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祖金 | 我家老屋

记忆深处,我家老屋共有三座:一座是我爷奶辈的老屋,一座是我父母刚分家时的临建老屋,一座便是我从小居住时间最长的老屋了。

三座老屋现虽都已不复存在,但在我们一家人心目中,它们依然那样永久矗立着。

爷奶辈的老屋建于何时已不清楚,它坐北朝南地座落在村子中央,一条河沟从其右侧弯曲流淌了许多年,留下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该座老屋为上房三间,土木屋脊构造,墙是土夯墙,墙体四角及门框、窗台部位外垒青烧砖。老屋左前方还有两间偏草房,一间住人带储物,一间为灶屋;外加一堵不算大的紧凑院墙和门头,这便是当年我们一家三代十多口人生活和居住场地了。

在那经济贫困,物质匮乏的时代,爷奶辛勤劳作了多年,同时养育我父辈们兄弟姊妹六人,还是置办下了老屋的房产,提供给其子孙们生活的场所,想来已很是不易。爷爷是个光知道俯身实干的人,不好操心;奶奶是个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人,所以家中事务往往是她作主,后来我的父亲协助她主持家务,因为他是长子,那年他才14岁。

在当时,农民的家庭一般是贫穷的,但也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朴实自然,和谐幸福的。

当年,爷奶二老按照老规矩住在上房东屋,我的父亲及叔父们就住在上房西屋。后来为腾给父亲和母亲结婚,西屋的叔父们只好先移住到偏屋的草房中。父母有了我们后,为了腾给叔父们结婚用房,我的父母只有分家出来,就搬到村南边河沟外的荒地处,用干砖堆砌(不用灰砂垒砌)了两间小屋,作为我们临时居住房屋,时间大约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我家过渡临建小屋由于偏寓村边,很是瞭哨。加之当年我们兄弟姊妹们还小,只要父亲外出干活或应酬回来晚的话,母亲和我们就很是胆小害怕。母亲总是早早地吃过晚饭,插上门栓,哄我们早早睡觉。为了看紧门户,父亲又养了一只大花狗,我们亲昵称它“大花”。“大花”也是当时我家中不可缺的一员,为我们一家站岗放哨。

父亲除了农忙时节耕种劳动外,还会带着一帮人义务为村民们营建房子。记得一年麦子快熟时节,接连几天父亲就在外盖房子。一天晚饭后,他独自一人很晚才回家。那天晚上,夜空微晴,时隐时现的月亮不时穿梭于不断滚动的云层中,伴着晚风吹拂,吹得麦浪起伏,沙沙作响。夜深人静时,一度还算胆大的父亲,一个人走在时明时暗的寂寥乡间小路上,不禁胆怯起来。听他诉说:他越是胆怯,越是仿佛听到身后有人跟踪的脚步声,回头看时却影踪全无,于是更是害怕心怯。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家中的“大花”:要是它能此刻陪伴着我多好呀!于是他自我壮胆似的高声喊了几声“大花”,其实并未期待“大花”真的会来,依然硬着头皮快步往家赶。正在他心里咚咚跳时,突然一对毛绒绒的东西猛窜到他双肩上,他顿感眼前一黑,双腿发软了,还险些趔趄跌倒。

瞬时他才看清,突袭之物竟是自家“大花”!原来“大花”在听到他的呼喊声后,就抄近路直线从麦地中飞奔而来,因跑超了距离,见到主人后,就亲热地从父亲背后一跃而起,趴到了他肩膀上,才有刚才那惊魂一幕。而后,“大花”亲热地伴着父亲回到了简陋的老屋。

那座临建老屋,毕竟夏不避大雨,冬不御寒风,还有带给我们的心灵压力。父亲早就攒足劲头,要再盖起一座真正的房屋来,一等又是几年过去。直到1975年,我们一家老少整整忙乎一个春季,自力更生地做了生砖坯、瓦坯。那年夏季,父亲和别人合伙烧了一窑砖火,又买上一些上好木料,才有了盖房的基本原材料。

房屋选址在我村西南角,是父亲亲自带领一帮建筑工们盖的。恰逢当年家乡夏季雨水多,曾一度发了洪水。在盖我们房屋时,由于天气原因也是盖盖停停。本是不足一月就盖能成的,硬是前后折腾了近三个月,最后把父亲也累倒了。当时,倾尽我们家力盖起的房子也就是上屋三间屋檐房,墙体内部是土胚,外包青烧砖,灰瓦起脊房;偏房是两间,一间厨房,一间住人兼储物。这才成为父母辈单独的房产,也是我们一家人生活和成长的家园。

在这个院子不大,房屋普通,但却朴实、温馨的家园中,有我们一家长幼老少的尊重孝顺,兄弟姊妹的互敬互爱,左右邻舍的互帮互助,有温情,有呵护,有争议,也小有摩擦,但每天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响曲,不乏其乐融融,不胜难忘。可惜的是,九十年代中期,这座老屋也是墙体开裂,屋面漏水严重,成为险房。后来弟弟扒掉老屋,在其原址上盖起了属于他产权的三间平房来。

三座老屋,曾为我们一家四代人遮风挡雨,抵御寒暑近百载,也曾历经沧桑,也曾春华秋实;它们承载了我家几代人的故事、希望和梦想。老屋虽已渐载坍塌,但在我们心中,其风骨依存,记忆犹新,梦想依旧,传承永久……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毕祖金,原籍邓州市人,现工作于河南天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刊》签约作家,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民俗协会理事,卧龙区作家协会理事。

曾有多篇作品在《奔流》、《老人春秋》、《躬耕》、《南阳日报》、《南都晨报》上发表;2014年,散文《古镇赊店遐思》获全国首届“玉龙艺术奖”散文类二等奖,另有作品入编多部书籍。

(0)

相关推荐

  • 【西南作家•散文】牛新源/老家的香椿树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老 家 的 香 椿 树 文/牛新源(四川)             成都的这个季节,正是银杏树叶逐渐发黄的时候,不少街道两旁.院 ...

