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研究新星专访(22)| 王辉:中国科幻小说始终是我努力想要进行学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2021
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专访
VO.22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科幻的?您如何定义“科幻”?
作为一名科幻迷而言,我最早接触的应当是《黑客帝国》《西部世界》《机械姬》等一系列探讨未来世界想象的影视剧作品。它们是让我对科幻产生兴趣的最大原因。我目前所理解的科幻应当是一种以幻想未来世界的方式思考人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广义上的文学形式,既包括传统的科幻小说,也包括新兴的科幻电影、网络游戏等其它虚拟幻想形式。
科幻在您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从硕士论文《论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现实”(1904—1919)》到现在的博士论文选题,中国科幻小说始终是我努力想要进行学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在什么机缘下开始研究科幻?与最初接触科幻相比,现在您对科幻的认知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自己踏上科幻研究之路,一是因为2019年年初看到电影《流浪地球》之后觉得科幻领域也许是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二是阅读《被压抑的现代性》等研究晚清时期的理论专著时激发了自己对晚清小说的研究兴趣。正处在硕士论文不知从何下手时期的我萌生了“清末民初+科幻”的念头,进而产生了可以由探索早期科幻小说的方向展开硕士论文写作的研究思路。如今,已经进入博士学习阶段的我同样面临的选题的困惑。在对早期科幻文学之外乃至文学之外的其它科幻类型认识的不断深化中,我感受到了这一文类极强的跨学科属性和巨大的阐释空间。科幻虽然不一定成为主流文学,但也的确大有可为。
参加首届“科幻研究新星论坛”有何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首次参加这样的科幻学术论坛,最大的感受是理论研究视野得到了拓宽,看到了科幻研究领域还有许多可以深挖的学术生长点,也加深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热爱和研究信心。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两点。一是组委会同学对论坛每一个环节的认真细致,切实将工作落实到了每一个发言人身上,从投稿审核到PPT展示,再到发言提醒每个环节都有工作人员耐心地服务。另一点就是评议老师的细心点评。本以为只是由一位评议老师进行总结性发言,却没有想到是像论文答辩一样由每位评议老师轮流指出我论文的不足之处。工作人员的耐心和评议老师的严谨细致我着实意外和感动。
您觉得本次论坛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下一届论坛将会在线下举办,您能同时给一些建议吗?
我的直观感受是这次论坛整体上办得非常好,前期策划和后期宣传效果也都非常好,很容易让人感受到组织人员细致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可以依照具体的科幻研究领域对论文进行分组,如按照晚清民国时期、科幻影视、科幻产业等研究领域对会议论文进行分组。
我们之前招募了一些热爱科幻研究的同学,让他们自选研究课题,以“协同创新合作”和“师带徒”的小组模式进行线上培养,您觉得这样的方式可行吗?您会不会愿意参与?
关于这一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我不是很了解,但我感觉在研究兴趣点相同或相似的基础上各司其职的话,应该还是有可能做出成绩,也可以起到共同进步的效果。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参与。
是否认同历史感、现实感的匮乏与经验的同质化是当代青年学术爱好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您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个人经验吗?可以分享一下。
我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我认为我们现阶段可能会因为学力不足或理论资源接受存在局限性而导致这些问题,但随着研究者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断深化,经验同质化和现实感匮乏之类的问题也迟早不会是问题。
您关注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吗?是否可以从中发现群体性特征或倾向?
事实上没有太多关注过同代人的科幻学术研究。但通过此次科幻研究论坛,我看到很多研究者还是拥有相同或类似的兴趣点,如晚清科幻、刘慈欣小说、《流浪地球》电影的关注度就非常高。
感谢您对中国科幻发展研究及传播做出的贡献,希望继续为之努力,最后有什么特别想说的吗?
步入科幻研究领域应该是一件将兴趣与科研究相结合的幸事。“独学而无友”,愿我们共同进步 ,在科幻研究之路上做出成果,不辜负自己的学术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