竟然全部选择了沉默,这不得不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冷漠,视而不见,在这里成了助纣为虐。他们毁了一个女大学生的一生,更灼伤了“文明社会”人的心,这如何不让人愤怒?
《盲山》导演李杨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人,不然,他不可能把如此敏感的社会问题,在影像化后演绎的那么传神。
但是,他呈现出来的画面,让观众愤怒了,我想这是他的策略,因为冷漠不是坚硬如铁的,它俨然成了一把拷住人们心灵的坚硬枷锁,所以他要用愤怒去冲破这种束缚。
我在看第一遍的时候就是咬牙切齿状,恨不得冲进画面去解救女主,然而,在挣扎着看了第二遍后,终于领会李杨的良苦用心。
十年过去了,人们看了电影最先做的事情,还是设身处地的去想“换做是我”该怎么办?这是影片代入感之强烈的必然结果。
我以为观众大可不必如此,因为《盲山》中的女主,在那种极端的情况下已经做了足够好了,因为这部电影逻辑是显然是严谨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愤怒之后,去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再想方设法防患于未然,这是这部影片应该达到的目的。
李杨曾经解释过《盲山》“盲”字的含义,它不是说眼睛死了,而是眼睛瞎了,言下之意,就是人们的视而不见。
影片大山里的村民对长期用钱买媳妇的事情见怪不怪,大山外镇上的人们对寻求帮助的逃跑妇女选择沉默,以及代表政府的人面对此类事件的无所作为,全都是视而不见。
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跟随影片的节奏,站在女主白雪梅的角度经历了这种灭绝人性的事件,
我们可以说,这是人贩子人性恶的直观表现,也可以说这是村民愚昧无知没文化的结果,还可以说这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环境的惯性使然,甚至可以说是政府的无所作为。
其实,换个角度从黄姓农户,或者当地村民的角度去思考,恐怕事情就简单的很多。
他们花了攒了半辈子的七千块钱,卖了一个媳妇,怎么可能让你跑了呢?买你就是为了传宗接代,干活养家的,就像影片中黄姓农户多次说了:想走可以,把我七千块钱还我。
你会说,他们是文盲或者法盲,但是相比传宗接代以及半辈子的积蓄,在山高皇帝远的地界,这又算什么呢?
村主任说的很清楚:我们这的村民就是这个球样子,没素质。
这里包含着当地人无可奈何破罐子破摔的困境,也包含着对外人“你们想得太多”的无尽嘲讽。
七年来人们热衷于探究其原因,最终的落脚的还是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电影也似乎有意把观众往这方面引导,比如,最终帮助女主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是一个叫李青山的小学生,在他因为没钱而辍学后,是白雪梅免费教他读书的。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导演李杨也承认正有此意。
由此一来,我们挖掘出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后,如何防患于未然的答案也出来了,最基本的还是教育。
只有从“娃娃抓起”,种下人性善良的种子,教他们求真、向善、爱人,这样一来以上我们所探究出的,很多问题都不攻自破。
我知道,说到这很多人会反驳,你 Too young,Too simple,Too naive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根本的解决问题之道。
这就像盖房子,教育就是打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