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唐诗解读——李白之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林壑忆游眺。

或时清风来,闲倚栏下啸。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注:

紫禁:皇帝所在的紫禁宫。

金门:金马门,汉宫门名。汉代东方朔、主父偃曾待诏于此,此处指翰林院。

帙:书套。

青蝇:比喻小人。

《白雪》:古曲调名。属高雅类的曲调。

贻:招致。

褊促:心胸狭隘。

属:适当的意思。

啸:撮口吹出的声音。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后刘秀称帝,严光改名隐遁。刘秀派人寻找,征诏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浙江桐庐富春江,后称他居游之地为严陵山。

临海:郡名,在今浙江临海。

峤 :尖峭的高山。

解读:

先解读诗题,虽然较长,但其落脚点在“言怀”二字,“翰林”指翰林院,玄宗初年设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后因中书省事务繁重,遂选文学之士号翰林供奉,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集贤院”指集殿书院,置侍读学士、侍讲直学士;学士出入侍从,得以参谋政事。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李白在长安做翰林供奉,当时集贤院也在宫禁之中,故与集贤院学士来往较多,这是他在翰林院读书时有感而作,是自抒心志的话。

全诗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从开头至“屡贻褊促诮”为第一部分,叙述了自己在翰林院的处境,长安的山水,长安的殿阁,长安的飨食,长安的丽人,这一切都成了太平盛世的点缀应景的东西,皇帝只是需要一位能够著艳词谱新曲的文人,从中可以看出生活单调平乏,这显然与李白的理想抱负相悖,好在李白是爱读书的人,而翰林院里有的是各类秘藏典籍,无聊了可以用来遣闷,但长期沉浸在书海里的李白,难免恃才傲物,自身带有一种洒脱的气度,这无意之中引来不少诽谤和非议,正所谓“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翰林供奉的生活虽然优越,但也诗人性格实在难以同频。

从“云天属清朗”至结尾是第二部分。这是诗人述志言怀,表明心迹。身处与自己不谐的复杂环境之中,当此清风白云之景,情不自禁地想起在山林间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来,于是这一部用了严光和谢灵运的典故表明自己意欲归隐之心,所谓“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这是诗人一生向往最佳的生存状态,这也是他很多作品反复告诉给我们的。

这首诗可以说集聚丰富的内涵,是研究李白一生出处的大文字,李白一生实在没有可资炫耀的家谱,他出生在西域,长在巴蜀,出于对自然的向往,他不屑于世俗的媚态,他不羁于官场的复杂,酒是他人生必游之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徘徊于仕隐之间,混杂着激情、理想、名利等相反相成的内心纠缠,当他脱去“御用文人”的桎梏,他方找到了真正的自由,消逝于时空中那些可爱的灵魂,在热烈地召唤着诗人的归来。宫廷里没有诗人永远不会寂寞,而山水中没有了诗人就成了没有观照的摆设。李白注定不是从政的材料,当他发现世间万条路为自己都堵上门时,诗书事业成了他与这个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与渠道,所谓“我志在删述,垂辉遇千秋”“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的确如此,中国文学史上若没有李白,还不晓得要遭受多大的损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