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碎片化学习时代,如何学习?

很多人,都有同一个困扰:我想学习,但每天只有24个小时,8-10小时给了工作,7-8小时睡觉,剩余的6-8小时要照顾家人,吃饭,洗漱,通勤,哪里还有整块时间去学习?

如果没有整块时间去学习,我又该怎样学到体系化的内容?看起来,这的确是个无法调和的矛盾。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中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用碎片化的知识,构建体系化的知识网。第二,用碎片化的时间,有节奏地学。

1 用碎片化的知识,构建体系化的知识网

蜘蛛捕食,需要结网。如果它仅仅把蛛丝吐出来,那么这些蛛丝就会始终处于分散状态,这儿一点,那儿一点,即使它吐再多的蛛丝,也无法捕捉到食物。

学习,也是如此。你学到的一个个独立知识,就像分散的蛛丝一样,你只有把它们连成一张张知识网,这些知识才能随时被你调用。

所以,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并不能等同于碎片化的学习知识。相反,你需要学会有意识的,把碎片化的知识联结起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网。

如何构建知识网呢?

1、构建知识网的基本框架。

构建知识网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围绕你所学领域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建构。

任何一个学科,它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该学科的基本概念以及基本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建构出来的。

所以,你在学习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这个学科里,最基本的概念都有哪些。然后,你可以找出这些基本概念间的关系、异同,以及适用范围。

比如,在学习系统思考时,你首先要去搞清楚的基本概念是系统是什么?系统思考是什么?存量是什么?流量是什么?增强回路是什么?调节回路是什么?以及杠杆点是什么?

然后,你还需要搞明白这些基本概念间的关系是什么。比如:增强回路与调节回路之间是什么关系?存量和流量间又是什么关系?

当你把这些基本概念,以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搞清楚后,这个学科的基本知识网就构建好了。

第二种方法是:用“点线面体”的方法进行构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艺术感兴趣,但很多人看了不少画家的作品,却始终没有一个艺术领域的知识网。

这时,你就可以用由点及线,再到面和体的方法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网。

1) 先学“点”

“点”说的是:先从欣赏一件艺术品开始。这件艺术品可能是一幅画,也可能是一座雕像。你要先去看这件单独的艺术品,去深深的体会它。比如:你可以去看梵高的《向日葵》。

2) 再看“线”

“线”说的是,除了这件艺术品外,你还得去看做出这件艺术品的艺术家,以及他的其它作品。

例如,欣赏完《向日葵》后,你就可以去看梵高的其它画作了,比如《星月夜》、《鸢尾花》等,同时你还需要去翻翻资料,了解一下梵高这位画家。

3) 再看“面”

“面”说的是,不仅要看这件艺术品以及这名艺术家,还要看这位艺术家所处的艺术流派。

每一个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都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这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流派。

所以,你不能只看梵高和他的画作,你还得去看他所处的艺术流派 - 后印象派,以及与他处于同一时期的艺术家,比如高更、塞尚的画作,然后去看他们之间都有哪些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之处。

这时,你对梵高这位艺术家,以及后印象派的理解就会更深一层,而你的艺术知识网也被相应扩大了。

4) 最后看“体”

“体”说的是:除了以上这些,你还得看这位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精神与风俗习惯。每一位艺术家都不是孤零零的从天而降的,他肯定存在于一个更广大的总体内。

所以,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和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在绘画或戏剧中选择某个类型,为什么特别喜爱某种典型的色彩,表现某种激情,就需要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

可以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就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你看,这就是如何从一幅画作开始,构建整个艺术史知识体系网络的思考方法。

“点线面体”思考法,能够让你将散落在各处的知识串连成“线”,网络成“面”,并最终形成“体”。当形成“体”的时候,你在这个领域的七经八脉就算被全部打通了,这时,你自己的知识网络也就真正建立了。

