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利率债交易员抑郁了,信用债交易员疯了,资金交易员膝盖碎了一地

如果今天外媒传言的华夏幸福即日起停止偿债付款的信息为真,那么从事情发酵(大约永煤出事之后)到正式宣告违约,也就两月的时间。

如果算上从90元下方开始甩卖,到正式宣告债务逾期,也就1个月的时间。

过程如此之快,以至于评级公司下调评级的速度都跟不上。

昨天华夏幸福公告了债务违约的情况,52亿债务逾期,236亿货币资金中仅有8亿可使用。

一个阴暗的猜测,可能债务逾期从12月份开始出现了,聪明的资金提前获得了消息,所以才有元旦过后迅速砸盘的情况出现。

无论是商业模式的固有瑕疵,还是对赌协议的无法完成,这些都可沿着时间轴预测和判断。12月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某些资金着急出库。

现在回过头再看,无论怎么分析和复盘,都会受到近期各种事态的影响。

为什么买或者不买华夏的债券?

一个民企做了城投的工作,回款的滞后再加上激进的异地扩张,现金流只能依赖住宅销售资金回笼和再融资来维持平衡。

异地扩张催生债务攀升,而政府回款越滚越大,如果住宅销售回笼遭遇政策调控,很容易对再融资形成负向反馈和恶性循环,17年下半年-18年上半年,华夏幸福就是遭遇如此困境。

平安介入之后的确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时的再融资环境,但公司债务规模和财务杠杆受制于商业模式的固有瑕疵并没有明显下降,反而受制于高昂的融资成本和对赌协议,债务越滚越高,经营现金的改善更是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时间并没有换来空间。

还是那句话,买入华夏幸福的理由可能只有一个-大金主的护盘,而不买入的理由却有千千万。

但这句话换过来说,毙掉的理由有很多,但买入的理由只有一个-万亿金主的护盘。

不同的机构,基于收益和风险的平衡,会选择不同的答案。

如果买了,什么时候该卖出?

恐怕没有机构能想到,已经投入X百亿的平安能够选择及时止损。

无论当初处于何种理由介入华夏幸福,平安选择此刻止损应该是做了很多内外部的权衡,毕竟保险资金的巨额投资失败还是比较敏感。

最近平安股价的持续下跌,已经有不少观点认为可能跟华夏幸福的巨额敞口有关。

所以如果买入华夏债券之后,跟踪平安的态度,就成为决策华夏债券交易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现实是,人的能力圈是有限的,信息不对称才是市场的常态。已经投入了达几百亿,他怎么就不管了呢?

也许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所在。

从去年5月央行悄然转向开始,债券投资难度显著上升。无论是利率债的波段,还是信用债的票息策略,甚至单纯滚杠杆吃Carry,都变得十分艰难。

过去一年来,做利率债波段的交易员抑郁了,信用债交易员疯了,资金交易员膝盖碎了一地。

最后有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为何一些外媒总能领先国内很多媒体获得这些消息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