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三极管之第四篇——三极管饱和时的载流子分析
看了很多说法,感觉都没有对三极管饱和时内部载流子的流向分析说清楚…….
看来最基本的问题,深究起来才是最难的。
在网上苦苦寻觅,找到eet论坛中的一个问答(原帖已不可访问)回复,算是勉强可以回答我这个疑问吧,如下:
问题:晶体三极管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Ic的实际方向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0-3-26 上午8:49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共射放大电路中,若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ic的实际方向是怎样的?以NPN型管子来说,共射放大电路时,若管子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ic的实际方向是流入集电极c呢,还是流出c呢?书中共射输出特性曲线的ic始终为正值(饱和区也是),而ic的参考方向是取流入集电极c的,这就意味着管子饱和时,ic的实际方向也是流入c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管子饱和时,集电结是正偏的,即:b极电位高于c极,相当于集电结的PN结加了一个正向电压,那么按照PN结的性质,ic的实际方向当然是流出c的,这与前面的结论(ic是流入c的)相矛盾。该如何解释这个矛盾呢?
第3楼 回复主题:晶体三极管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Ic的实际方向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0-3-31 下午10:43
作者:刘何时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必须微观分析晶体三极管才能准确解释。至少要用势垒、热扩散等概念。定量分析太难,要用量子力学。。。有时间再说。要知道目前所用电路分析定律是建立统计宏观基础上的!
第4楼 回复主题:晶体三极管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ic的实际方向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10-4-1 下午12:16
作者:刘何时
对NPN硅晶体三极管而言:
- “Vce=Vbe≈0.7V”,是电路的一种特殊工作状态。理论上,一般把Vce=Vbe的状态称为临界饱和,Vce<Vbe的状态则称为过饱和。当然,小功率BJT的饱和电压比大功率BJT的饱和电压要小,如小功率管可以小于0.4V,而大功率管则可以在1.0V以上。饱和压降值与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大小相关,甚至于三极管所处的环境温度关系密切,但与晶体管功率容量无关。
- 三极管饱和时呈现低阻抗,类似于开关接通。理论上当Ub>0,两个PN结均为正偏。
Ib=Ibs时称临界饱和;Ib>>Ibs时称过饱和。
Ibs为临界饱和基极电流,Ics为临界饱和集电极电流。
Ibs=Ics/β。由于Ics≈Vcc/Rc;所以Ibs≈Vcc/βRc。
实际饱和条件: a. 两个PN结正偏。 b. Ib=Vcc/βRc临界饱和;Ib>>Vcc/βRc过饱和,
- 随着晶体管的饱和, 其集电极电压已经不等于集电极的电源电压,而是近似的等于发射极电压(可能略高于发射极0.1伏,视管子的饱和压降不同而不同). (Vcc不是Vc)集电结正偏, 意思为: 集电极电压已经低于基电极电压. 而基极电压因为PN结的箝位, 存在不高于0.7V的势垒电压。根据基尔霍夫定理, 在结点不可能有电荷堆积, 流入晶体管的电流等于从晶体管流出的电流. 这时, 发射极电压最低, 基极电压最高, 集电极次之. 基极电流是流入的, 集电极电流也是流入的, 只有发射极电流是流出的. 即:不会有从基极到集电极的电流!
- 从三极管结构来讲:在正向的Vbe电场作用下,发射极的电子注入基区,再扩散到集电结边缘。三极管未饱和时,集电结反偏的电压会把边缘的电子立刻吸引到集电极。可是当电流Ib逐渐增加,Ic也增加,扩散到集电结边缘的电子越来越多,电子浓度不断增加,集电结反偏势垒Vcb就会越来越小。当Ic大到使Vcb为0时,管子进入饱和,就不再有电场吸引这些结边缘的电子了,电子只能是扩散到集电极。当Ic再增加时,Vcb<0(Vb=0.7V,Vc=0.3V), 此时集电结就正偏了,会阻碍电子扩散了,但因为基区电子浓度太大了,电子继续扩散到集电极,能够满足Ic大小的要求。注意:Vcb<0集电结正偏并不是三极管外部电场导致的结果,而是由于基区的电子浓度远大于集电区由电子扩散所造成的! (我觉得, 此说法值得商榷, Vcb从放大态的正值变化到饱和态的负值, 应该主要原因是由外部电路条件决定的, Vce = Vcb + Vbe = Vcc - Ic*R, 随着Ic的不断增大, Vce必然不断减小, 而由于Vbe在放大态到饱和态的变化过程中基本恒定不变, 则Vcb不断减小, 直到进入饱和态变为负值, Ic不再继续增大了.)
注:扩散,全称分子扩散。在浓度差或其他推动力的作用下,由于分子、原子等的热运动所引起的物质在空间的迁移现象,是质量传递的一种基本方式。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扩散,即物质组分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是自然界和工程上最普遍的扩散现象;以温度差为推动力的扩散称为热扩散;在电场、磁场等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扩散,则称为强制扩散。
刘何时 编辑于 2010-4-1 下午 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