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燕 | 父亲的秋天

当野菊花开遍田间地头,深紫,浅红,月白,各色相争,缤纷夺目,秋便张扬开来。

这时,我爱回家看望亲人,顺便看看父亲的庄稼,在家里常常是寻不到我的父亲的,因为他的秋天几乎是在庄稼地里度过的。

父亲是做庄稼的好把式。记忆里,父亲和他的庄稼是相依为命的。春种秋收,秋种夏收,父亲是行家,田地里从来都是热热闹闹的,没有留白,不同的季节也会套种不同的庄稼,使得这土地在父亲那里是尽其所用。

也因此,父亲一年四季,只有冬天,才会有的歇息。而一整个秋天,父亲则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了他的土地,不辞劳苦,不言艰辛,劳动于他已是生命的常态。他劳作着,也快乐着。

早先,农村的土地很是富余,各种农作物自是应有尽有。秋季一来,父亲田地里的落花生,绿豆,黄豆,玉米,红薯,都在呼唤着父亲。父亲喜欢那种被催促和需要的感觉,好像那是他的孩子在欢喜着他。他说。

落花生需要薅,要用手铆足了劲,把整棵秧提留起来,双手一并用力,就把花生连秧带果实拔了起来。父亲带着我们忙活,却从不跟我们说庄稼活儿如何如何干,只是在我们前面做着,我们看着,跟着做。这种薅花生的方式也只是适应于我们居于河流附近,土地比较的湿润。如果是多天干旱,土地板结,那是行不通的,父亲会让大家带了小板凳,和小挖掘,一字排开,一棵一棵地挖花生。那是很费力而不讨好的事情,花生掉的多,一边挖一边还得慢慢地拾拣,花生果丢在土里看了总是心疼的。

绿豆需要采摘,不能耽误。初秋的阳光很好,我们跟着父亲缓缓向前移动,手一刻不闲,绿豆角有些扎手,摘不大一会儿就会感觉着手指头生疼,所以采摘之前大家会学着父亲尽量地套上白手套,那种针织的白手套,在乡里很常见。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它们毫无美感,却庇佑了父亲和我们的一个秋天,功劳不菲。

黄豆是父亲和母亲的,我们帮不上啥忙。父亲独自用镰刀把黄豆割了,用拉车拉回来,平铺在麦场里,让耕牛套上石磨,不停地碾压,直到豆壳豆秧疲软,豆子自觉地分离出来。父亲和母亲把豆壳豆秧拿将开,金灿灿的豆子秋阳下熠熠闪光,父亲的脸黑里透着温润的红。

起红薯的时候,已是深秋时节,是薄凉天儿。父亲和母亲通常是在下午去的田地,我上着学,待放了学才能去地里看看。红薯是需要挖的,父亲先把红薯秧齐根断掉,估摸着红薯的大致位置,再挥舞着大挖掘儿,轻轻地去挖,尽量不因他的力气大而把红薯给弄烂了,但是烂了红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应该说起红薯对于父亲而言,算是比较轻松的活计,不冷不热的,惬意的很。

过去的许多年,父亲的秋天就是这样和他的庄稼一起走过来的,父亲是不怕吃苦的,也是沉默寡言的,却又是欢乐多多的。

近几年,居于市郊区的我们的村庄,由于市政府整体土地规划,需要整体拆迁,土地要上交,父亲的土地越来越少,今年就只剩下离村子较远的三亩薄田。父亲好像没了以往的精神头儿,闷闷不乐的。我们知道他怀念从前,怀念土地,怀念他的庄稼,就不再去田里帮助,叫他自己去田里侍弄。他是有空没空爱去那块儿地,有时候没有活计,他就站在地头,看看天,再发发呆。我们不去打扰他,那是他的美好世界。

父亲,也不是铁人,也需要休息。某个秋天,我师专毕业回来上班没几年,是成年累月的辛劳使得他一次不小心地就闪着了腰,胸腔内存了气,老是疼痛难忍,重活儿干不了了。母亲心疼他,说是把地租出去,不种了。父亲是死活不同意。母亲只好四方求医,给父亲试了很多不同的偏方,父亲边做庄稼边治病。记得那时父亲吃那个小荤香研碎了烙的饼不知有多少,吃一次两次,三次还行,经常性地吃想着也是种苦难不是?那气味至今似乎还在我的嗅觉里拥堵着,我尝过一次,难以下咽。上帝保佑,父亲的病情渐渐好转,虽不同往日那般健朗,却丝毫不影响他对于庄稼的深情。

所以,村子拆迁,土地减少,对于父亲和我们来说,都是件好事情。父亲可以名正言顺地休息休息,我们也不用因拦阻他干活儿而“得罪”他了。

今年秋天,父亲的花生长势不错,颗粒饱满。连续多日的雨水,使得没有来得及及时收获的许多花生在地里就发了霉,长了芽。而父亲是早早地在秋雨绵绵之前就薅了所有的花生,花生进了院落,晾晒下,麻袋装了放置在干爽通风的地方,父亲这个秋天又是满满的喜悦。

父亲笑了,我们也笑了,父亲的秋天就像是一桌浸染了血汗却又异常丰盛的宴席,让他深深地沉醉。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 简介:江燕,May,70后,河南邓州人,英语教师。工作之余,喜欢手机拍,跑步,旅行,也用文字涂抹心情,小有梦想,偶有文字见诸报端。

(0)

相关推荐

  • 秋日的田野

    苑广阔 秋收以后,昔日因为拥挤所以臃肿的田野,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瘦下来. 庄稼们都回家了,坐着大车小车,或者被农民肩挑人扛,回家了.伴随着庄稼回家的,是农民整整一年的劳动和汗水所结出的硕果,也回家了. ...

