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2024-05-05 17:46:22 泰山作为古代皇帝封禅,或者说祭拜天地,祈求上苍给予天下臣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神山,是历代帝王、诸侯们,最尊崇、最敬畏的,从先秦到宋朝一两千年里,它的地位从未有过动摇。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认为自己功绩可以进行泰山封禅,但是丞相管仲却认为,他的功绩不足封禅,经过管仲的分析之后,齐桓公就停止的封禅。 再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因为生病留在洛阳,不能随汉武帝泰山封禅,深感遗憾,最终抑郁愤恨而死,遗言要司马迁替他完成理想。可见秦汉时期,泰山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皇帝到泰山祭祀天地,民间百姓不能上泰山祭祀,就只能因地制宜建泰山庙祭祀,到唐宋时期祭祀泰山到达顶峰,而到了明清时期,祭祀泰山成了,以民间百姓的为主,皇家为辅,基本就没有皇帝在去泰山封禅,这是什么原因呢? 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不那么强为什么说是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不那么强呢?因为在明清以前的帝王,讲究君权神授,神是上天的统治者,自己之所以能统治万民,是天上的神授予自己的权力,因此作为帝王要感谢神明,给予自己的统治权。而泰山古称太山,大为太,太山是指域内最大的山,太又通泰,所以在早期的中原王朝时期,泰山便是域内最高、最大的山,君王要想感谢上苍,泰山是最好的选择,因而,封禅泰山就成了帝王不成文的规定,随着后世对泰山祭祀,封禅的头衔越来越多,各地的泰山庙和信仰泰山的信众也成倍增加。 俗话说“物极必反”信仰也不理例外,在宋朝灭亡以后,汉地被游牧民族占领,汉地的文化更是遭到打击,尤其是蒙元的统治者,蒙古军队在泰山脚下,除了烧杀抢虐之外,更是更是直接毁坏泰山的宫、观、庙宇,对汉文化的毁灭相当严重,虽说后期有建设,但终究没有之前毁坏的多。到明清时期,已不怎么讲究君权神受这个概念,神也没有最初那么高高在地位了,统治者们更多则是讲人治,人的位置已经和神差不多了,但并不是说他们不祭祀泰山了,而是明清的皇帝没有祭祀,但终究没有以往的规模宏大,祭祀的人也从最初的帝王、诸侯,变为皇帝专门派遣的人员,或者山东的总督、巡抚之类的地方官员,祭祀的内容也从敬畏上苍,变成祈祷风调雨顺。民间的信仰影响了皇家信仰随着历朝历代皇帝对泰山的敕封,泰山之神,在域内乃至众神中独尊的地位,是其它神灵所不能比拟的,因为他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在每年春季,各地的泰山信众不远千里,或者携家带口到泰山,参加泰山庙会等等,于是忽必烈至元年间,一位叫赵天麟的上书忽必烈, 认为泰山本是天子封禅、诸侯祭祀的地方,现在这些平民在这属于干越邦典,泄渎神明,请求制止民间的行为,于是泰山庙会就被元廷明令禁止了。泰山神的信众之所有那么多,不单单是应为东岳帝君或者泰山神,还有另外一个神仙,就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最早源于泰山玉女,而民众泰山玉女的崇拜,最迟晚于宋真宗的大中祥符元年,因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去泰山封禅封的就是泰山玉女,并做有《玉女像记》,并令官员祭祀,到宋仁宗时期,玉女神又有了玉女池、玉女祠,无论贵贱都可以前往玉女祠祭拜,金人统治时期也有贵族祭拜泰山玉女。蒙元时期在泰山脚下大肆毁坏建筑,忽必烈时期因为赵天麟的策书,民间信仰被禁止。其实元廷认可的是泰山封禅,不认可的是贵贱皆可信仰的泰山玉女,而众人皆往泰山参加庙会,其实是祭祀宋真宗封禅的泰山玉女,元廷为体现封的唯一性,而故意禁止民间百姓到泰山。但是不能因为朝廷的封禁,民间百姓就放弃自己的信仰,为了挽救对泰山玉女的信仰,于是泰山玉女就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从最初高贵出生的泰山神之女,即玉女大仙、玉女娘娘,玉女祠变成诏真观。随着明朝时期整个道教神仙体现的完善,泰山玉女也就塑造成了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神职也就有了送子、祛病消灾,保佑一方平安等,类似佛教中观音所干的事。由于在泰山娘娘、碧霞元君在民间的香火极旺,引得明清两朝,皇帝积极派人修缮、扩建、新建她的宫观,妃子们争相去派人去祭祀碧霞元君,乞求元君庇佑送子等,于是泰山上碧霞元君的宫、观、祠的数量也大于泰山神的宫、观,泰山的正神也从男性转变为女性,泰山的地位也随之而降。