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都江堰,古人还修建了这些水利工程……
水利者,不外利用水之“利”,同时防止水之“害”。古时兴建了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有些仍沿用至今。那些水利工程完美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仍值得我们学习。
每次提到古代水利工程,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都江堰,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享几个其他的古代水利工程。
灵渠,又名陡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和都江堰一样始建于秦代。两千多年过去了,灵渠依然灌溉着沿岸的万亩土地,滋养着兴安的兴盛与安宁。
灵渠虽然短小(长度不足40公里、流量不足每秒10立方米),却是“三楚、两广之咽喉”,在秦朝,乃至往后的岁月里,这里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灵渠上截断海洋河的大小天平则是中国水利史上第一座大坝。
众所周知,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相隔甚远,陆路往来已很艰难,水运更是无路可通。但长江支流湘江的上源,与珠江支流漓江的上源,恰好同出于广西兴安县境内,且近处相距只三里许。灵渠的设计者正是利用这个地理条件,凿出一条水道,引湘入漓,连接分流南北的湘江、漓江,勾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
灵渠水系由北南两渠组成。“人”字形水坝是灵渠的大天平和小天平。它们将湘江水一分为二,南渠将江水引至漓江的支流,剩下的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约 7 分水流入北渠,再沿着一条弯曲的路线折回湘江故道。灵渠就这样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正因为灵渠的凿通,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才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郭沫若在参观灵渠之后题写了一首诗,“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铧嘴劈湘分半壁,灵渠通粤上三台。江山一统泯畛域,工匠三人叠主裁。传说猪笼深作孽,英雄伟绩费疑猜。”充分肯定了灵渠在统一岭南中起到的重要战略意义。
灵渠的修建,也同样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两个大小天平水坝将拦水、分流、泄洪,三种功能完美结合,这种设计理念,直到今天依然令人叹服。
而这两个天平并非对半五五分,而是选择七比三的比例,七分水顺大天平流到湘江,三分水经小天平注入漓江,即所谓的“湘七漓三”。这一灌渠,在今日的战略地位或许已经消失,但它仍在发挥灌溉的作用,滋养着广西这片土地。
同样在秦朝修建,且泽被后人的水利工程还有郑国渠。时至今日,在陕西泾阳西端的瓠口,郑国渠的渠首工程依然有迹可寻。
当年,韩国使用“疲秦”之计,派水工郑国劝秦国修建大型灌溉工程,欲费其财力物力,使其无力东进。后来,这个心怀叵测的计谋败露,秦欲杀郑国。郑国辩解道:“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认为他言之有理,工程得以继续,十余年后告成。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郑国渠位于泾阳县王桥乡的仲山西麓。东有仲山,西北高,东南低。郑国渠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形,让干渠沿北山南麓最高地带向东伸展,实现分支灌溉。
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以及用洪用沙等诸多领域,郑国渠都有许多独到之处,但其中最值得书写的智慧,就是其将泥沙当成肥料的应用。
郑国渠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土质肥力,改造了盐碱地4万余顷。《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亩一钟”是指平均亩产约6.4石。战国后期,农业生产的平均亩产一般在1.5石左右。据此计算,由于郑国渠的修建和使用,秦国关中地区的粮食亩产竟然提高了4倍之多!
它(音“tuo”,一声)山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鄞江镇它山旁,修建于唐代,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阻咸、蓄淡、引灌、泄洪的功能,孕育和滋润着鄞西平原乃至整个宁波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它山堰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
在筑堰以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
别看这样小小一座堰坝,从选址到设计都是很有讲究的。堰体的抗滑稳定性、减少河床的渗漏、减少溢水时对河岸的冲刷、增大河床中央堰体刚度等方面,它山堰的设计都极具科学性。
千百年来,它山堰默默守护着宁波平原的富饶与安宁,它同样凝聚了古人与水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努力,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
古代值得称道的水利工程不止这些,其他诸如坎儿井,京杭大运河等,亦无不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于今人而言,我们所欠缺的,或者说是被遗忘的,乃是那种道法自然的思想。只有将自身当成自然的一部分,才能真正做到人水和谐。
来源:燕赵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