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分析者就是知识工作者(情报分析心理学)书评
这是参加阳志平老师的知识星球,在里面写的读书笔记
终于看完了情报分析心理学,梳理下几个有意思的点
1 大脑喜欢把事情往期望的地方想,所以不精确的表达很误事。
比如“很可能”、“基本不可能”、“少许”等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程度性理解,A认为“很可能”是70%以上,B认为是90%以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在括号里头用分数注明具体概率值。
数字是歧义的天敌。 为什么中餐馆很难做到肯德基麦当劳的规模?传统中餐的菜谱是“加盐少许,酱油适量”,肯德基是“标准盐 20g,某某牌酱油 30g”。
2 大脑喜欢把信息往自己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里套。
对身处局中的观察人员来说,尤其要注意大脑的这种思维习惯。对局中持续观察者,信息是一点一点增量获得的,每天得到的这一点新信息都被大脑吸收进了旧的思维框架中,反而是外人一下接触大量新信息,能够用他们组织成新的形式,做出不同的判断。
这有点像温水煮青蛙,也有点像身在庐山的“庐山效应”。 在《改变》一书中,还有阳老师也经常提到要找到一群异类组成的组织,也是强调要做所处“场”的改变,弱关系更重要原因也在于此。只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才容易带来 新的形式。大脑喜欢性感,心智寻找冲击。
3 大脑无法做到彻底的“客观性”,即使知道了这个弱点当身处局中的时候还是很难让自己客观起来。
事后评价之前的预测,由于已经得到了事态发展的真实信息,大脑会自动重组思维过程,人类无法重现当时预测的思维处境,使得无法客观评价当初情报与预测结论的价值。 很多事情事后看来发展路径如此明显,标志性事件如此明确,当时的人预测不到简直天理不容,其实这都是事后诸葛亮式的客观,在这里理性呈现的是一种虚妄的万能。即使只是一天的股市行情,每天下午收盘后股评人所说的,他在上午开盘前恐怕都不会说。
我们对过去发生事情的解释是事后大脑理性重组出来的。这也是我们的理论对解释过去头头是道,真正用来指导未来实践的时候就不灵了的原因----当时情境之下事件触发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它。100%的客观,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我在《畅销的原理》中写的书评对这点有更详细的阐述。《畅销的原理》书评
书中重点说的ACH分析方法,除了能让分析人员更全面思考与评估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记录下来当时的思考过程。 一个总作事后诸葛的人,他的风格有点像防守模式,向后看,注重永恒不变无风险。而敢于预测未来,不惧不确定性的人,风格类似探索模式。
4 情报工作的失败大部分时候并不是情报内容搜集的失败,而是分析的失败。
证据很重要,但没有证据背景重要,后者内部植入了情报工作人员对研究对象不自觉的、不言自明的意见(偏见),而要避免情报工作失败,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好的思维模式、分析方法。
证据--》证据背景--》思维模式 这有点像《直觉泵》中说的意义上行,更注重meta。 学习的内容没有学习的社区重要,老师说的内容没有老师这个人重要,情报分析这书里也说了创造力基本和智商无关,而和个人所处的组织环境有极大关系。一个好的环境不光改变你的知识储备,而且改变知识背景和思考模式。
5 要把全部情报都收集到的“拼图”式思维方式很误事
我们的行为往往受一些隐喻框架的限制,在信息收集工作中,很多人都受一种“拼图”隐喻的限制,即认为针对一件事其情报收集是有尽头的,只要把所有信息(拼图板块)都收集到,经过分析拼好,就能组成显现出真相的图画。书中对拼图隐喻进行了批评。现实世界比这个隐喻要机动的多,信息无穷无尽,也不存在唯一的、事先就定好的明晰图画。
拼图隐喻让人一直在收集信息,整个工作显得呆板平面,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每个获得的信息看成“桥梁”会好很多,每个信息获取了之后就进行分析利用,让它把思维带到新的领域,进入新的天地,一步一步找到可能的结论,这样工作就具备了立体性和机动性。桥梁隐喻是我自己想的,注重行动和结构化的、有所侧重的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