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霸先远洋跨海作战,创中国古代军史首次
南梁朝大同十一年(545)梁武帝诏授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率军讨伐越帝李贲。
李贲(503—548),龙兴太平(今属越南)人,出身于南方俚族(黎族)权势家庭。七世祖来自中国,因西汉末年战乱,李贲到交州避难,曾任职于南梁朝的德州监官。
当时,交州刺史萧咨仗皇族宗室之威,为政苛刻残暴,大失民心。德州监官李贲不堪忍受,便联合并韶、赵光复等人,于梁武帝大同七年(541)十二月举义起兵,交州刺史萧咨仓皇逃到广州。广州刺史萧暎念及萧咨是皇族宗亲,就暂时收留了萧咨。
梁朝为了征讨李贲的叛乱,调兵去打了二年。不仅没有消灭李贲,反而使李贲越打越强。李贲占据交州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势力扩展到梁朝管辖下的交州和德州地区。并于544年正月,李贲自称越帝,改元天德,建立国号“万春”,定都龙编。根据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万春”意为“春望社稷至万世”的意思。这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权,李南帝的名称由此而来。
梁武帝大怒,岂容李贲称帝?萧衍诏令新州刺史卢子雄、高州刺史孙冏,在广州刺史萧映和交州刺史萧咨的共同指挥下,火速去征讨越帝李贲。卢、孙两将向萧映、萧咨请求道:“根据历次交战的经验,现在正是春草萌芽,瘴疠肆虐的季节,将士染病,不战自溃。等到秋天出战为利!”
这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符合当时战情的建议,但萧咨急于回到交州府,以“皇命难违”为由,逼卢、孙两人率兵马即刻出征。没有办法,卢、孙两位将领明知不可为,而只得硬着头皮,率兵众出征平乱。果然不出意料。部队到达合浦时,瘟疫爆发,兵众相继染疫而死。
部队减员大半,兵将情绪低落,不敢再往前走。许多兵将害怕染疫而离队潜逃。
卢、孙两将无法约束部属,只得带所剩兵众退回广州。萧咨原以为能顺利回到交州府,却见卢、孙两将败退而回,大怒。无论卢、孙二将怎么解释,萧咨都不听。萧咨诬告卢子雄、孙冏与反贼勾通,故意延误战机,不肯进讨。梁武帝当然相信皇族宗亲所奏,即令在广州赐死新州刺史卢子雄、高州刺史孙冏两将。
卢子雄、孙冏的冤死,激怒了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卢子烈,主帅杜天合以及他的弟弟杜僧明,还有周文育等人。他们高举义旗,率众围攻广州城,要捉拿萧咨、萧映,为卢、孙两位将领洗除冤屈。附近的吏卒百姓们群起响应,竟然达数万人之多。由此可见,当时底层民众对萧氏皇族的反感是多么的强烈?!
萧暎、萧咨没想到南蛮之地,民众“轻王法”,敢于反抗。这事情闹大了,急令关闭城门。广州刺史萧映急派几名勇士,连夜冲出包围圈,奔求高要太守陈霸先火速率兵来解围。
陈霸先是一位知恩图报、豪侠仗义之人。他时刻铭记着萧暎的提携之恩,尽心报答。陈霸先接到急报,当即率领三千精兵,日夜兼程,奔救广州。
