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二,阿里、京东都在“抄袭”拼多多
如果时间向前推移四个月,大概所有的品牌和平台都会对拼多多避之不及,至少是表面上。
在今年7月底,拼多多被大面积曝光出假货,特别是在家电的品类,拼多多平台上出现了小米视界、三星视听、VDVD手机、创维云视听等多款涉嫌侵犯相关品牌权益的产品。一时间,所有家电品牌都坚决跟拼多多划清界限,甚至其中一部分企业已经有计划地筹备对拼多多的诉讼——7月28日创维电视官方发布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打响了品牌在拼多多平台维权的第一枪。
而在丑闻之后,拼多多一蹶不振了吗?并没有。在其第三季度的年报发布后,在媒体口中其对比对象已经是京东这种行业翘楚。但拼多多的成功也不仅仅在于其比较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了电商平台的“大佬们”争相模仿的对象。
到了今年双十二,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拼多多几乎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活动模板,每一个活动里都可以看到拼多多的影子。
没有种树活动,都不好意思做电商
使用过拼多多的朋友一定知道拼多多有多多果园这个特色功能,在果园中,通过浇水和施肥,可以得到免费的水果,品类包括红枣、苹果、猕猴桃等等。
拼多多的果园页面
但这个也绝非易事,需要用户每天通过领取水,领取有分享要求和时间段、时间间隔要求,另外可以通过抽取或者是购买商品换取的任务形式得到肥料。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一下领水滴的页面任务,任务一每日免费领水滴一方面要求分享,另一方面要求每两次之间间隔10分钟,而10分钟这种短时间段很容易就会被用户用在继续逛拼多多;任务二是每日三餐开福袋,规定的时间在大概率上确保用户是闲暇的时间打开,有继续逛的机会就又增加了消费的可能;任务三浏览商品1分钟,意图很明显了;任务四水滴周卡福利则是要求消费兑换,更巧妙的是这个购买任务还出现在了画面左侧的“有新任务”中和右上角间断性出现的“限时任务”以及任务四的“指定页面拼单成团”中,即使同一商品在这四者的页面中都有出现,也仅能完成其中一项,并不互通。
时间点的签到可以保证每日用户的活跃量,而时间段则大大拉长了用户对拼多多的使用时间,整个种果树的项目则能保证用户在多个平台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能够坚定地选择拼多多平台进行消费。此外,拼多多还会在打开和浏览过程中赠送小额无门槛券和一些满减券。
而这只是拼多多所有活动中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拼多多在帮助用户“杀时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31~40小时是三线以下城市居民一周工作时间占比最高的时间长度(占比35%),低于一线城市(56%)和二线城市(47%);三线以下城市居民工作时间在21~30小时的占比,高于一二线城市。
那么,三四线城市居民的这部分时间就被拼多多毫不留情地拿走了。
天猫的农场页面
而现在,阿里和京东了学会了这种套路。
在今年下半年,阿里旗下的天猫在主菜单增加了免费领水果的项目,点进去则为收集阳光值,一种领取方式是通过签到和前一天浏览时间直接领取,另一种则是随机进入不同的店铺进行领取,此外还有随机的偷取,最后用阳光值进行实物——大多数是农副产品的兑换。虽然在具体的任务形式上与拼多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整个活动的行为和方向上与拼多多如出一辙。
淘宝种植红包树页面
而在今年双十二期间,淘宝APP的淘金币栏目也新增了种植红包树活动,其任务分别为签到、浏览商品、浏览活动页面和邀请好友种树以获取肥料,此外还有好友间互相施肥进行累积,最终进行淘金币和红包的兑换。
京东种豆得豆活动
而京东的活动相似度就更高了,这款同样是在在双十二前夕推出的种豆得豆活动,在双十一前后时的初级版本仅为进店铺领营养液,几经转变,演变成为现在页面下方任务分为签到、进店浏览和好友助力,页面中部的任务则为每2小时点击一次进行领取。从时间段和时间间隔以及分享方面与拼多多如出一辙。当然,奖品京豆的使用更加灵活,可以用于大部分订单的支付。
