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光教授专题之[病例分享](4)角化棘皮瘤

2017-3-20

苏礼平 平江二医院:

患者男性,已90岁高龄,头上长的肿物已10余年了,今天在其他病房看见,与大家分享一下:

王若光教授-若光医学研究中心:

这个是角化棘皮瘤,与上皮基底角化细胞大量异常增殖有关,有一定恶变率。

角化棘皮瘤

角化棘皮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很快的皮肤良性肿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征,但有时被认为是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变异型。

1

临床表现

该病可分为单发型、多发型及发疹型角化棘皮瘤三型。

1)单发型

最常见,主要发生于面部,其次为上肢等暴露部位。皮损为坚实圆顶形结节,皮色或淡红色,表面光滑,中央为充满角质栓的火山口状凹陷,基底无浸润。皮损发展快,病程短,数星期可增至1cm,数月后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性,遗留萎缩性瘢痕。

2)多发型

较少见,可分为多发自发消退(Ferguson-Smith综合征)和多发不消退型。Ferguson-Smith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年龄常在20~30岁,男性较多见,可发生于全身各处。皮损较单发型者小,很少自然消退。

3)发疹性角化棘皮瘤(Grzybowski型多发性角化棘皮瘤)

皮损由大量直径2~7mm半圆形丘疹组成,中央角化,正常肤色,有的呈条索状排列,可有剧烈瘙痒。持续数月后缓慢消退。患者常有瘢痕、睑外翻和面具样面容。

另外,角化棘皮瘤与Muir-Torre综合征(皮脂腺肿瘤和胃肠道肿瘤综合征)、化学物质暴露及免疫抑制和HPV感染相关。

2

病理

皮损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凹陷如火山口样,其中充以角栓,底部表皮增生呈条索状向真皮内不规则延伸,增生表皮内可见角化珠。火山口周围表皮呈唇样突出,有嗜酸性淡染胞质大的鳞状细胞伸向真皮,但未脱落入真皮。有核丝分裂象及鳞状旋涡。真皮内明显炎症反应。

3

治疗

皮损较小者,可采用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亦可采用C02激光、液氮冷冻、光动力治疗。皮损较大者,可采用手术切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