正是当初萧暎慧眼识英才,从寒门里提携了陈霸先,才有了后来挽民族于危亡、坚守汉文明的陈武帝。陈霸先年幼时,白天学文,晚上练武。很是辛苦。有天夜晚,霸先疲惫之极,倒在许氏学馆简陋的床板上,呼呼入睡。忽见天开数丈,强光刺眼。云霞中隐现四位朱衣飘飘的仙人,合手捧着一轮红日,飞向霸先,仙人道:“奉上帝敕命,送红日与汝,救国安民,莫负天心!”令霸先张口,仙人手一松,一轮鲜艳火热的红日,便滑入腹中。霸先顿觉腹中灼热难受,不禁大叫一声,醒来,仍觉腹中久久灼热。霸先梦醒,披衣而起。细思梦境,认为是上天要他救国救民。从此,他更加勤奋好学,闻鸡起舞,练武习文。长年风雨无阻,冬夏不缀。锻炼成体魄强健、毅力顽强、意志坚定、胸怀宏伟的领袖品质。
当时,陈霸先率三千精兵,赶到广州城下时,见城门将破,情势万分危急!陈霸先大吼一声,率领精兵,呼啸着冲向敌阵,势如破竹,转眼之间,击溃叛军。卢子略、杜天合当场阵亡,周文育、杜僧明被绑到陈霸先的马下。
陈霸先了解前情,反而被他们的义气所感动。立即下马,扶起周文育、杜僧明等人,亲手给他们解绑,收入军中,委作军中主帅。从此以后,杜僧明、周文育成为陈霸先南征北战的得力干将。
正当陈霸先要大展雄才之时,不料,提携他的恩人萧暎却因病而逝。霸先痛哭流涕,决意护送萧映灵柩到京城建康安葬,了尽自己对恩人萧暎的一片忠心!可是,半路上,降来一道圣旨,梁武帝授陈霸先为交州司马,领武平(今越南永安附近)太守。率军讨伐越帝李贲。
皇命难违!陈霸先泪如泉涌,向萧映灵柩跪别。随新任交州刺史杨孱前往交州讨伐李贲。陈霸先返回广州召集兵马,备办军械。然后,与主帅杨孱会合。当杨孱刺史看到陈霸先的队伍军容齐整,器械精利,高兴地说:“能克贼者,必是陈司武也!”
梁武帝还诏令定州府刺史萧勃也一同发兵,去越南平乱。但萧勃却仗着是梁武帝宗室大臣,拒不发兵;甚至收买杨孱,想把陈霸先的精兵收为已有。杨孱不好回绝萧勃,又恐违皇命而灭九族。就与陈霸先商量,怎么办?
陈霸先义愤直言:“交趾叛离,过错在皇族,致使许多州混乱不堪,随意捕人杀戮多年。现在定州刺史(萧勃)只想苟且偷安于眼前,不顾国家大计。您奉命讨伐叛孽,本该不顾生死,全力以赴,怎么能害怕皇族而逗留不进,轻视国家之害呢?”
杨孱作为主帅,觉得陈霸先言之有理,就向朝庭举荐陈霸先为先锋。杨孱鉴于以前每次对李贲平乱的失败,耽心地问陈霸先进军路线,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因为当时的水路,很不熟悉。陈霸先查阅地图、水路、陆路(包括山路)。总结以前历次平乱都是走陆路,经过山林地带,遇到瘴气,兵众染疫,相互传染,造成大量的兵众相继死亡。战斗力锐减,军队不战而溃。因此,陈霸先大胆地提出走水路。
杨孱听了,很惊讶!要知道,当时还没有“指南针”(宋朝才发明了指南针),没有罗盘、没有导航、没有定位,非常欠缺远洋航海技术。梁朝军队又分属不同的部曲。远洋跨海作战,在狂风巨浪中航行,很容易掉队、失散,走错地方。
陈霸先虚心地请教渔民,聘请商船水手作向导,与他们一起研究渔船、商船和兵船、战舰在内陆河流里的行驶,与在海洋中航行的区别和特点。民间商船,用于经商,只是短途的内陆航行。番禺海边的渔民捕鱼,也是近海作业。而作为军事征战之用的大型兵船、兵舰,跨海远航到交州(越南),确实是一种冒险!更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个创举!