2、更新和拓展知识网。

光有知识网还不够,你还得想办法把这个网变得越来越大。

如何更新和拓展现有的知识网呢?这里给大家提供两种途径,一种是把新学的知识装进已有的知识网,另一种是把已有的知识装进新的知识网。

比如,在时间管理这个知识领域,我一直使用的是时间管理矩阵。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时间管理方法,是根据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这两个维度,对工作或生活中的事情进行分类。

后来,我读到了一本书,其中提到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分类方法,就是:你可以把事情分为,要做到60分的事和要做到100分的事。

我是一个在很多事情上都追求卓越的人,所以做一件事时总会不断改进,不断打磨,没做好就不肯发布,但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进展速度慢,同时也无法收到市场反馈。

所以,当看到这个分类方法时,我意识到它可以被添加到我以前对于时间管理的知识网中,这样我的这张网就变大了。

当我有了这幅图后,在做每件事的时候,我就可以清晰地知道,此时此刻这件事情是不是我的优先项,以及我要把它做到何种程度。所以,当你把新的知识不断地放在已有知识网里时,就会惊喜的发现你的很多问题自然而然的被解决了。

而当你在建立好一个知识往后,也可以直接在大脑中去搜索你过往学习的内容,把与之相关的内容全部放进去。这样,你的知识网就能很快变大,而你还能继续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不断塞进这一个个的知识网里。

2 用碎片化的时间,有节奏地学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拿不出整片的时间去学习,所以自然也就没有好的学习效果。

但其实,学习本身就是碎片化的。什么意思?一个完整的学习节奏,包括五部分时间,分别是:学习时间、反思时间、练习时间、放空时间、回顾时间。

所以你看,学习并不需要我们持续不停地学,连续几个小时地学,相反,它要求我们有节奏、有停顿地去学。

具体是种怎样的节奏呢?

第一块:学习时间

在学习上,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要有大块完整的时间,才能学习。但,实际上,你每次能够集中精力高效学习的时间不会超过20分钟。

不信你可以做个测试,当超过这个时间时,你的学习效率就会开始下降,出现注意力涣散,学不进去等情况。

那怎么办呢?这时,你就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比如等车、坐地铁的时候,你就可以听一段知识密度较高的音频,或者读懂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这就是“学习时间”,它可以是很短的。只要能用好日常生活中这些大把的碎片化时间,你就可以高效的学习一个知识点。

第二块:反思时间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产生新的神经连接,而新的神经连接在形成后,就需要时间进行安装和巩固。

安装和巩固的过程,就是反思时间,这也是帮我们把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在学习知识点之后,你还需要安排几分钟进行反思。

反思的时间长短与你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有关。越是你熟悉的领域,你所需的反思时间就越少;相反,越是你新涉足的领域,你所需的反思时间越长。

但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任何“反思时间”的,而这其实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缺失。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呢?简单版,就是提取你所学内容的关键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在脑海中复述一遍。

进阶版,就是去思考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关系,也可以思考新旧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想想如何运用。

不管是简单版,还是进阶版,最后,你都需要花1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个所学的知识可以立即应用到哪里,只有这样,你才没有白学。

第三块:练习时间

练习时间,说的是你在学完新知识、以及反思过后,给自己的实践时间。有一个有名的学习模型,它说的是人在学习中的成果,10%来自于理论的学习,20%来自于与他人的沟通、反馈、指导,而剩下的70%都来自于工作中的实践。

如果把这个百分比变成时间,那就是,学习新知识的理论需要1分钟,与他人沟通所学的知识需要2分钟,而实践所学的知识则需要7分钟。

你看,在这里,实践已经占到了学习知识中的70%。所以,对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只有学习本身是不够的,不断的实战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我们设计并推出“实战课”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块:放空时间

放空时间,是指在我们暂停学习和思考的这段休息时间。

这段时间看起来是暂停了学习和思考,但其实我们的大脑并不会因为停止学习某个内容,而停止了对该内容的思考,只是这种思考不再是显意识层面的,而是潜意识层面的,它是在大脑后台继续运行的。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平时不论怎样苦思冥想都想不明白的事,却在洗澡、上厕所、走路的时候忽然给想明白了。这就是放空时间的作用。而这,也是在碎片化时间里实现的。