  • 【中州作家】徐中义:练村夏至末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41] 练村夏至末     河南新蔡      徐中义 练村,我的故乡,一个有着四千多年历史的豫东南边陲小镇.     傍晚时分,抗完最后一袋玉米,拍拍身上的杂草, ...

  • 邵燕云:故乡的小河(外三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全新版散文福地微刊第二十一期‖庄稼的国度

    21 您追逐梦想的纯文学平台 全新版散文福地 大山里沟沟叉叉,一块块梯田,一道道岭,就是庄稼们的家. 家是最温馨的港湾,庄稼们懂这个理儿,所以它们总是选择最适宜的位置,就像老百姓盖房看风水一样.总听娘 ...

  • 【特刊】港头·小西家的猕猴桃又熟了(三)

    冬·春    猕猴桃园 回家过年那会儿,我特意去猕猴桃园里走走,尽管寒风萧瑟,苍凉一片,但我知道眼前的庄稼,霜雪覆盖的庄稼正蓄势待发. 猕猴桃仿佛不露声色,因去年二月二下大雪,今年铺上厚厚的稻草以防冻 ...

  • 云在山头:拾麦穗 | 就读这篇

    拾麦穗 云在山头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偶然看到十九世纪一个叫米勒的法国画家的油画<拾麦穗者>,画面上是几个欧洲白人大婶在收割过的麦田里拾麦穗.潜意识里,欧洲人都生活富足,拾麦穗这活跟她们应该 ...

  • 第1466期:种地的母亲【郝菊月】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跟黄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如今虽已年过六旬,身体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强健,却依然躬耕不辍. 这几年村里有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大片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田地荒芜杂草 ...

  • 江燕 | 父亲的花园

    父亲的花园 文|江燕 去年秋天,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亲突然病了,全家人忧心如焚,儿女们轮番探望,母亲更是衣不解带地陪护,所幸的是,父亲的身体底子好,很快恢复了健康.他平生除了种地,最喜欢的就是摆弄 ...

  • 案例分析完整版:广州江燕路万科里

    "颜值最高"的社区商业 由于各种原因 近年来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 开始涉足商业地产开发 大部分以社区商业为主 就社区商业而言 有成熟的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 也有华润欢乐颂的产品 我们都 ...

  • 江燕 | 唐城游记

    是早晨,弟弟的车到了半岛大门口,我和女儿才知道,这个"五一"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唐城的. 如果是往常,我就会在百度里悉心地搜寻,从旅游目的地的具体位置,路线,路况,周边设施,景点的特色 ...

  • 江燕 | 犹记高考那一年

    近日,总是听到有人说:如果不是当年高考,我会怎样怎样.虽是老生常谈,却也直逼人心. 曾经的那些年,高考是我以及那些像我一样的农村学子摆脱贫困,跳入龙门,走向新生活的最好的起点. 我是在古城的新华中路读 ...

  • 江燕 | 荷舞

    去学校的路上,日日经过一方荷塘,不经意间那小荷已经亭亭玉立,硕大的荷叶像是舒展的大舞台,任小荷轻歌曼舞. 我不由得停下车子,驻足观看,竟是思绪万千,想起女儿八岁那年,[荷塘月色]正大街小巷地在传唱,学 ...

  • 江燕 | 柳河小记

    是一个盛夏的午后,弟媳,我,还有女儿,驾车来到了方城的柳河镇. 车刚驶入小镇的老街时,是人声鼎沸,热闹异常的.我有些难以接受,怎么这山区的小镇如此地叫人后怕,不得一刻清静. 本为逃离而来,本为休闲而来 ...

  • 江燕 | 中年心事

    有段时间,老是做那样的梦:梦境里,好似抓着了救命稻草,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心急如焚,火烧火燎,不得安生--醒来,却是一场梦. 梦醒时分,会静坐,盘点盘点些近期的言语和行为,理疗理疗纷乱的心绪和情感,整 ...

  • 教师节特辑|江燕 | 露西,你好

    露西(Lucy)是我南阳师专(南阳师院的前身)求学时一年级的英语口语老师,她那时是随父母支教到中国来的. 露西,教我时只有二十六岁,所以更像是我的朋友.和我也只是两个学期的缘分,我却很想念她.很想知道 ...

  • 赵红俊 | 我看江燕

    我看江燕 文|赵红俊 江燕,在她的文章末的简介前的照片中我见过,沒见面以前,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深沉.寡言.内向的小美女. 在她的文章[有时候]里,我认知了文静的江燕.文中所写到的:"究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