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官之相使

​十二官之相使:

《灵兰秘典》

根据十二脏腑

在人体的不同分工合作关系

将十二脏腑喻为君臣十二官

分别论述了

它们的功能

心主宰生命活动

通过神明来协调

各个脏腑的功能

喻为“君主之官”

张介宾:

心为一身之君主,

禀虚灵而含造化,

具一理以应万几,

脏腑百骸,

唯所是命,

聪明智慧,

莫不由之,

神明出焉

肺主气司呼吸,

调节全身气机,

辅助心血运行,

而且位高近心,

犹如宰相,“相傅之官”

张介宾:

肺与心

皆居膈上,

位高近君,

犹之宰辅,

相傅之官

肺主气

气调则

营卫脏腑

无所不治

治节出焉

肝藏血舍魂,职司谋虑,

又主筋,司运动,喻为

“将军之官”

恽铁樵:

肝主怒,拟其似者,故曰将军

怒则不复有谋虑,是肝之病也,

从病之失职,以测不病时之本能,

谋虑归诸肝

《明堂五脏论》肝者,干也

《尔雅》干,也,即相卫也

段玉裁

以为即

“干身蔽目”,

皆说明肝脏具有

护卫人体的作用;

干,干犯

说明肝的特性

易于侵犯它脏

如乘脾,侮肺

参与谋虑

而善决断

刚正果决

“中正之官”

主司决断

不偏不倚

正确处理

而临床上

胆气虚的

病人易出现:

易惊、易恐、

多疑、不决

温胆汤可治疗

惊悸不宁之证

《明堂五脏论》胆为贯也

贯,贯穿,胆的功能贯穿十二脏腑

一则胆分泌胆汁,可助六腑之消化

一则胆主决断

可通过影响精神活动影响五脏

故又有“十一脏取决于胆”之说

膻中

注释凡二:

一指气海

王冰:

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间,为气之海

心主为君,以敷宣教令

膻中主气,以分布阴阳

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

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

二指心包络

张琦:

膻中即心包络

为心主之宫城

作为十二官之一,当指心包络

薛雪注:

膻中亦名上气海,为宗气积之处,

心包络,包为膜,心君之宫室,

膻中者,宫室外之城府

膻中为无形之宗气,

心包络乃包之血络

程士德:

然五脏六腑

合为十二脏

焉得谓无形之气

这里的膻中

当指心包络

张介宾:

按十二经表里

有心包络

而无膻中

心包之位

正居膈上

心之护卫

《胀论》:

膻中,心主之宫城

正合心包臣使之义

《灵枢·邪客》:

心者

五脏六腑

之大主也

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

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诸邪之在心者

皆在于心包络

叶天士有:

温邪上受

首先犯肺

逆传心包

的论述

膻中(心包络)护卫心脏,

最接近“君主”,犹如内臣,

能传达心主的情志与命令,

喻为“臣使之官”

脾胃受纳水谷,运化精微以供养全身,

犹如藏粮之所,喻为“仓廪之官”

《礼记·月令》:

谷藏曰仓

米藏曰廪

原通指

藏粮之所

五味出焉

吴崑:

脾胃和

知五味

脾胃不和

诸物失味

五味出焉

《明堂五脏论》:

脾者,裨也,为言裨助胃气

裨,《说文解字》“接益也”

即脾的功能是

对胃气功能的

接益或者补充

《素问·太阴阳明论》

表述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

由于二者在

功能的不可分

故将二者并称

并在多处经文

将二者的含义

互相指代

肾藏精

主发育与生殖

主髓养骨充脑

是形体强壮的基础

和智慧聪明的源泉

喻为“作强之官”

而出“伎巧”

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

髓充则骨强,智多生巧

体格的强健

智力的聪颖

皆是由肾精

主要是

先天父母

之精决定

《明堂五脏论》:

肾者,引也

引水谷

利精神

肾为“胃之关”

开窍于二阴

功能正常有使

水谷正常代谢的功能

同时,“肾藏精,精舍志”

故对精神活动有调节功能

小肠受纳胃中

初步消化的食物

进一步分别清浊

其精微物质

经脾的转输作用

运送至五脏

水液经下焦渗入膀胱

残渣向下,进入大肠

喻为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明堂五脏论》:

“肠者畅也”

大小肠的功能

均宜通畅下行

由于小肠的功能复杂,

食物留驻的时间较长,

故曰“小肠”(小畅),

大肠仅

传化糟粕,功能单一,

故需留驻的时间较短,

因此曰“大肠”(大畅)

