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寿读图#第107集圣尼古拉斯教堂
老寿读图,有趣的内容就在视频中。
上海有两个东正教堂,一个在襄阳北路新乐路口,还有一个就是皋兰路上的圣尼古拉斯教堂,为啥叫圣尼古拉斯教堂?这就要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讲起。这一场革命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推翻罗宋的沙皇统治。
尼古拉二世·亚历山德罗维奇(俄语:НиколайII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68年5月18日—1918年7月17日),史称尼古拉二世(英语:NicholasII),是罗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罗宋帝国末代皇帝(1894年11月1日—1917年3月15日在位)。亚历山大三世的长子。
1894年尼古拉二世即位,他坚信君主享有绝对权力,反对任何形式的民主改革,并公开驳斥地方自治组织。1904年在扩张主义政策指导下出兵中国东北,引发日俄战争。失败后发生的“流血星期日”事件引爆了1905年俄国革命 。为了稳定国内形势,他任命谢尔盖·维特主持政府,并签署《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被称之为罗宋罗曼诺夫王朝最后一位沙皇。我们注意几个时间节点,1917年实际上尼古拉二世已经退位,但是在当时的君主立宪制下他还是罗宋的实际控制人,而推翻和杀死沙皇显然是最有象征意义,于是革命开始后他们一家就被集体枪杀。
那么逃亡到中国境内的白俄肯定念念不忘曾经的统治者,于是到了民国21年,俄侨格列博夫中将为了纪念已故沙皇尼古拉二世,向上海各国外侨宣传东正教会,募捐10万银元筹建圣尼古拉斯教堂,在皋兰依路租地建造。
这也是上海俄侨自建的第一座教堂,由俄侨著名建筑师亚·伊·亚龙设计。民国21年12月18日举行奠基仪式,参加仪式的有原沙俄将领,驻沪英国远征军司令、美国驻沪海军司令、驻沪各国领事馆、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代表也参加了奠基仪式。
由于我国与该国关系随着时局不断波动,虽然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该国历史上侵吞中国土地罪魁祸首,像这种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教堂并不应该保留,但是现实中却都保留了下来,时而上海的两个东正教堂还会有一些小范围的使用。
皋兰路是一条相当小的马路,但是这个小教堂却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标志性建筑,应该也是早年法租界高档住宅区的象征,于是它也被金宇澄老师写进了《繁花》小说场景中。让我们听听那段内容:潘涛读《繁花》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