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食话】陕西“油泼面”小传

中国陕菜网

头号陕菜新媒体!

全球陕菜企业联盟发起者!

陕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者!

一碗白格生生的面条,撒上红格艳艳的辣椒面、绿格莹莹的葱花,一勺滚烫的热油浇泼而上,“滋啦”一声妙音响起,瞬间激起油气水汽混合的仙雾,飘荡起交合着油香、葱香与辣香的气味,及至搅拌入口,更是爨香四溢,嚯!看这视觉、听觉、嗅觉以至味觉的多重盛宴!
这就是陕西的“油泼面”,现在已经是名闻遐迩,不惟老陕爱咥,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也乐于尝试了。
只是这面条为什么要“油泼”?
为什么陕西面条品类丰盛,而最被津津乐道者为“油泼面”?
说起来,除过多重的视觉听觉嗅觉的感觉之外,最为纯粹的恐怕就是一个字---“香”。
为什么油泼了就香?不妨来探究一番:
先来看看“油泼”用的油,这油是食用的植物油。就食用油脂的获取来说,资料显示,在周代已经大量食用动物油脂,而植物油的食用起于东汉,其后随着榨取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油的品类大大丰盛,食用办法也越来越丰富。
食用一般的植物油肯定要加热,在烹调食物的过程中,起先的认识的是用油脂作为传热媒介,由于油脂的沸点高,加热后能加快烹调速度,缩短食物的烹调时间,使原料保持鲜嫩。
之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油还可以以高于水或蒸汽一倍的温度,迅速驱散原料表面及内部的水分,油分子渗透到原料的内部,使菜点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气味,从而改善菜肴的风味。
而适当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油的温度,还能能使菜肴酥松香脆,并可以使菜肴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色泽。有了加热、增香、酥脆、增色等等功用,油脂的食用被更加广泛地用于煎炒烹炸等各种烹饪技法,大大造福了人类的味蕾。
回到“油泼”。所谓“泼”的本意,是指用力使液体散开下落。
在烹饪实践中,人们发现,“泼”油时,热油瞬间会把食材里的挥发性香气物质激发溶解出来,并产生新的焦香物质。比如油泼辣椒,因为干辣椒面里含有几十种挥发性香气有机化合物,滚烫的食油,会把其中的香气物质激发溶解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现成的油泼辣子,为什么还要现场即时“油泼”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因为用“油泼”即时制作的食物,会把易挥发的香气物质尽可能保留下来,而如果是提前泼好的辣椒油,挥发性香气物质会在不到一小时内几乎丧失殆尽。
所以,“油泼面”要的就是这个现场感,要的就是这股子来不及挥散掉的香气,于是,虽然有提前备好的油泼辣椒,但还是要现场“油泼”!
即便是制作日常食用的油泼辣子,也是刚“泼”出来的油泼辣子更好吃。关于这一点,陕西人掌握得很到位,在西安的一个著名老字号饭店里,有一道菜就叫“睁眼辣子”,这道油泼辣子在后厨泼油后快速上桌,传菜员再当场用调羹搅和一下,蕴藏的热气瞬间散出,冒出一个个气泡,好似辣子睁开了惺忪的眼睛一般,顾名思义、谐谑地称为“睁眼辣子”。这个接近于“现场感”的新鲜制作的“油泼辣子”,比提前制作贮存的“油泼辣子”要好吃得多。
而“油泼面”则比这个更具有现场感,如果是市肆的,那就在厨房“油泼”之后即可端出。如果在家里,尽可以眼瞅着“油泼”的过程,几乎第一时间就可以开吃,那被激发溶解的香气可是跑不了的。
当然,撒在上面的“葱花”,也会在热油的浇泼下散发出清醇的植物芳香,比炒制的“葱花”滋味更佳、而且更多了一些清脆的口感。
如果还要说说“油泼面”的好处,那可能还有几点:一来简单省事,不用准备更多的菜肴,切根葱即可;二来有画面感,瞧,一碗白生生的面条,上面撒上嫩绿的葱花,再撒一勺红艳艳的辣椒面,白绿红杂陈并列,光是视觉就诱人食欲;三来有乐趣,听,“滋啦”一声的悦耳感,更是从听觉上就勾起食欲,令人更加食指大动。
为什么单就陕西有“油泼面”呢?说来一是面食文化的发达,面条制作的丰富多样;二是秦人骨子里的质朴刚硬、干脆利索,删繁就简、注重实用;三是时间的考量,可能是昔日战事频仍的留痕,来不及铺陈的时候,这样的“急就章”也可以吃上心仪的面条。当然也可能是在播种收获等大忙季节里,不能把大把时间用在厨房里,这个办法省事省力而又不简陋粗鄙。
正是“油泼面”这极强的现场感、画面感和动作感以至喜庆感,在一些影视制作里屡受推崇,被频频展示,比如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比如张嘉译的电视剧《白鹿原》等等,在这些作品里,“油泼面”的制作和食用可是给剧作也增色增香不少呢。
知道了“油泼面”的来龙去脉,更能吃得明白开心。
众所周知,陕西是面条王国,对面条的制作食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工序繁复的臊子面,也有这简单直接的油泼面,虽则形式不一,但口感都是上乘、各具特色。
丰富的陕西面条,可以让你一个月不重样的吃,当然,一定少不了这碗视觉惊艳、听觉悦耳、嗅觉香窜、味觉丰美的“油泼面”!
是为“油泼面”画像立传。

作者张同武简介

张同武,西北大学毕业,政府机关供职。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涉猎散文、杂文、评论、剧作、诗歌等,出版有散文集《未央桥畔》,另有文章逾百万字见于国家级及省、市报刊、网络。曾获全国性征文特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及其它文学、戏剧、新闻类奖项数十次。曾参与有关国家级、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受聘中国西部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陕西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知识产权讲师团讲师等。近年侧重饮食文化散文写作,在《美文》杂志、《澳门月刊》等开设专栏。

小陕推荐

End

编辑 | 安娜  本月主编 | 安娜

图片 | 网络 陕菜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