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读中文系的人

一年一度,又是高考。在年轻人经历人生第一次重大战役的时刻,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读中文系的人》。看这部片子,纯粹因为片名。因为我是读中文系的人,我儿子也是,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是,高考文科生几乎都会报考中文系。所以,我想看看,“读中文系的人”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人?

2015年,台湾电影人拍了两季13部“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纪录电影,展示了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白先勇、洛夫、劉以鬯等台湾知名作家的生活。《读中文系的人》就是其中一部,讲述了台湾大学教授林文月的故事。之所以要选这么一个片名,是因为林文月1977年写过一篇颇为有名的文章,题目就叫“读中文系的人”,后来她又把这个题目做了自己散文集的书名。整部影片平和淡雅,娓娓道来,正如林文月的文风,把身兼作家、学者、翻译家的这位台湾才女活生生地展示在观众面前。

在这篇“读中文系的人”中,林文月讲到,她报考中文系完全是一个意外。“我在文组的一班任班长。负责收集班上同学们的报名表。我们那一班50多个同学中,除了有1人填考哲学系而外,包括我自己在内,全部填报外文系。当时我心中颇不乐,不知是生气大家与我同志趣,还是恼火自己与别人同志趣?于是,我用刀片小心谨慎地刮去了‘外’字,改写为‘中’字。后来,台大发榜,我的名字就出现在中文系的录取者部分。”就这样,这位误打误撞进入台湾大学中文系的女孩,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翻译家、作家。

那一年,林文月在台湾清华大学演讲时,有两位学生提问:“何以今日文坛上找不到几位中文系出身的人?中文系的人都在做些什么工作呢?”林文月没有想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一时愕然。回家思考再三后,她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她在文章中写道:“我想中文系的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在传递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各个角度和立场,小心翼翼地承担我们的古典文学的保护者,甚至于发扬者。”“从这个角度说来,读中文系的人实在与读其他系科的人一样正昂首阔步着。因为我们虽然钻入古籍之中,却不至于暮气沉沉,我们是一群充满自信与朝气的传统文化之传递者。我们明白自己肩负着神圣而严肃的责任,我们也有弘毅的知识勇气。”

读完这篇文章,看完这部电影,作为一个读中文系的人,我颇为感动。其实,对中文系的质疑,海峡两岸皆然。中文系只是简称,台湾叫“中国文学系”,大陆叫“中国语言文学系”。总体来说,都是学习语言文学的专业。用世俗的眼光来看,语言文学可以说没有多大用处。但从文化的眼光来看,语言文学则是至高无上的。从我40多年前的那些导师那里,我感受到语言文学的魅力,于是立志于终身做一个书生,从事文化推广工作。从这部纪录片里,我看到林文月不仅有着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功底,而且还翻译了日本经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更是具备优雅的生活情趣,写出了文人菜谱 《饮膳札记》,令人叹为观止。

此时,我想起前不久看的两部书。一部是《巨流河》,一部是《应物兄》。前者是台湾大学外国文学系教授齐邦媛写的自传,后者是描写大陆某大学中文系生活的小说。前者的自恋、傲慢、浅薄,后者的荒唐、虚假、卖弄,都令我十分难受。所以,我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教授都具有学者的风度和学识,并不是所有的文人都珍惜自己的专业和名声。读中文系的人也可以很粗俗,没文化,但这不是语言文学之过,恰恰是他们没有好好学习语言文学之故。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读中文系的人唯一可以自豪之处。

在那篇“读中文系的人”短文中,林文月说:“希腊人决不会让荷马死去,意大利人绝不会让但丁死去,英国人决不会让莎士比亚死去,德国人绝不会让哥德死去。我们中国人当然也热切希望能产生足以令后代崇敬骄傲的伟大作家;不过,我们同时也有必要让屈原、陶潜、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古代的伟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永远活在我们,以及我们子孙的心中。”

读中文系的人,是被中国语言文学浸润透了的人,是最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人,当然也是最豁达大度的人。他们是一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传统文化传递者。少了他们,这个世界实在会少很多色彩。

(0)

相关推荐

  • 开学典礼 | 张欣怡:北京大学中文系2021年开学典礼新生代表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学典礼 北京大学中文系2021年开学典礼·新生代表发言 张欣怡:吾生也有涯,而未名无垠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中国语言文学系2021级本科生张欣怡,今天能站 ...

  • 王邦维 | 北京大学与东方文学研究

    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建立的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中,就包括外语和外国文学研究.如果要进一步追溯历史,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有同治元年(1862)由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同文 ...

  • 现在还有人想读中文系吗?

    #008 郭玉洁 X 吴琦  文学始终是我们的秘密通道  "想好报什么专业了吗?" 终于结束高考的学生们,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会频繁听到这个疑问. 每年这个时候,都有不少人在社交网络 ...

  • 中文系何为?

    大学中文系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不是一个今天才有的问题.从近代引入西方大学制度开始,中文系该怎样办,如何设置科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出路怎样,都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最有名的意见,来自于闻 ...

  • 北京纪事的主页

    #我的京彩时刻# [北大中文系的110年] 今年,北大中文系建系110年.千秋一脉,四海文心,走过一百一十载的北大中文,如今正青春. 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国文门正式改称& ...

  • 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三月底和四月初的两个星期五晚上,我曾应邀到清华大学讲演两次.这是在清大理学院院长沈君山教授的构想下推出的一系列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课程的一部分.我负责讲"中国文学"部分.在每次三小时 ...

  • 很重要的 “ 古中医治病经验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7.中药讲药性,不讲成分. 8.知道病名不是目的,治好病才是目的. 9.人的身体内,也是有层层空间.怕风发烧是表证,不怕风发烧是里证,表证不能攻里. 10.所有被治好的病,都是因为病人自身的自愈力在起 ...

  • “戍戌戊戎”这四字都认识吗?很多人只会读2个,一句顺口溜记完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偏偏有些字还长得有些相似,让人傻傻分不清楚,比如刅(chuāng,古同"创")与办,冡(měng,古同"蒙")与冢,夭和天等,而"戍 ...

  • 世人都学王阳明,几人读懂守仁心

    今天,给大家讲几个有关王守仁的小故事. 很多人可能都对他很熟了,我也写过不少和他有关的励志和干货文章.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真正的"牛人". 王守仁,别号阳明,著名思想家.军事家 ...

  • 李商隐最孤独的一首诗,每一句都充满了忧愁,读来让人肝肠寸断

    李商隐一辈子只担任了小小的幕僚,始终是没有任何的作为,经常是远离故乡,去到偏远的地方工作,这也使得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以及家中的妻子,所以后期写过了很多极为伤感,也非常的孤独的作品,其实作为一位才 ...

  • 王维的这首冷门诗,很多人都没读过,却被誉为“古今第一绝唱”

    唐朝很多诗人都曾写过"边塞"题材,例如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例如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例如李贺"黑云压城城欲 ...

  • 治病常识77条(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治病常识77条(每个人都应该读一下!)

  • 红楼梦:贾探春为何自称蕉下客?这个谐音很多人都没读出来

    红楼梦里多次写到芭蕉,宝玉的怡红院里有红的海棠,绿的芭蕉,黛玉的潇湘馆有大株的梨花兼着芭蕉,与芭蕉最有关联的是探春,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道,"我最喜芭蕉,就称蕉下客罢." ...

  • 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人生十二法则》《...

    建议每个人都应该读一读<人生十二法则> <人生十二法则>读书笔记 获胜的龙虾从不低头,笔直站立昂首挺胸. 谨慎对待你的体态,别再低头徘徊.说你所想,追你所求, 这是你和他人同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