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养】原创//家乡的巨大变化
家乡的巨大变化
我的家乡在临渭区的最南端,秦岭山的脚下,龙尾坡上“长寿塬”。
号称长寿塬的塬上人,跟随新中国的成长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岁月 。
我上初二那年初夏,布谷鸟的叫声非常急,眼看着要下地割麦子了。星期天的早晨,母亲告诉我:“今天先别出去给猪割草了,一会儿生产队要开会,听说土地要包产到户,农具和牲口都要分给各家各户,你得给妈帮忙拿农具”。
吃过早饭,一阵急促的铃声响后,我紧随着母亲身后去开会,乡亲们也都赶到会场。一时间会场人山人海,议论纷纷 ,有的说:“会不会有了土地成了当年的土地主,会挨批斗”?没有劳动力的人家更是担心:“分了田地,咱没有劳力,秋麦两料庄稼,咋收回来”?队长慢步走到会场讲了几句:“土地包产到户,这是中央的精神,从今天开始大家就不再一起下地干活了,各家安排各家的事。”那些平时在村里气盛的妇女们,刚走进会场听到分土地、分农具、分牲口,火急火燎地把扫帚、木锨、木杈等等早早的占为己有,甚至有人去饲养室去抢牛……会场顿时乱成一团。队长一声令下,“农具、牲口和土地采取抓阄的办法”。我和母亲挤进人群中,还算运气好,抓到了一头耕牛和村里最好的一块田地。
乡亲们虽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地里的土壤非常的薄 ,没有肥料和优质的种子,一亩地也就是收个六、七百斤的收成,而且还得缴公粮。城里的私企也寥寥无几 ,农村人除了经营几亩薄田外,没有其它收入。吃饭问题总算解决了,可穿衣还是有点难度,农民除了缴公粮能有点收入而外,就是养鸡、养猪……搞些农副业收入。
土地包产到户的第一年过年,母亲将家里养了一年的那头猪给卖了,为了鼓励我一年时间利用放学和星期天给猪割草的辛苦,给我扯了六尺斜纹花布,缝了件外套,这件外套我几乎一年时间除了夏天天热穿短袖外,其它季节都是穿着这件蓝底红花的衫子,秋天里面加件母亲自己纺线织的粗布衫子,冬天又把这件衫子当棉袄外套穿,短了再接上点布,这件花衫子我穿了整整三年多。村里有的家里孩子多,都是老大穿了老二接着穿,直至衣服穿烂。
国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物资匮乏。供销社的商品也非常单一,人们基本上穿的都是棉布,花布颜色也以黑和蓝色布料居多,最好的布就是“蓝司林”了,这种料薄、凉爽最适合夏天做衣服。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好多人也都随着改革的潮流开始下海做生意,布料的品种就多了,什么丝绸、格子呢、的确良、中长笔巾、巴拿马……物资是应有尽有,农村人也慢慢的随着改革潮流进城打工,有了打工这份收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许多。我也跟着走进摆地摊的队伍,当时批发市场设在乾县, 两百公里的路程,得经过四次倒车,从早上五点坐上车一直到晚上才能摇晃到乾县。那时我们进的货最流行的款式就是“牛仔裤” ,在农村穿的人很少,农村人太保守,若是看到烫着“爆炸头”、穿着“牛仔裤”、“花衬衫”、带着黑墨眼镜的帅小伙,第一反应就是叫“流氓” 。人们普遍穿的衣服料子,夏天是“的确良”、“乔涤纱”。做的衬衫和短袖,春天和冬天女的穿格子呢,男的穿“的卡布”和巴拿马做的中山装,为了节省钱年龄大的人都是扯布找裁缝做,年轻人才卖“成衣”穿。刚开始做生意,都是骑着“二八自行车”,到后来才开始几个人合起来雇个“手扶拖拉机”。由开始在街上乱摆摊,到最后有了统一规划的摊位。
那时没有电视,只要邻村几里路以外的村子放电影,同龄人相约一起去看电影。八十年代初父亲给我卖回一台二手“百花牌"半导体收音机,我每天拿着它能听王刚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人生》,下午四点准时听:“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这个二手收音机帮我了解到好多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几年后,我们乡上有个砖厂效益不错,给每个生产小组卖回一台黑白电视机,全村围坐在一台小小的电视旁,看着当时最流行的电视剧《霍元甲》、《聪明一休》等。
