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铿,于花样年华,为信仰捐躯--民国才女(三十一)
冯铿在24岁的花样年华,便为信仰血洒龙华,英勇捐躯。作为一名作家,她的作品不是太多,影响也不太大。但是她的另一个身份却让她的名字永留史册。她是1931年被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杀害的左联五作家之一,另外4位青年作家是: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是里面唯一的女性。
冯铿是广东潮汕人,生于1907年,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原名冯岭梅。曾就读于汕头友联中学,毕业后担任过乡间小学教师。学生时代就多次参加爱国运动,15岁开始发表作品,以抒情诗和小品为主,在汕头小有名气。从1927年起,她扩大了视野,开始关注社会人生,那时的广东国民革命浪潮正在兴起,冯铿的作品内容也随着发生了很大变化。那年她曾流亡乡间,实地接触了农村农民,了解了他们的疾苦和需求,在革命根据地看到了理想的曙光。写下了不少作品。她的《红色日记》是最早一批讴歌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战斗生活的作品之一。《小阿强》写的是革命根据地少先队长的故事。
1928年冯铿的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发出了妇女解放的呼声。还有《突变》,描写一个女工的觉醒,《贩卖婴儿的夫人》等。
1929年冯铿到上海寻找革命的机会,也就是寻找共产党。具体是投靠潮汕籍的作家杜国庠、洪灵菲等,她开始接触共产党作家,这一年她自己也加入了党。这是她创作的旺盛期,写了大量小说、散文还有剧本。1930年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冯铿参加了成立大会,是第一批会员之一。1930年6月冯铿被派往全国苏维埃中央准备会宣传部工作。1931年1月7日被捕,当时他们在东方旅社出席中华工农兵第一次苏维埃大会的预备会议,其中的五位左联作家都是代表。他们被捕的消息一经传出,左翼文化界多方出面营救,包括鲁迅等,但是当局不为所动,匆匆忙忙不经审判,于2月7日午夜把他们秘密杀害。
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痛悼五位年轻的作家。曾经,冯铿作为柔石的恋人和柔石一起去拜访过鲁迅。鲁迅认为可能是因为冯铿影响了柔石的创作方向,对冯铿的介绍很简洁: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据友人回忆,冯铿1930年和柔石相恋,1931年1月正式同居,却不料幸福的日子竟如此短暂。没有人提及她此前是否有过婚约。
解放后的八十年代,一位名叫许峨的人,自称是冯铿的丈夫,写了长文纪念冯铿。文章没有实质性内容,也没有写明他们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恋爱结婚的,故此说难以让人信服。我认为他充其量是冯铿的前男友或者只是个暗恋者。
2020年11月17日,为纪念左联成立90周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自创话剧《作家在地狱》举行首演,以冯铿生命中的最后15天为背景,展现了一位24岁的女作家和一个24岁的整天混日子的监狱看守员之间的生命交汇。表达信仰与理想,浑噩与盲从的碰撞,终于让装睡者醒来的故事。可见冯铿们的献身没有被遗忘。
近几年,对左联五作家的遇害有一种别样的说法。我愿意相信官方正史的结论,不愿让他们的牺牲被曲解或蒙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