没有朋友的人,没有办法享受实惠
除了多多果园这个项目之外,拼多多最让人眼热也是最让其他电商感到模仿吃力的,就是拼团功能,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这几乎是拼多多安身立命之本。
这有被模仿吗?当然,几乎是在拼多多上市的一夜之间,淘宝、京东和苏宁的都在显眼的的位置放上了拼购功能,特别是京东,利用微信和QQ这两个腾讯系的平台,快速进行传播。而上文中所有提到的、特别是双十二限定游戏,也全部都涵盖到了分享即所谓的“拉人头”的概念。而京东的一系列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分享式活动,在这方面不仅仅是突出,已经是有点疯狂的地步了。
京东赏金大作战活动页面
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的是京东依托微信进行传播的赏金活动,这可能是大多数京东用户首次看到京东的福利以红包而不是京豆的方式出现。这种形式下,使用限制较京豆而言也少了很多。根据规则,该活动从12月6日持续到12月12日,但实际上,活动期间有3-4天在开箱时会提示活动余额不足,不能兑换到红包。活动页面基础积分22分,足够开一个箱子,每人每天有5次帮别人开箱的机会,据实践,有4位朋友帮点基本可以开出第3个箱子,全部开出则需要13位朋友。前3个箱子总金额约为10元,最后一个箱子在8元以上。相当于至少是1:13、并且呈树状形式的传播量,极其可观。
此外,在双十二京东还有4人、5人和15人组团分别瓜分不同数量的京豆,品牌分享互助的金豆,品牌店铺签到加关注的金豆等多种活动,但毫无例外,就是需要互助进行。
部分京东的小程序和京会玩首页面
而这些都只是京东在双十二期间较为有代表性的活动,现在我们打开京东相关的微信小程序,可以看到京东除了本身的购物APP以及京东众筹等其他APP功能集成的小程序以外,还增加了不少专门的活动小程序,京东拼购用于拼团购买,京会玩则是一个部分活动和其他活动小程序的集成体,包括步数兑换礼物、玩复古游戏等用于领京豆的活动项目,步数的增加和游戏的续命都需要拉好友参与。
此外蹦一蹦则是步数换京东金融的钢镚,可以用于消费,超级品牌日的活动分为领券、品牌活动预告和超级答题,答题送京豆,需要好友助力。
还有非常多顺应节日的临时活动和临时页面,但共同点都一样,需要邀请好友共同参与,得到优惠。除了极少数是1对1互相助力就可以完成的活动外,大多数活动也都是呈现出树状传播的特点。
双十一天猫战队助力活动页面
阿里系在双十一的组队活动也是这个套路,但没有京东精明的是:以小组为单位的传播是多对多,其效率远比不上京东和拼多多的传播。
笔者算了一下,完成京东在小程序中所有的签到和活动,至少需要1小时,微信中至少要有40个能不求回报给予援手的朋友。
很明显,电商平台们几乎都在模仿拼多多,就电商两巨头孜孜不倦地模仿态势以及拼多多本身的成功来看,拼多多的模式带来的效益可能远比大众想象的更好。在今年双十二,拼多多宣布扶持1000家“拼工厂”,从平台性质的企业开始向上游伸出援手——加入“新品牌计划”的工厂还将引入可视化平台,即通过直播打通生产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信息流,令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全流程可视化。
那么作为家电品牌,除了依附于平台,在电商营销方面该如何从行业新秀拼多多身上汲取有效手段呢?
按照拼多多“杀时间”和“拉人头”的两大特色,由于家电本身不具备重复购买需求和快消易耗的性质,很难想象在“杀时间”上能有什么强效的留客作用。同时,拼多多本身平台的开发和维护都是门槛,对家电企业来说,这部分活动依附于电商平台将会更加现实。
而在“拉人头”方面,最早出击的可能是国美,在其APP首栏放置的不是购物页面而是聊天页面,以个人为店面,通过个人链接售出商品即可获得一定的提成,但从这一活动起初邀请陈伟霆为代言人的“虎头”,到目前除了通稿鲜见的“蛇尾”,大概能明白它的处境。
此外,在多个家电品牌的微信端的店铺,或多或少有过老客带新客的一些福利。而在今年某集成灶企业的新品发布会上,品牌方直言不讳,有的老客户依靠产品的优秀质量和完善的服务,进行口碑传播,卖得比业务员都好。但如何让这种线下的联系走到线上,从而达成更广泛和便捷的口碑式传播,家电这种大产品的拼购传播究竟会有怎样的效果,只能寄希望于对国美和拼多多联手的后续了。
查看更多“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