另外就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本属于泰山神掌管的阴曹地府、阎罗殿,也逐渐转变为阎罗王管辖,因此泰山神的地位越来越低,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下,信奉一个掌管死后的神,没有信奉掌管送子、送福的神来的实惠。 赞 (0) 相关推荐 宋真宗是如何把封禅弄臭的 至此以后再无皇帝封禅 人们对宋真宗的批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沉迷封禅之事,更是把封禅变成了一场闹剧,他也是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封禅是一种祭祀典礼,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宋真 ... 社稷重典 社稷重典 一.宫廷祭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于古代科技落后,很多事无法解释,只好占卜.祭祀.上古时期中国传统祭祀主要是对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 ... 宋真宗是如何凭一己之力,把神圣的泰山封禅,变成笑话的? "泰山封禅"究竟有多难?历史上为什么只有6个皇帝能获此殊荣?来来来,我们数一数这6位皇帝的功绩,谁是真有资格,谁是瞎比乱搞,一目了然. 五岳之首 古人祭祀天地,以天为尊,皇帝叫做天 ... 子玉说005|古代都有哪些皇帝封禅过泰山? 文 / 天马行空 所谓封禅,实际上是指"封"和"禅"."封",是指"祭天",因为古人认为泰山最高,人间帝王应到泰山祭天, ... 诟病宋真宗 宋真宗在位近26年,为后人广为诟病的是"天书封禅"."天书"当然是弄虚作假了,而"封禅"主要是劳民伤财.其实,宋真宗本人并非乏善可陈,我国著 ... 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皇帝前去泰山封禅了呢? <大宋宫词>的热播,让宋真宗赵恒又火了一把,宋真宗作为宋朝的第三位皇帝,有一件事也非常值得被人诟病,那就是泰山封禅,甚至在他之后,在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泰山封禅 根据传 ... 有几位皇帝曾封禅泰山?这位皇帝封禅后,再也没皇帝愿意去 泰山封禅,这是多少皇帝梦寐以求的事情,在仪式感爆棚的泰山之巅,接受老天爷的"肯定",作为万万人之上的皇帝,那是无上的荣光.但若非千古一君,皇帝自己也知道自己不配,多半不会跑到泰山上 ... 澶渊之盟的耻辱如何洗刷掉?宋真宗:去泰山封禅,再造个神仙祖宗 影视剧中的元始天尊 我们都知道唐代尊奉老子李耳为祖先,并因其是太上老君而特尊奉道教.在宋代,也特别尊奉道教,而且追认了凭空塑造出来的赵玄朗为祖先,并称其为原始天尊.宋代统治者为什么要给自己凭空造出一个 ... 朱元璋如此强大为何没有去泰山封禅,朱元璋:这全怪宋真宗那小子 一.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史记·封禅书>张守节<正义> 在古代,泰山可不是简单的一座山,当然也不是谁想登就能登 ... 这样的上海,再也回不去了!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作权人所有,转载仅供参考,如涉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小编处理.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号立场. 八十年代的上海,如此安静,物质并不让人眼花缭乱,但那是个知足而亲近的年代. ... 人生,心若凉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多少失去,成了人生的委屈,伤感的人,总是落魄,后悔来不及,做人来不及,说话来不及. 这个社会,总是那么简单,让人后悔,让心流泪,人的失去,心的明白,一切都是不甘心. 当初低头,后来回头,人生无奈,后悔 ... 怀念我们那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那些年,我们还小-- 我们只会跳皮筋,丢沙包, 玩火柴盒,打玻璃球,跳格子' 捉迷藏,过家家, 用小霸王打魂斗罗. 那时候,男孩追女孩, 一追就是好几年, 比的是心,念的是情. ... 农村庭院这么漂亮,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每个中国人内心,关于家的美好记忆都离不开一座有情感寄托的中式庭院! 庭院里, 静静的坐在藤架下, 仰望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 我们或许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 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 无论 ... 深深地爱你,默默地想你,余生再也不会去打扰你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一个人,一杯茶,静坐窗台,默默地想你,喜欢这种宁静的氛围,喜欢想你的时候不被任何事情打扰. 让自己的心绪,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一点一滴,再一次涌上心头,花前月下,卿卿 ...