大肠将水谷残渣

继续向下传导,

即“传导之官”

其将残渣之中

部分水分吸收

形成粪便排出

即“变化出焉”

大肠的传导功能

与下列几个脏腑

的功能相关:

一是肺的肃降

大肠所以

能传导者

为肺之府

肺气下达

故能传导

二是胃的降浊功能

三是肾的气化功能

三焦化气行水

维持津液

在全身的

输布畅通

三,大、多

焦,“会”

指空隙之处

体腔上下

脏腑之外

组织空隙之处

均为三焦之所

被喻为

“决渎之官”

而出“水道”

三焦又有

三部之意:

上焦心肺

中焦脾胃

下焦肝肾

膀胱

即是津液

汇聚之处

“州都之官”

州,聚义

都,水泽所聚

膀胱在肾的

气化作用下

将津液之中

有用的部分升腾输布至全身上下

无用的废料成为尿液经前阴排出

故曰“气化则能出矣

《灵兰秘典》

论述十二脏腑

的主要功能

及其相互关系

强调了各个脏腑

既分工又协作的

整体协调的重要性

和心的主导作用

十二脏腑的相互关系在于

“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

十二脏腑在

生命活动中

发挥的功能

和所处地位

虽然不相同

但它们的功能活动必须

相互配合,相互为用,

协调统一,不得相失,

这种关系,即“相使”

十二脏失其相使协调的正常关系

就会“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

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思想

在这个“相使”关系当中

心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心为君主,君主圣明,百官各司其职

安于其位,脏腑功能,协调、正常

心主不明,则神无所主

脏腑相使之道闭塞不通

致使脏腑,的功能失常

使道就是

心神协调

十二脏腑

相互关系

的通道

即血脉

心实际上又是

“神”的代名词

强调了神在

脏腑相使中

的主宰作用

举凡《内经》

论人体生理、

病理、诊断、

治疗与养生,

无不把“神”放在首位

也正体现了这一观点

(0)

相关推荐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2021-09-05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灵枢-五阅五使第3700:0006:47 粤.灵枢-五阅五使第3700:0005:56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 ...

  • 中医人体十二脏十二官相使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日:悉乎哉问也!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 ...

  • 健康术语-十二脏相使论

    解读 见隋·全元起<内经训解>.即<灵兰秘典论>.灵兰,指灵台兰室,是黄帝藏书之所:秘典,即秘藏之典籍.本篇主要讨论十二脏腑的各种功能和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心神在整体中的主 ...

  • 十二脏之相使

    ​十二脏之相使及其"灌注" 现代医学观测对 原五运六气颠倒"灌注"的否定 --拄其间颠倒灌注之"肠梗阻" 正确的六气排列 与标本中的统一 标 ...

  • 重症新冠肺炎救治方中,这三味药相使相辅,让患者更快恢复!

    重症新冠肺炎救治方中,这三味药相使相辅,让患者更快恢复!

  • 十二脏相使论臆测

    ​十二脏相使论臆测 脾胃者,仓禀之官 脾胃喻为仓库 仓库贮存东西 胃是贮存的仓库 贮存食物 吃下的东西 先贮存到胃 从胃传输到 别的消化道 既然胃只是一个仓库 肯定不是,腐熟水谷 吸收精微的主要地方 ...

  • 十二脏相使论之贵贱

    ​十二脏相使论之贵贱 膀胱水府 一身津液 归藏于此 贮水州都 水主藏 不主出 所以出者 肺气化水 膀胱之水, 悉由气化, 饮入于胃, 化气升腾, 上归于肺, 肺气清降, 化为雨露, 而归膀胱, 则成小 ...

  • 十二脏之相使 上

    十二脏 即是对于 人体各种 组织器官 的统称 十二个有名称的脏腑 组织器官 既是,分工作用,各司其职 更是,相互合作,相互使用 在此分别点明 十二脏的功能 又用社会系统 中的官职分工 来去比喻,各脏腑 ...

  • 十二脏相使论

    指十二脏腑的各种功能 和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强调心神在整体中的主导作用 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十二藏相使论> 主要内容: 用十二脏与 帝王体制的 官职作比喻 是<内经> ...

  • 《立新说》经脉——脏腑相使

    导读: 上医治国!人体五脏六腑各自的功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一个国家的职能部门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当治国格局形成一种思维与行为习惯的时候,你的未来,会非常轻松,惬意的自在感. 认识了任督二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