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式的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短篇小说大师们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式结尾可以丰富故事的内容,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题。这种结尾艺术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在《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曾几次惹事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想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监狱。这个结尾让读者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作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

在《麦琪的礼物》中,男主人公吉姆是一位薪金仅够维持生活的小职员,女主人公德拉是一位贤惠善良的主妇。他们生活贫穷,但吉姆和德拉各自拥有一样极珍贵的宝物。吉姆有祖传的一块金表,德拉有一头美丽的瀑布般的秀发。为了能在圣诞节送给对方一件礼物,吉姆卖掉了他的金表为德拉买了一套“纯玳瑁做的,边上镶着珠宝”的梳子;德拉卖掉了自己的长发为吉姆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他们都为对方舍弃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而换来的礼物却毫无用处。这个故事反映了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他们的善良品德和纯真的爱情。

下面以小说《女巫的面包》为例,做一个简要说明。

女巫的面包

【美】欧·亨利

玛莎·米查姆小姐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她今年四十岁了,她有两千元的银行存款,两枚假牙和一颗多情的心。很多结了婚的人都没有玛莎小姐这么好的条件。

有一个顾客每星期来两三次,玛莎小姐逐渐对他产生了好感。他是个中年人,戴眼镜,棕色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衣服有的地方磨破了,经过织补,有的地方皱得不成样子。但他的外表整洁,很有礼貌。这个顾客老是买两个陈面包。新鲜面包是五分钱一个,陈面包五分钱却可以买两个。除了陈面包以外,他从来没有买过别的东西。

有一次,玛莎小姐注意到他手指上有一块红褐色的污迹。她立刻断定这位顾客是艺术家,并且非常穷困。玛莎小姐坐下来吃肉排、面包卷、果酱和喝红茶的时候,常常会好端端地叹起气来,希望那个斯文的艺术家能够分享她的美味的饭菜,不必待在阁楼里啃硬面包。玛莎小姐的心,我早就告诉过你们了,是多情的。

为了证实她对这个顾客的职业猜测得是否正确,她把以前拍买来的一幅绘画从房间里搬到外面。那是一幅威尼斯风景。一座壮丽的大理石宫殿矗立在前面的水景上,许多明暗烘托的笔触。艺术家是不可能不注意到的。

两天后,那个顾客来了。“两个陈面包,劳驾。”

“夫人,你这幅画不坏。”她用纸把面包包起来的时候,顾客说道。

“是吗?”玛莎小姐说,她看到自己的计谋得逞了,便大为高兴。“我最爱好艺术和——(不,这么早就说“艺术家”是不妥的)和绘画。”她改口说。“你认为这幅画不坏吗?”

“宫殿,”顾客说,“画得不太好。透视法用得不真实。再见,夫人。”

他拿起面包,欠了欠身,匆匆走了。

是啊,他准是一个艺术家。玛莎小姐把画搬回房间里。

他眼镜后面的目光是多么温柔和善啊!他的前额有多么宽阔!一眼就可以判断透视法——却靠陈面包过活!不过天才在成名之前,往往要经过一番奋斗。

假如天才有两千元银行存款、一家面包店和一颗多情的心作为后盾,艺术和透视法将能达到多么辉煌的成就啊----但这只是白日梦罢了,玛莎小姐。

最近一个时间他来的时候往往隔着货柜聊一会儿,他一直买陈面包。她觉得他仿佛瘦了一点,精神也有点颓唐。她不敢冒失。她了解艺术家高傲的心理。

玛莎小姐在店堂里的时候,也穿起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来了。她在后房熬了一种神秘的温棒子和棚砂的混合物。有许多人用这种汁水美容。

一天,那个顾客又象平时那样来了,把五分镍币往柜台上一捆,买他的陈面包。玛莎小姐去拿面包的当儿,外面响起一阵嘈杂的喇叭声和警钟声,一辆救火车隆隆驶过。

顾客跑到门口去张望,遇到这种情况,谁都会这样做的。玛莎小姐突然灵机一动,抓住了这个机会,用切面包的刀子把两个陈面包都拉了一条深深的口子,各塞进一大片黄油,再把面包按紧。

顾客再进来时,她已经把面包用纸包好了。顾客走了,玛莎小姐心头不免有点着慌。

她是不是太大胆了呢?他会不高兴吗?

那天,她的心思老是在这件事上打转。她揣摩着他发现这场小骗局时的情景。

他会拿起干面包和清水当午饭。他会切开一个面包……

想到这里,玛莎小姐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前门上的铃铛恼人地响了。有人闹闹嚷嚷地走进来。玛莎小姐赶到店堂里去。那儿有两个男人。一个是叼着烟斗的年轻人,另一个就是她的艺术家。

他的脸涨得通红,帽子推到后脑勺上,头发揉得乱蓬蓬的。他捏紧拳头,狠狠地朝玛莎小姐摇晃——竟然向玛莎小姐摇晃。

“笨蛋!”他拉开嗓子嚷道,接着又喊了一声类似五雷轰顶的德国话。

年轻的那个竭力想把他拖开。

“我不走,”他怒气冲冲地说,“我非跟她讲个明白不可。”

他擂鼓似地敲着玛莎小姐的柜台。

“你把我给毁啦,”他的蓝眼睛几乎要在镜片后面闪出火来。“我对你说吧。你是个讨厌的老猫!”

