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题写的“人民文学”比郭沫若题写的更有韵味更耐看,气势磅礴
也许是年龄大的原因吧,总是喜欢翻腾翻腾老物件,摆弄摆弄书橱,这不,又在书橱中找到了一本老书《人民文学》,提到《人民文学》,相信,很多喜欢文学的朋友都知道,这是1949年创刊的书籍,而且关于书名的题写问题,作为主编的茅盾,还请示过伟人,并且请伟人为《人民文学》题写刊名,答复道“宜由兄写,或请沫若兄写,不宜要我写。”,看到这样的回复,伟人都这样说主席说“不宜要我写”,那更不能自己写,其实自己更不宜写。看来只有请郭沫若写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最初的版本,那就是由郭沫若题写的《人民文学》,并且由郭沫若题的刊名一直用到1966年停刊。
时间回溯到1976年1月,《人民文学》复刊,而复刊后的《人民文学》,没用当年郭沫若的题字,而是用了伟人的手迹,是从伟人1962年给《人民文学》主编的信中集字而成,并且还征求了伟人的同意,从复刊后的《人民文学》刊名上看,这字迹要比郭沫若题写的更加耐看,更加有韵味,气势磅礴,更有气质美,更加有文学味,更有内涵。
看到这样的题字作品,让人眼前一亮,虽然郭沫若的题字《人民文学》也非常有水平,但是和伟人的字迹相比,似乎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伟人的字迹更加洒脱奔放,更加飘逸,同时还让人有一种稳重踏实之感,“人”字的书写,更像一位奔跑的人,昂首阔步,一路向前,更有积极的意义,“民”字的书写,还“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是妙不可言,“文学”两个字,更加有内涵之美,更加厚重,而且富有造型之美,结构之妙,相信很多朋友对于伟人和郭沫若的题字,都会感到伟人的字迹更胜一筹,更加适合《人民文学》这本刊物。
翻看几页后,还是小心翼翼的将这本书放进了书橱,这不仅是一本书这么简单了,而且一种寄托,是一种回忆,对此,分享你的看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