再如,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因为生病留在洛阳,不能随汉武帝泰山封禅,深感遗憾,最终抑郁愤恨而死,遗言要司马迁替他完成理想。可见秦汉时期,泰山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皇帝到泰山祭祀天地,民间百姓不能上泰山祭祀,就只能因地制宜建泰山庙祭祀,到唐宋时期祭祀泰山到达顶峰,而到了明清时期,祭祀泰山成了,以民间百姓的为主,皇家为辅,基本就没有皇帝在去泰山封禅,这是什么原因呢? 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不那么强为什么说是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不那么强呢?因为在明清以前的帝王,讲究君权神授,神是上天的统治者,自己之所以能统治万民,是天上的神授予自己的权力,因此作为帝王要感谢神明,给予自己的统治权。而泰山古称太山,大为太,太山是指域内最大的山,太又通泰,所以在早期的中原王朝时期,泰山便是域内最高、最大的山,君王要想感谢上苍,泰山是最好的选择,因而,封禅泰山就成了帝王不成文的规定,随着后世对泰山祭祀,封禅的头衔越来越多,各地的泰山庙和信仰泰山的信众也成倍增加。 俗话说“物极必反”信仰也不理例外,在宋朝灭亡以后,汉地被游牧民族占领,汉地的文化更是遭到打击,尤其是蒙元的统治者,蒙古军队在泰山脚下,除了烧杀抢虐之外,更是更是直接毁坏泰山的宫、观、庙宇,对汉文化的毁灭相当严重,虽说后期有建设,但终究没有之前毁坏的多。到明清时期,已不怎么讲究君权神受这个概念,神也没有最初那么高高在地位了,统治者们更多则是讲人治,人的位置已经和神差不多了,但并不是说他们不祭祀泰山了,而是明清的皇帝没有祭祀,但终究没有以往的规模宏大,祭祀的人也从最初的帝王、诸侯,变为皇帝专门派遣的人员,或者山东的总督、巡抚之类的地方官员,祭祀的内容也从敬畏上苍,变成祈祷风调雨顺。民间的信仰影响了皇家信仰随着历朝历代皇帝对泰山的敕封,泰山之神,在域内乃至众神中独尊的地位,是其它神灵所不能比拟的,因为他的影响力巨大,因此在每年春季,各地的泰山信众不远千里,或者携家带口到泰山,参加泰山庙会等等,于是忽必烈至元年间,一位叫赵天麟的上书忽必烈, 认为泰山本是天子封禅、诸侯祭祀的地方,现在这些平民在这属于干越邦典,泄渎神明,请求制止民间的行为,于是泰山庙会就被元廷明令禁止了。泰山神的信众之所有那么多,不单单是应为东岳帝君或者泰山神,还有另外一个神仙,就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最早源于泰山玉女,而民众泰山玉女的崇拜,最迟晚于宋真宗的大中祥符元年,因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去泰山封禅封的就是泰山玉女,并做有《玉女像记》,并令官员祭祀,到宋仁宗时期,玉女神又有了玉女池、玉女祠,无论贵贱都可以前往玉女祠祭拜,金人统治时期也有贵族祭拜泰山玉女。蒙元时期在泰山脚下大肆毁坏建筑,忽必烈时期因为赵天麟的策书,民间信仰被禁止。其实元廷认可的是泰山封禅,不认可的是贵贱皆可信仰的泰山玉女,而众人皆往泰山参加庙会,其实是祭祀宋真宗封禅的泰山玉女,元廷为体现封的唯一性,而故意禁止民间百姓到泰山。但是不能因为朝廷的封禁,民间百姓就放弃自己的信仰,为了挽救对泰山玉女的信仰,于是泰山玉女就被纳入道教神仙体系,从最初高贵出生的泰山神之女,即玉女大仙、玉女娘娘,玉女祠变成诏真观。随着明朝时期整个道教神仙体现的完善,泰山玉女也就塑造成了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神职也就有了送子、祛病消灾,保佑一方平安等,类似佛教中观音所干的事。由于在泰山娘娘、碧霞元君在民间的香火极旺,引得明清两朝,皇帝积极派人修缮、扩建、新建她的宫观,妃子们争相去派人去祭祀碧霞元君,乞求元君庇佑送子等,于是泰山上碧霞元君的宫、观、祠的数量也大于泰山神的宫、观,泰山的正神也从男性转变为女性,泰山的地位也随之而降。另外就是,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本属于泰山神掌管的阴曹地府、阎罗殿,也逐渐转变为阎罗王管辖,因此泰山神的地位越来越低,在那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下,信奉一个掌管死后的神,没有信奉掌管送子、送福的神来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