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为什么这么难?
前不久,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中,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再次成为议题,从中央层面发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么多年来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问题并没有明显向好的改善与提升。
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关乎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落实。但从近年来学生军训中时有学生晕倒报道,到近期疫情后复学几期学生体育课猝死的报道,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一降再降,到某中学班级所有男生引体向上都不及格。如此等等,令人唏嘘,让人痛心。为什么中央如此高度重视的事情,这么多年一直未有明显的改观,反而局部存有愈来愈差的倾向。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重视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的政策、文件及机制到了基层学校都成了“强弩之末,不能入鲁缟”。
体教融合的根本,在于在青少年教育与学习过程中,将体育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其中。开齐开足体育课,组织开展课余体育活动,丰富青少年体育竞赛等,这些都是促进体育融入教育过程的主要路径与抓实,可以说,从体制机制上,国家在促进体教融合方面已经扫清了障碍,体教融合的效果为什么大相径庭,根本在于落实,如何落实,怎样落实,如果沿袭以往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惯例,可以想象,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仍难以改观。
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可能是阻碍体教融合的最大难题。中华民族自古就重文轻武,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更是绕不过去的梗,二者交织,从而让学校和家长都把应试刷题作为学校学习的不二选择。虽然现阶段已经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前不久部分高校在强基计划中把体育素质测试列入招生条件,但同样沦入应试怪圈,考什么,就只练什么。与旨在“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练意志”的体教融合政策初衷渐行渐远。
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健康,我们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