玛莎小姐虚弱无力地倚在货架上,一手按着那件蓝点子的绸背心。

年轻人抓住同伴的衣领。“走吧,”他说,“你也骂够啦。”他把那个暴跳如雷的人拖到门外,自己又回来了。“夫人,那个人姓布卢姆伯格。他是个建筑图样设计师,我和他在一个事务所里工作。他在绘制一份新市政厅的平面图,辛辛苦苦地干了三个月,准备参加有奖竞赛。他昨天刚上完墨。你明白,制图员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的。上好墨之后,就用面包屑擦去铅笔印。嗯,今天----嗯,你明白,夫人,里面的黄油可不----嗯,布卢姆伯格的图样成了废纸。”

玛莎小姐走进后房。她脱下蓝点子的绸背心,换上那件穿旧了的棕色哗叽衣服。接着,她把温棒子和硼砂煎汁倒在窗外的垃圾箱里。

《女巫的面包》写了两个人物:建筑设计师布卢姆伯格和面包店女老板玛莎·米查姆。

建筑设计师布卢姆伯格,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绘制一份新市政厅平面图,准备参加有奖竞赛。衣服破旧的他一周三两次去玛莎的面包店五分钱两个的陈面包。因为制图总是先用铅笔打底稿,上好墨以后就用面包拟屑去擦铅笔印。当玛莎小姐在面包中塞进大量黄油之后,布卢姆伯格的图样便成了废纸。至此,布卢姆伯格三个月的新市政厅的平面图变为废纸……

玛莎·米查姆是街角上那家小面包店的老板娘,她的店里有一个叫布鲁姆伯格的客人,总是来买五分钱两个的陈面包。玛莎小姐对他一见倾心,并且对他心存幻想。于是,她想帮助他,在他的陈面包里偷偷地涂上了黄油……但布鲁姆伯格却怒气冲冲地跑来责骂她。玛莎小姐有一番好意,却弄巧成拙。

女老板和设计师矛盾的焦点在“陈面包”,女老板自认为是他“靠陈面包过活”,而他却是用陈面包屑来擦铅笔印……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在玛莎小姐注意到布鲁姆伯格只买陈面包时,她就一心想着为这个“穷人”做点什么,施舍点他什么。这种“能为他人着想且乐于助人”的精神,是值得赞赏的。这也是欧亨利笔下的人物共有的特点:一些小人物即使处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仍然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但她自以为是地在别人没有要求的情况下给面包加上了黄油,虽然出发点很好,却事与愿违。这也告诉我们,做事要了解原委,单凭猜想会弄巧成拙。

读小说,要特别注重结尾艺术,小说家的匠心往往就在这结尾上面。

(0)

相关推荐

  • 学生精品作文(六六)牡丹小姐(《作文指导报》)

    (感谢"大余朗读者"兰泽) 牡丹小姐 江西省大余中学高二(3)彭正菲 牡丹小姐的名字是由父母取的.念书时,常被人嘲笑名字特别俗气.但牡丹小姐不这么认为,她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内涵 ...

  • 人心险恶,请远离3种“善良”,以免引火烧身

    文|雪落无尘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玛莎小姐是一家面包店的老板娘,她对一位经常光顾的顾客产生了好感. 这位顾客穿着破旧的衣服,每次只买两个陈面包.除此之 ...

  • 科幻茶馆(第9期)|《刍议科幻与欧·亨利式结尾》尉竹康

    茶客闲谈 刍议科幻与欧·亨利式结尾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被称为现当代美国短篇小说奠基人,一生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与莫泊桑.契科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短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是 ...

  • 欧亨利式小小说 路过你的身体 作者方子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春暖花开 作者方子蝶,原名万成方,江苏淮安人,自由撰稿人.  <涟水日报>新媒体[安东夜听]专栏撰稿人,  [安东夜听][悦听]主播. 路过你的身体 晨,宇一个电话乱了 ...

  • 欧·亨利的“典型”

    来源:京报网 2021-05-14 09:56 作者:冯新平 最近,随着<欧·亨利小说全集>的出版,这位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齐名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重又回到人 ...

  • 读《欧亨利小说精选》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主要问题依然是记不住人物的名字,记不住名字对于接下来阅读的推进是一个障碍.这本书比契诃夫的那本短篇小说要好一些,因为毕竟还是有些人物名字比较简短. 很感激编者把<麦琪的礼物&g ...

  • 欧·亨利:菜单上的春天

    文/欧·亨利 这是三月的一天. 如果你要写故事,可千万别这么开头.再没有什么比这种开头更糟糕的了.这样开头缺乏想象力,平淡乏味,好像仅仅是些风言风语.可是在这儿倒还勉强凑合,因为下面这一段本该用在故事 ...

  • 《静香的平安夜》,由欧·亨利知名短篇《麦琪的礼物》改写

    Pexels 上的 picjumbo.com 拍摄的照片 本文 5351 字,阅读需要 12 分钟 文 / 石桥码农 以下是正文         江南小镇,晚上七点钟,静香家.         静香就 ...

  • 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

    欧·亨利,是与契诃夫.莫泊桑齐名的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说来也巧,三人同样出生在十九世纪中叶,同样的才华横溢.创作丰富,又同样的天不假年.契诃夫活了四十四岁,莫泊桑四十三岁去世,欧·亨利稍好点儿,也只有四 ...

  • 品味《欧·亨利小说》绝妙的叙事手法,读懂金钱社会与人性的纠葛

    <麦琪的礼物>插画 文/璇儿 图/<欧·亨利小说>插画 前言 欧·亨利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欧·亨利小说选>收录了作者广为人知的佳作,如<麦琪的礼物& ...

  • 欧·亨利《二十年以后》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