第五块:回顾时间

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被激活的次数越多,也就是说回忆、回顾次数的越多,它们的连接就越是牢固。

所以,要想让学到的知识在你大脑里长期储存,适当的回顾就是必不可少的。每一次的写作,以及与他人的分享、讲述、交流,都是对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我向你推荐两种回顾时间的节奏:如果你最近需要集中精力花大量时间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那么你可以每周回顾一次;如果你是正常学习,那么一个月回顾一次即可。

太过频繁地回顾,反而低效。

在这里,我给你推荐一个在碎片化时间里的完整学习节奏:5分钟的学习,3分钟的反思,1次与朋友分享,1次小的应用或实战,然后放空,一个月内进行1次回顾。

最后的话

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很有限,想要拥有大块学习时间,当然非常困难。所以,你必须要转换思路,去思考: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更有效的学习?

关键在于两点:第一,用碎片化的知识,构建你的体系化知识网。第二,用碎片化的时间,有节奏地学。

与君共勉。

(0)

相关推荐

  • 怎么做好碎片化阅读?

    这是这两年的一个时髦词,我想同学们都不会陌生.碎片化阅读自然就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去完成的阅读,而碎片化时间指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零碎时间,比如排队等车时,比如吃饭时(这不是一个好习惯,对消化不好, ...

  • 怪才涂:拥有体系化创业知识

    创业最重要的是知识经验,新手创业者根本没有经验,学习成本成了最大的成本. 要么把钱交给市场,要么把钱交给内行人.要么自己摸索,要么找个领路人. 大多数人都比较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怪才涂创业初期也是自 ...

  • 如何体系化碎片式学习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呢? 这句话是不是感觉很熟系呢?这是出自某个公众号平台的问题,其实仔细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很多时候也是忙于工作忙于家庭,之前翻看的那本也才看了几页而已,总觉 ...

  • 碎片化阅读,阻碍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了吗?

    ▼ 缓慢深长的阅读才能成长? 最近在跑步的时候会听许知远的<十三邀>,我挺喜欢他选择的嘉宾,带着热度和深度. 最近的一期是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刘擎,聊微信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这位刘教授最近 ...

  • 郜永华《运营现场》:是基于碎片化之后的系统化认知

    人们总是喜欢碎片化的认知,却对长篇大论的知识输入往往视而不见和无动于衷.时间对现代人而言富裕而匮乏,人们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去聊天喝茶吹牛,也未必花费大把时间去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但是在喝茶聊天吹牛的时候, ...

  • 怪才涂:形成系统化体系化赚钱知识

    信息化时代,获取知识方便.如果不刻意加以筛选,貌似学习到很多知识,对于实践并没有多大用处. 个中原因很多. 本文只聊其中一个原因:知识没有形成体系. 碎片化. 这里知道一点,那里知道一点,并且很多知识 ...

  • 《洋葱阅读法》:让你的知识成为体系化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墨墨,这是我的第87篇书籍介绍,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 彭小六,青年作家,出版图书<让未来现在就来-成为高效能行动派>.2016年,彭小六 ...

  • 高三复读怎样改进学习方法?

    高三复读怎样改进学习方法?

  • 寒假生活怎样安排最好?

    以高二为例,建议如下: 首先痛痛快快休息两天,然后根据寒假时间的长短,构思.计划.安排寒假生活.重点安排好三个方面的事宜:复习,预习,社会活动. 一.关于复习: 1.整体感知,体系化思考.打印小学到高 ...

  • 知识视觉化、体系化、结构化,既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力提升

    知识视觉化.体系化.结构化,既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力提升,又能够增强高质量的识记能力,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摒弃了传统低效的盲目的"死记硬背"机械式抽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