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味甘汤治咽喉灼痛案一则

编辑整理  邢思明

苓桂味甘汤治咽喉灼痛案一则

导读

一提起咽痛,人们马上会想到是上火了,其实临床上属于寒证的亦不在少数,本案的咽喉灼痛甚是急迫,一旦辨证有误,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为医者当慎之又慎!

一女,49岁,开始有些微恶寒,头稍疼,咽喉不利,轻度感冒,也没有当回事,过了几天,半夜忽然咽喉疼如火灼,呼吸困难,颜面烘热,整个脖子感觉粗了一圈,憋、胀、灼,甚感危机,于是半夜起来跑步,遇寒风感稍舒。诊脉沉细弱,而手足冰。

群友12235认为此为双蛾病,属于外感咽痛,始于太阳膀胱火动引起少阴相火,其他如脾胃、肺各经之火也动,他认为此病看上去很严重,其实病轻易治,而且从没失手过,这种外感咽痛南方特别多,治法无非是散太阳、清肺气,用麻黄开太阳之表够了,不建议用桂枝,因为没必要。药用麻黄、柴胡、桔梗、甘草、白芍、山豆根、天花粉、玄参。

群友方国强认为本案为少阴证,如果是阳明经,应该有面红赤、舌红、苔黄、脉数、渴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少阴经循侯咙,夹舌本,患者为阳虚体质,表虚,脉细弱,手足冰,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

群友天涯云水认为是外感引动里之寒饮,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连。而群友小刘辨为下焦虚寒,阴寒上逆,方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合半夏散。

安老师认为,本案从脉象上看估计外感引动少阴相火的可能性大,具体怎么治?

用药: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

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第36条)

桂枝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平冲降逆药,仲景尤其喜欢,如桂枝甘草治心悸,桂加桂治上冲奔豚,苓桂枣甘也治奔豚,桂甘龙牡治悸冲等。

仲景还说:“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论》第356条)可见有寒水之厥宜先治水,后治厥,虽然手足冰,我们仍然先治寒饮之气上冲,结果手足冰也好了。这方在辅行诀又叫泻肾汤。以前我们经常讲这个方的临床应用。条文中所列的症状,临床当中不一定都能具备,否则就成了按条文得病了。当然,上面所列的症状比如冒,本案中的患者也许有,但都不及咽喉灼痛受病人重视,而这就是客观事实。

群友小刘给出的桂苓五味甘草汤合半夏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所以用合方,可能主要还是考虑她咽痛得比较历害,担心苓桂味甘汤的药力不足,其实还是有些小看了此方,仲景的小方如果用得精准,疗效是很了得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