现在,我们只能从史书里,找到徐陵在《九锡文》中有“远中逾沧海,大拯交越”,“公英谋雄算,电扫风行,驰御楼船,直跨沧海”这样的记载。《太平寰宇记》也记载:“梁侯景之乱时,交州刺史陈霸先越海赴难至此,景将董绍先据虎口石立栅以邀之,霸先潜军,出其不意,及觉,已至栅下,遂败。”
这些史料,也佐证了徐陵“驰御楼船,直跨沧海”的记载是真实的。这说明了远在一千五百年前,陈霸先已进行了大规模的跨海作战行动,并且取得全胜。
陈霸先为了避免走陆路而容易遇到山林瘴疠之害,从实际作战、航海的要求出发,画图纸,堆沙盘,反复推演。运用兵书、水战来操练水军。甚至演练三国时期的曹操、周渝水军的阵法,仿制曹操、周渝水军的攻、防兵器。赶制强弓硬孥,贮足军粮药品。陈霸先在南海沙滩边,打造一批能抵抗狂风骤浪、方便射箭、发射弓弩等装置的兵船和战舰。陈霸先督造船舰的原则,务须结实,能抵御狂风巨浪,还要能攻能守。
梁武帝大同十一年(545)六月,主帅杨孱荐举陈霸先为前锋。陈霸先受命后,率自己的部队首先出发。几声号炮轰鸣,三军将士登船。从番禺港向茫茫南海,破浪前行。陈霸先敢为人先,开辟了一条从广州番禺到越南红河的海道。陈霸先率万余大军远洋跨海作战,这在中国军事战史上,确属首次!
当南梁朝的大军突然出现在交州时,李贲的数万部众感到震惊!越帝李贲积累了多年与官军作战的经验,他预先在山道、隘口、森林里埋设了重重防线。可他完全没想到,此次陈霸先率领的梁朝官军,竟然远航海疆,直捣匪巢!
李贲慌忙令叛军在苏历江的口岸扎起栅栏,抵抗官军。战鼓咚咚响起,官军齐声呐喊,震天动地。在密集的箭雨里,陈霸先指挥自己的三千精兵率先冲阵。李贲的众贼兵将在梁朝军队的火箭、弓弩和大军的攻击下,无法抵挡,纷纷溃败......
李贲逃到典澈湖。先用渔船小舟堵塞水道,再用大舰横塞湖道。水中扎满竹尖,锐利如刀剑。人若落水,即落在竹尖上,不死即伤。
陈霸先官兵的大船不能前行,梁朝兵众害怕落水被水里的竹尖捅死,纷纷退缩畏战。杨孱准备退军。陈霸先反对,道:“劳师远袭,宜速战速决。我们孤军无援,退无可退。敌人四散奔逃,与当地人感情不深。我们共同出击,必败敌军。拖延日久,错失战机。”可是,杨孱见湖面障碍密集,难以发令前行。众将也默然无语。
陈霸先内心焦虑。对部将杜僧明、周文育道:“与其坐与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杜、周道:“只要你下令,我们就拼死一战!”陈霸先决定不等杨孱的命令,率前锋所部单独作战。
也是天助人愿!当夜暴风暴雨,江水暴涨七丈,滚滚洪水,汹涌澎湃地注入典澈湖。叛军所设障碍,都没入水中。天明一看,湖面毫无阻碍。陈霸先率所部军兵,乘滚滚洪流,冲向敌方。杨孱见此大好形势,果断发令,全军出击。梁朝大军群情高昂,大船在震天的战鼓、呼啸声中,冲向敌阵。陈霸先率前锋开动大船,劈波斩浪,船上弓弩齐张,箭雨射向叛军。叛军兵众纷纷中箭,败溃逃散。这一战击溃和消灭了李贲贼兵的主要力量。从此,李贲的贼兵再也无力重聚和抵抗了。
陈霸先乘胜追击,李贲落荒而逃,躲进了屈獠洞,被屈獠人杀之。李贲之兄李天宝逃往九真郡,收聚剩余的二万人马,杀德州刺史陈文戒,围攻爱州。交州司马陈霸先率军乘勇追击,又平定了李天宝。将李贲、李天宝的首级传送都城。
越帝李贲在南方作乱多年,终于被陈霸先平定了。梁武帝大喜!特别是梁朝军队在韩山战败、贞阳侯萧渊明被擒、侯景溃逃,满朝文武惶恐之际,陈霸先平定了南方叛乱、将越帝李贲的首级传送京城,对鼓舞梁军斗志,提振民心,意义重大。梁武帝诏授陈霸先为振远将军、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陈霸先威震南国。
陈霸先平定越帝李贲之乱,开创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首次远洋跨海作战的先例,是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史学者:龙耳东。代表作《陈武帝传》中国文史出版社、《大唐太子李建成》天津人民出版社、《战地花飞》西苑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