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之合句及物伤意悖
合句一般用'比',以前,我们也已说过合句重要,是因为它是全篇的总结。因此,它需要和前面的句子,有所不同。
如果前面的句子写得较远了,那么合句就收回来,如果前面的句子写得不够开阔,那么合句就该放出去,把眼光放远一点。当然合句所写出来的物,必须能准确的表达全篇的意思
我们看一下李白的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大家看这最后一句,萧萧班马鸣,就属于'比'。与其说是班马萧萧的鸣,不如说正是李白的心情的正确写照。这就是典型的以物喻情。
我们再来看一些很熟悉的例子:
1、更上一层楼
2、唯见长江天际流。
象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大家平时读诗的时候,可以稍微留心一下。大家在读诗时,可以留心一下前人高明的手法,完全可以把那样的手法引为我们自己所用。
那有同学疑问:用直白的手法不可以吗?非得用'比'?
所谓直白,不是说写诗的时候,用的字常见、句子普通。而是指:手法上直白(直叙),不能借物而喻。就像刚才李白那首诗的合句:
李白写:我的心情很糟,那么大家还觉得这诗,李白写的有味吗?如果,李白这么写,那这就是直白,可他不这样写,而写班马的鸣声萧萧,这就不是直白,而是由马鸣来比喻此时的心情,这就有了诗味!大家熟悉的像李后主,他在词中,不说自己愁到头发白了、皱纹多了而简单的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就是'比'。使读者更能感受'美'、感觉'味'。
通常我们都知道,春不是用来说愁的,李后主以'春水'来'比',这个比,就比到了底。“比'这个手法,李后主用得非常的高明,在全词结束的时候,这样一比,那这'愁',就到了极点,无可更愁。
诗词创作中的'物伤意悖'。
物伤:
从字面上看,很简单,物,诗中的景物;伤,相伤。就是指,我们具体创作过程中,要避免注意出现的情况。
比如,写梅花开在雪中,这就是正确的,如果开是繁花中,那就是相伤,这是一种伤的体现。
比如前阵子在网上看到有人写了首无题舒写自己的感怀,但有句写"野寺XX壁上题"这寺上题字根本是老苏干的事。。。跟他感怀个什麽劲呀~!网路上一堆这种作品,只会拼凑名家的诗句,没有自己的感情,更何来的创作可言。
同学们初写作时,尽量用自己所见、所听、所闻、所感来写,初期看不出来效果是没关系的..日子一长了就见功力了。你可以写出自己的感觉而出新,这才就创作。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的看到什麽就写什麽,这才叫高手。
意悖:
这个也同样很简单。一会这个心情,一会另外一个心情,不能使整个作品,贯穿在同一条主轴上,这是从明的一面看的失误。所以初期还不会写作的朋友们不用紧张...慢慢的爬格子,很快就出头了。
另一个相伤的意思,是指从暗的地方看,就是指我们具体创作过程中,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另一层意思,凡景(物),要有道理,这个道理,不仅是景物本身合理,同时要阐明一定的道理或心情,以期引起共鸣。如果简单的把景堆积其中,无味无趣,就显得滞凝,乾巴巴的,没有生气。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作者的句子,表面上,似乎很有意境。其实,这种所谓的意境,不过是字句的华丽,细品之下,没有任何意义。
这些句子的作者,自己本身没去过山寺,城市的寺,更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伤,比景物的伤更严重。因为,还未动笔,心中先伤、构思就已经带伤,写出来的作品自然伤痕累累。作品,都需要有真实的凭据,符合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情况。赋以一定的想像,是可以的,但不能离谱。
当然,有的事不一定要亲身经历才可以写,毕竟现代资讯发达,通过报纸、电视等传播媒体亦可以了解,但不一定要亲力亲为。
凡景,应该经得起推敲,从中推出'志'(内心)来。起句与承句的景,不可以相伤,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也不可以与後面的情相伤。
比如,大雪纷飞、北风呼啸,而心头暖意融融,这就是景伤了情。就是造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