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家长越忙,孩子越乱?

罗大伦博士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罗玲的空间 ,作者罗玲

罗玲的空间 分享罗玲的育儿理念,心灵成长的感悟!家长的心灵加油站!

1

很多妈妈说话像导游——每句话都自动重复两三遍。女性本来就爱说话,再加上家长的焦虑,就变成那种自动重复的说话机器人。

家长有比较放松的状态很重要,每天不要一惊一乍的,总在孩子耳边喋喋不休。小孩自然都是一会好一会闹,时刻不停在变化,家长稍微迟钝一点,不必对他的一颦一笑都过于在意,在反应前留出一些时间,给自己观察、事情继续演变的余地,这在孩子感受起来,往往是比较稳定、让他放心的。做大智若愚型家长,少一些忽阴忽晴的内心戏。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这段吃得多,下一段饭量自然会减少一些。这段顺和,下一段或许“叛逆”多一些。这一阵学习抓得紧,接下来自然要放松一阵……所以,您要尊重孩子的节奏,而不是依着您心情的起落来行事,高兴了就放松,焦虑了就狠抓。毕竟,是他在成长!
现在大家常听说“滞后性”这个词,是说,事情的“因”和“果”常常不是同时发生的,是有时间差的。带孩子游泳跑步了,也许他今晚饭量就增加。但更多时候,好的教养做法、好的学习方法,体现出来,需要点时间。同理,不好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此刻的表现,是过去事情的果。你不能要求一切当场见效,也不能只对现在的“果”发怒,而不去改变未来的“因”。
你要相信孩子自身的力量。他的身体有一定自愈能力;他再长大一点就可以自觉纠错改进了;他做错了事情本能地有愧疚感,想挽回弥补;他不被催促逼迫时,也渴望学新东西,希望自己提高;房间乱久了,他也会收拾……明智的家长遇事常会稍微等等,给他自己纠错、恢复、调整的时机。太急于干预,第一时间就出手,就剥夺了孩子自我调整的机会。这样结果常常事与愿违——你无意中矫枉过正了,孩子也没有了自主掌控感,他仍然会重复旧错的。
综合以上几条,可见,家长首先要能看到孩子,然后才能有洞察力,理解在他的成长进程中究竟发生着什么。手忙脚乱的家长,常常是因为性子急,无视这几条,任性管教,肆意作为,结果,各种做法和孩子的节奏刚好错位,搞得孩子也乱了,然后家长抱怨,这孩子怎么这么难带!
2
现在的家长太紧张焦虑了,这也是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吧。
你总会看到这样的微信文标题:
父母这几种做法,可能毁了孩子;
你的这句话,正是扎在孩子心上的刀;
你的这种做法,带给孩子一辈子的伤害……
正常的家长,天天被吓也吓坏了,何况现在都已经这么焦虑了。这些文章里的很多提醒是有道理的,但是,这些需要注意的事,其实不在于形式上——如果我们心里有对孩子的理解、关爱、尊重,那么,怎么做都是对的。如果没有,那么处处防备也不太有用。改变内心的态度、看待孩子的角度,是根本。
当家长的心被外界的比较、标准和内心的恐惧所占据时,就无法做到接纳孩子。这时你看不到他的感受、需求、兴趣点,和独特性,他成了你的棋子和小卒,为你冲锋陷阵。如此,你恰恰没给到一个家长最该给的东西:爱、欣赏、接纳、支持。那是他儿时所能获得的最大养分!
以现在有些家长这种惶惶然的状态,才五六年就这样,那我们究竟能支持他多久?以后还有青春期、考学等等漫长的很多年,我们还会有力气吗?多体味每时每刻的真实生活吧,少看朋友圈和公众号,不能日后回忆起来,记忆中只有别人的种种喧闹,没有自己。
我们都要独立思考,自己获取信息。家长们聚在一起,常常自己吓唬自己,把一些信息捕风捉影互相传,传到自己这,不知是第几手了,不知改变了多少。特别是现在微信群、朋友圈,都增加了不实传言流通的机会。比如,学校教育、考学方式,随时在改革,听说到的,等您孩子真的考学时,或许已经改变。
 所以,不要聚众焦虑。所有的事情都得根据自己情况具体酌情分析,没有标准答案。
3
还观察到,有的家长似乎总是在满世界打探消息,要寻找最完美的东西给孩子: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补习班、最好的资源和机会、投入产出比最大的兴趣项目……尽量找好的没错,但有些家长看起来,总是在变换折腾,这些做法背后就是深深的不满足。就好像女人总是在挑,想偶遇一件完美的衣饰,但心里对于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并不清楚。时间花了很多,人始终处于不满意、怅然若失的状态里。
有些老人就是这样,对什么都不满意。发型做的不好,饭菜吃着嫌味道不正宗,衣服别人穿着好看,到自己这就不对劲,就是他所触及到的一切都不够好。其实,身边的人大概明白,这和外界的东西关系不大,只是他自己感官在退化,体力脑力都在衰减,是他自身状况让他有一个对外界不满意的预设模式,不在于他遇到什么。
时刻在寻求完美资源的家长,也是差不多的状态。各种折腾,只是内在不满意的体现。如果跳出来看,外界的学校和资源等等,价值没家长想象的那么大。而家长自己的整体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才更大——你自己就是慌乱、不自信、胆怯、心神散乱的,外界再好的条件,经过家长这一过滤,也会折损不少。慌乱的家长,很可能正是孩子生活里最大的负能量来源。
如果您也是这样的,那么请先静下来,想想,我对自己满意吗、我对我目前的生活满意吗?把这个感受澄清。如果不满意,想办法改变。无论如何,把这和对孩子的教养区分开。

当你的心安静下来,

你才开始获得力量。

小  结

上面这些,对家长的要求过高吗?其实这只是让我们回归比较正常的状态。生活必然是忙碌的,但不应该是慌乱无主的。

带孩子把很多家长变成了超人,一个气急败坏的超人。

我们的孩子其实只需要差不多好的家长。我们不需要想着如何让孩子时刻开心快乐,随时充实进步有收获。我们能提供基本的安全、教育、关爱,有稳定的情绪,就很好了。我们自己过好,让他们看到爸妈在努力工作、好好生活,而不是一切围着他们转,不是脑子里只想着他们此刻是不是开心,这样他们才能安心成长!

我们不需要是超人,只要做个心平气和的普通人就好

当你基本上能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有好奇心求知欲,你看似没做什么,但你已经是他的光、他的氧气、他的养分、他的能量补给站。你的存在就在滋养他的心灵。这时,哪怕你的做法有瑕疵、资源不那么一流,你已经是个“足够好的家长”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