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长陵锐头儿”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騂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
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注:
长陵:汉高祖陵墓,在咸阳东。其地共有汉代五个皇帝的坟墓,合称五陵。汉代每建一个皇陵,就把各地豪族富户和外戚迁移到陵墓附近居住。因此,五陵是富贵人家聚居的地方。
锐头儿:指骄奢淫逸的富家子弟。
待明发:等待天明,立即出发。
骍弓:调理良好的弓。
镝:箭族。金爪镝,是说箭族锐利像金爪一样。
蹴:踢。
旌节:皇帝颁发给级别较高的将军的一种标志。
解读:
全诗通过对纨绔子弟出猎的描写,婉转地讽刺了权贵之家放纵淫乐的生活。“闲眼看人,热心劝世,此老真是菩萨!”董益认为此篇讥时贵骄横,权宠太盛,而曾不知尊主,庇民之道,徒以游畋取恩败国也。
开头两句通过“长陵”这一地名,点出诗中所写的官僚豪门,通过“待明发”写出这些富家子弟成天无所事事,一心等待明天出猎的心情。三、四句写弓、箭、马,着重刻画猪者不同一般武人的贵族派头。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巧妙地将打猎过程一笔带过,用“暮光灭”将一天打猎的生活一闪而过,可见这些“锐头儿”们淫乐无度的空虚生活。最后两句写这位打猎者马背上悬挂着猎物,在夜幕降临的时候,走着有着旌节标记的大门,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写武人打猎,但只写了出发前的准备和猎物,没有写打猎的场面的经过,从全诗的气氛可以看出,诗人的目的并不上为了表现这个“锐头儿”的非凡智勇,从对门第、良弓、利箭、好马的着意渲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富贵人家子弟耽于游猎的嘲讽。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0)

相关推荐

  • 【衍水杂评】古体新诗论

    每日一句 其实不用担心,你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你梦想的真爱.只会因为害怕孤独地死去,而选择随便找个人,互相饲养.--塞内加 古诗新诗论 引 言 诗歌的魅丽是无穷的.从古代到现代,诗歌在我们这 ...

  • 夜读|云浮方志里的唐诗(下)

    作者:文长辉 二 有一位诗人在南下途中,专门拜访了惠能大师. 这人就是宋之问.唐景云元年(公元712年),被流放的宋之问经韶州广果寺(后名南华寺)朝拜惠能.我们无从得知当时拜见的情景,也许会有&quo ...

  • 39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我今日夜忧”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注: 遣兴:有所感触,作诗排遣抒发. 诸弟:杜甫有弟颖.观.丰.占,只 ...

  • 40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蓬生非无根”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注: 蓬:蓬草.枯后根断,遇风飞旋.常用来比喻征人游子漂泊不定的行踪. ...

  • 41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昔在洛阳时”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注: 追攀:追随攀援.指与亲戚攀附,同朋友结交,频繁往来的生活. 烟: ...

  • 42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下马古战场”

    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 注: 古战场:秦州在古代是汉族与外族经常交战 ...

  • 43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高秋登寒山”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注: 马邑州:<新唐书·地理志> ...

  • 44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丰年孰云迟”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芝草. 注: 甘泽:及时润物的雨露. 衡门:贫士之家 ...

  • 45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蛰龙三冬卧”

    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注: 蛰龙:隐藏不出的龙. 贤俊人:才能智慧出众的人. "未 ...

  • 46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昔者庞德公”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注: 庞德公:东汉末年名士.隐士.湖北襄阳人,与当时徐庶.司马徽.诸葛 ...

  • 47 唐诗解读——杜甫之《遣兴》之“陶潜避俗翁”

    陶潜避俗翁,未必能达道. 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达生岂是足,默识盖不早. 有子贤与愚,何其挂怀抱. 注: 陶潜:字渊明,东晋诗人.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回家.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