  • 老 家

    老    家 清明节前,借上坟的机会,八十九岁的母亲回老家住了七天,我们兄弟姐妹轮流陪着.自从父亲走后,我们就动员母亲进县城居住.可是母亲总是拒绝说:"这是家,我那里也不去."态度 ...

  • 【天下爹娘】这一期,咱们就说房子

    题记 这委实是个情非得已的命题:让年近七旬的母亲来回忆艰辛的过往. 对不起,母亲,您的儿子21年来一直与二老聚少离多,如今已进中年人生阶段.他时常陷入思索生命要义的深沉期,却不知如何回报养育之恩时,内 ...

  • 给叔父送花,送叔父什么花好

    网友提问一:给叔父送花送什么最好,求解? 网友提问二:叔父过生日送什么花? 父之次弟称为仲父",仲父之弟称为叔父",古代可作口头称呼,现在大多用于亲属关系的书面称谓.相反情况下对方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9《少年叔父》上/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母亲去世是六月天,秋禾已起,气候燥热.出殡那天,夜里落了雨,气候凉爽起来,但雨,天亮未住.出殡是在半上午,正在着急,雨忽然停了,到了下丧一刻,云开雾散, ...

  • 【散文】老屋烟雨 |高少民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点击上方"山水文苑"订阅我,每晚陪你赏析! 文|高少民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山水文苑 陪你赏析 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情一相思,一世一相见.用文字行走,让 ...

  • 老屋 | 作者:许奎明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毕祖金 | 家乡麦场记忆

    家乡记忆中,有黑土地.灰土路,有老屋和小桥,有常年不断流淌的小河沟,有牛欢马叫.鸡鸣犬吠,更有夏秋时节麦场上的热闹非凡,欢声笑语. 家乡的麦场,就紧贴在村子南边,长方形,大似一个足球场.一年四个季节, ...

  • 毕祖金 | 父亲的牛屋

    耕了一辈子土地的父亲,却住了半辈子的牛屋. 父亲住牛屋,是他主动和牛为伴而住,是为更好地饲养好.照顾好耕牛而住. 自小就记得父亲在村部牛棚饲养耕牛的情景.那是还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前,全体社员共同劳动 ...

  • 毕祖金 | 故乡的灯火

    故乡的灯火 文|毕祖金 故乡于我,随着时光渐远,依旧那样生态原始,淳朴自然.更时常不忘的,还有故乡的灯火,它是故乡的眼睛,也是故乡的灵魂.我对故乡的记忆便从她的眼睛开始,直至绕不开她的灵魂. 来到世间 ...

  • 毕祖金 | 永远的外婆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永远的外婆 文|毕祖金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故人已逝,哀思切切. 对一生中我所有缘的每一位故人来说,或深或浅的记忆细胞,都在这一时节激活:斑驳难忘的镜头,都在这一时节回 ...

  • 作家专栏 | 毕祖金 | 故乡的炊烟

    花洲文学 邓州市作协公众号 关注 故乡的炊烟 文|毕祖金  故乡的炊烟,曾伴着我的出生和成长. 首次嗅到故乡的炊烟味,当是四十多年前初冬那个清寒夜晚了. 当我"呱呱"坠地的啼哭声, ...

  • 毕祖金 | 中秋忆月饼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中秋忆月饼 文|毕祖金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节终于到了.盼着母亲当天的晚饭能早点做,盼着中秋的月亮早点升起来,盼着解馋的月饼能早点捧在手中,含在嘴中-- 儿时,中秋节的月 ...

  • 毕祖金 | 诡异灵怪“旱古装”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诡异灵怪"旱古装" 文|毕祖金 儿时农村,诡异灵怪传说颇多,妖魔鬼怪更是吓人,除了小孩害怕之外,就连大人们也会毛骨悚然. 家乡每逢大旱时节就盛传有&q ...

  • 散文界 | 毕祖金 :母校的钟声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母校的钟声  文|毕祖金  在我有生的记忆中,母校除了求知的教室和难忘的教师之外,还有那洪亮的母校钟声.母校的钟声,是我人生起点的奋进钟声,也是我一生奋进的激励钟声,它不 ...

  • 毕祖金 | 巷子

    花洲文学 文学的百花洲 关注 巷  子 文|毕祖金 我喜欢巷子,更喜欢有事无事之时,独自一人,在城市的老巷子中随意漫步和穿梭,驻足和徜徉,品味和感怀-- 巷子是城市或村庄的最初记忆,是你走进一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