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藤,藤杜仲,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仲藤
【拼音名】Dù Zhònɡ Ténɡ
【来源】为夹竹桃科杜仲藤属植物毛杜仲藤,以老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用。
【性味】苦、微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活络,强筋状骨。用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腰腿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茎皮及干叶研粉撒患处。
(2)同属植物尚有下列两种近缘植物,其老茎和根在广东、广西也作杜仲藤(藤杜仲)入药,功效近似:白杜仲藤(白喉崩、九牛藤);红杜仲藤(红喉崩)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杜仲藤
【来源】卫矛科杜仲藤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布】广东。
【性味】微辛、涩,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强壮筋骨。主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高血压。
【用法用量】1~2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杜仲藤
【拼音名】Dù Zhònɡ Ténɡ
【别名】藤杜仲、红杜仲、土杜仲、白杜仲、软羌藤、白皮胶藤、九牛藤、鸡嘴藤、老鸦嘴、松筋藤、白胶藤、土续断、大种笔须藤、小白皮芯、结衣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红杜仲藤及毛杜仲藤的茎皮和根皮。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取茎皮和根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1.粗壮木质攀援藤本。枝有不明显的皮孔,具乳汁,除花冠外,全株无毛。叶对生;。花期3-6月,果期7-12月。
【性状】性状鉴别 ⑴杜仲藤树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厚1-2.5mm。外表面带栓皮,灰棕色或灰黄色,有皱纹及横长皮孔,黄白色,刮去栓皮显红棕色,较平坦。内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细纵纹。折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稍有弹性。气微,味微苦、涩。
⑵红杜仲藤树皮呈不规则卷筒状或槽状,厚1-3mm。外表面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皱纹及横向裂纹,皮孔稀疏,呈点状,刮去栓皮显紫红色或红褐色。内表面紫红褐色,具细密纵纹。折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稍有弹性。
⑶毛杜仲藤树皮呈卷简状或槽状,厚2-5m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无横向裂纹,皮孔稀疏细小,灰白色,刮去栓皮呈棕红色。或黄棕色。折断面有白色胶丝相连,稍有弹性。
粉末特征 :⑴杜仲藤:红棕色。⑵红杜仲藤红棕色。⑶毛杜仲藤红棕色。
【性味】苦;微辛;性微温;小毒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内服过量有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解毒可用甘草60g,水煎服;或用红糖60g,生姜15g,水煎服。本品不可混作杜仲使用。
【摘录】《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藤杜仲
【出处】《陆川本草》
【别名】土杜仲(《广西中兽医药植》),红杜仲(《广西药植名录》)。
【原形态】①杜仲藤,又名:结衣藤、九牛藤、白皮胶藤、小白皮藤、假杜仲。
②毛杜仲藤,又名:鹤咀藤、香藤、鸡头藤。攀援藤本,长达10余米。
【性味】①《陆川本草》:"苦涩,微温。"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辛,平。"
②《广西药植名录》:"宽筋活血,消肿,强壮补腰。治小儿麻痹,风湿骨痛,跌打驳骨,肚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藤杜仲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别名】土杜仲、红杜仲、杜仲藤、结衣藤、九中藤、白皮胶藤、小白皮藤、假杜仲、毛杜仲藤、鹤咀藤、香藤、鸡头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藤或毛杜仲藤的茎或根。
【性味】苦涩;微温
【归经】肝;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2.《广西药植名录》:宽筋活血,消肿,强壮补腰。治小儿麻痹,风湿骨痛,跌打驳骨,肚痛。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