四十过去了,家乡人大彩电已普及,电话换成了智能手机,能打电话、看新闻、购物,再不需千里迢迢去看老友、看亲人,微信视频手指轻轻一点,想见到谁就能看到谁,想和谁聊天都行。
如今,退休在家的我,回眸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光辉历程:由最初我们吃着红苕、苞谷面馍到现在的白面馍;由当时吃不饱到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了,得坚持每天减肥;出行由二八自行车到现在通村小巴,公交车;由当时摆地摊到现在足不出户,在网上手指一点,快递把货送到家。农民不再下地割麦子、搬苞谷了,现代化机器早已替代了传统的收割……
每每回到家乡,都有种走错路的感觉,家乡的小瓦房早已消失了。人们不再为冬天烧炕没有柴火熬煎了,替而代之都是用空调取暖,买空调国家还给有补肋。也不为阴雨天那水和泥混在一起的泥巴路发愁,村村都通水泥路,干净整洁,还有太阳能路灯,小广场里灯火阑珊 ,音乐声早已打破了原本寂静无声的村庄。村民物质和生活水平提高,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秧歌扭起来了,欢快歌声响起来了。每年过春节,乡亲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春晚,比央视春晚看了还带劲,还更接地气!
合疗政策让农民不再为看病东家借西家凑 ,住院给按比例报销;到了六十岁能领到新农保,七十岁领高龄补贴,种地不用缴公粮,国家还发给土地补肋款。农村人也有不少在城里卖房子,小孩子上学国家还给有“营养早餐、午饭补助”……
我的家乡长寿塬,经过四十年的漫长岁月 ,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大变化。长寿塬也称为“渭南的后花园”,经济作物是在当地遥遥领先 ,什么猕猴桃、樱桃、苹果、核桃应有尽有,长寿塬也因“天赐的塬“而春温暖,夏不燥,秋凉爽,冬不寒。这里土层深厚,属酸性粘质土,地下水优,昼夜温差大 、海拨高的优势,给农作物提供了有效水份和氧气 ,使长寿塬的樱桃皮薄味甜。苹果因温差大,光照好,能长时间贮存 ,且水份不会流失。长寿塬的三大宝“柿子、红苕,草帽”,让长寿塬人收入大幅度的增加。用长寿塬的柿子做的醋,更是名扬四海。红苕做的手工粉条和饸饹在长寿塬的旅游景区,成为当地的名小吃,深受游客的喜爱。草帽、草编也走出国门,出口于多个国家,给我的家乡人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家乡有天然氧吧!更为骄傲的红色革命老区,西部最早苏维尔政府的所在地,航天博物馆和天然氧吧天留山两景区融为一体 ,让家乡人不用出去打工,坐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我的家乡成为:富美桥南,山水之乡,天然氧吧,旅游胜地。我想它会随着国家的腾飞,变得更美。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会养,热爱文学,酷爱诗歌,用文字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用诗歌陪伴着退休生活!作品曾发表于《蝶语兰心》、《鄜州文学》、《华山文学》、《桃花源间》等。《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临渭区反邪教合作平台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赞赏账户为平台账户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按作者统计发放
告作者书
由于编辑时间有限,无法保证逐字句推敲审核,为提高文稿质量,建议所有来稿请自行核对,对文中文字、标点符号严格把关,减少失误,如编发后发现错误,会在文后留言更正,同时,来稿尽量附作者简介和照片,方便对作者宣传推广。
谢谢合作!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主编:康国光 首席评论员:祝红利
本平台现调整为每周一至周五刊发,周末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