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梵志之《诗二首》
诗二首
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城外土馒头, 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注:
较些子:唐时俗语,意思是较好一些。些子,在唐代俗语中有些许、稍微之意经营做生意,做买卖。
馒头:比喻坟墓。唐时的俗语,指脸色难看。
七贫:佛教说人处于贫穷已极的状态。
七富:人处在极富的状态。
解读:
王梵志的诗歌在他所处的时代,为当时人们所广泛传诵,佛教僧人也常常以他的诗歌作为开化人心和启发智慧的机锋话头,甚至有些佛教界的人士认为王梵志的诗甚至有佛家经典都起不到的作用,称赞王梵志的诗歌:“或咏歌至道,或嗟叹迷凡;或但释义,或唯励行;或笼罗诸教,竟不指南,或偏赞一门,事不通众”。这两首诗表面看来语言平实,但其实蕴含警句格言,确如僧人所说,能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
第一首诗中以“跨驴”“骑马”“担柴”作为参照,其中蕴含的道理世人皆知,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一个人心放宽,不要过多纠缠于想到的攀比,他的内心世界,也就不容易被的得失所羁绊,最终表现的就是一种从容和淡定。
这首诗采取第一人称来叙述,描述了一个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当我在路上看见有人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地招摇过市时,内心自然产生不满、不快,自己却独自跨着驴子,为读者解读诗人心中起伏波动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文本空间。然而当自己回过头看到不但连驴也没有,还要光着脚挑着柴担的樵夫时,心里一下子得到了一种平衡,先前的不满和激愤似乎在顷刻间被冲淡了好些。这首诗妙就妙在诗人在警醒式的诗句中,将自己摆了进去,表达出多重、复合的意蕴。诗歌前后对两种心态截然不同的描绘,以及二者之间迅速的转变,正是一种社会通病真实而又夸张的再现,直达社会人心之那个小小的“我”。
第二首诗意义较为明确,它劝喻世人,以平常之心对待财富、名位、得失一系列身外之物,同时更要有一种通达超旷的生死观。王梵志曾有一首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铁打门限,以求人生的坚固和永久,然而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所以南宋诗人范成子曾有诗说:“纵有丢掉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这是世间所有人不能逃脱的最终结局,而现实生活中每个活着的人也只是这个“土馒头”中的“馅草”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土馒头”“馅草”最终也会化为乌有的。在诗人看来,在现世没必要过分追求穷奢极欲,死后也无须厚葬陪祀,自然不要嫌弃这“馒头”之无味了。这首诗在《红楼梦》出现过,另文再说!
郑振铎曾评价王梵志是“他是以口语似的诗体,格言式的韵文博得民间的'众口相传’的。”
王梵志,生卒年不详,河南浚县人。一说生于隋代,为黎阳人王德祖收养。据考证他生活时代大致在初唐数十年间,创作活动主要在初唐。从其诗中可知,其家境初时殷实,幼时爱读读书,成年后家道败落,晚年境况萧条。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皈信佛教,享年可能达七、八十岁。其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对世态人情颇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偶有涉及。诗风平易浅显,常寓生活哲理于琐事常谈之中,其诗在民间流传甚广,在诗坛上有不小影响,寒山、拾得、庞蕴等人所作诗偶,多受其影响。《全唐诗》未收其诗,但据别的文献考证,王梵志一生创作诗歌近四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