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爱较真的统计人【原创】
中国人有一样东西,千百年来存在于智者的思想深处,形成了一种大哲学。老子发现了它,叫它无为,庄子发现了它,叫它逍遥,郑板桥发现了它,叫它糊涂。很多都说,这是长寿的秘方,也是快乐的源泉,一个太爱较真的人是没有智慧的。但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统计工作者,作为一名统计人,不但要较真,而且一定要较真。
每一个人都会说,工作上认真是应该的,但认真与较真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为认真,是在工作中用勤勉的行为和积极的态度换得一个高质量的成果,也可以说是换得自己一份安心,所以,认真应该是所有人概念当中的褒义词。而人一旦较真起来,那就是过份的认真,似乎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意味,世人皆知,凡事拿捏到位、掌握好尺度最佳,较真偏偏就是认真的一个极端,虽然也有些认真的成份包含其中,但给人的感觉,总像是个贬义词。而我却认为,这个因过份认真而走向极端的贬义词,恰恰应该运用在我们统计工作中,作为一个统计人,爱较真才是本色。
统计一词,实际上是包含了统计和汇总两个词语,在某项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人员针对调查对象进行统计,报到上级单位进行汇总,大家最终看到的统计结果,是由下级的点滴统计和上级的认真汇总得来。所以,统计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最显著特点,便是有着细致入微的普遍存在性和聚少成多的点滴累积性。譬如在人口普查过程中,倘若一个普查小区漏掉了一个人,那么中国的14亿人口又该从何而来?譬如在国土资源统计中,倘若一个县市区漏掉了一平米,那么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面积又该从何而来?可见,这个含有贬义色彩的“较真”,在统计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保障了最终数据的真实可靠。
有数字就会有差错,这两者在很多时候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一样,都是并存的。一名优秀的统计工作者,不仅仅要对待自身的工作持有较真的态度,多与上级反馈的结果,也不要盲目的去修正。敢于质疑,敢于询问,敢于相信自己以较真的态度所得来的统计成果的准确性,是每一位统计人必备的素质。这里并不是告诉大家要抱残守缺、固执己见,而是要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正衣冠。”一个对自己的差错都爱较真的统计人,下一次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