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交穴治痔2法

割治龈交穴治疗痔疮31例

痔疮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80年以来,用割治龈交穴的方法治疗31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1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为14岁者1例,22~30岁者5例,31~55岁者23例,56岁以上者2例;病程为1~4年者5例,5~10年者18例,11~20年者8例;31例中内痔4例,外痔18例,混合痔9例。本组以大便出血,痔核脱出,或红肿疼痛,肛门坠胀为主症;检查上唇系带有结节和条索改变,结节色红或色白者为割治对象。

治疗方法

均用割治龈交穴的方法。

施术部位:

在口腔前庭,上唇系带与门齿缝微上移行部(即龈交穴)处。

手术操作:

取坐位或仰卧位,助手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将上唇提起,暴露唇上系带。先局部用2%红汞消毒,再用止血钳夹住系带结节,用剪刀剪除,然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3~5分钟即可。

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均采用1次性治疗。31例中,1~3天见效者8例,4~7天见效者18例,8~10天见效者2例。取效时间最短1天,最长10天,平均为5.5天。本组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痔核明显缩小,半年内无复发者)24例;好转(症状基本消除,痔核稍有缩小,3个月内无复发者)4例;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变者)3例。总有效率为90.3%。

注意事项

1.妇女妊娠期及月经期不宜用此法;

2.忌饮酒,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术后1周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您的专属导师已上线!无论是解答困惑、疑症咨询、学习中医、领取资料,都可以添加导师微信13922304446,快来找老师聊聊吧!

附:典型病例

欧某某,男,45岁。退休工人。1986年8月5日初诊。

自述因间歇性大便出血反复发作18年余。1971年经内痔结扎术有好转,1980年再次发作,常间歇出血,疼痛,肛门不适,时有痔核脱出而不能自还,故再次来诊。肛门检查:第6点有一蚕豆大小痔核脱出,红肿,有少许血性分泌物。西医诊断为“内痔出血”。经割治龈交穴,2日

后便血停止,疼痛减轻,10日后痔核明显缩小,随访1年未复发。

体会

龈交穴是督脉、任脉相会之处,会阴又为督、任两脉相交之地。故会阴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应到唇系带上。有人研究观察唇系带诊断痔瘘,其阳性符合率较高。所以割治龈交穴可能是通过经络的传感反应而达到取效的目的。本组有效率为90.3%,可见此法治疗痔疾效果显著,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由于治疗病例有限,在此仅供同道参考。

火针点刺龈交穴治疗痔疮

作者/丁向荣 蒋又祝

方法:

患者仰卧位,取龈交穴,痔疮患者的上唇系带(龈交穴)多可见一芝麻大小的滤泡。医者左手固定翻开的上唇,常规消毒该穴位,右手持火针在酒精灯上将针尖烧至白亮,快速轻轻点刺该滤泡(滤泡不明显时点刺龈交穴),使该滤泡(龈交穴)形成焦痂,若出少许血,可常规消毒以防感染。该法隔日1次或3日1次,一般治疗3次即可。

结果:

本组36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0余年。内痔18例,外痔14例,混合痔4例。其中治愈28例占77.8%,痔核消失,带血及不适感均消失;显效8例占22.2%痔核明显缩小,带血及不适感消失或减轻。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最短1次,最长5次。

体会:

火针点刺龈交穴治疗痔疮,是根据“病在下者高取之”的取穴原则,因龈交穴属督脉,“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临床发现痔疮患者多在上唇系带或龈交穴处能找到圆形或长形的滤泡,采用火针点刺该穴位(滤泡)治疗痔疮,起到了“断其源,截其流”的作用。通过调节督脉,调整了患处的气血阴阳,改善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了治疗目的。另外,使用火针点刺时,要烧至白亮后再快速轻刺,点到为止不可过深或过浅。

第一篇摘自《湖南中医杂志》,1988年第1期;第二篇摘自《中国针灸》,2003年第10期。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

  • 看舌苔辨痔疮

    看舌苔时,将舌尖上翘,看舌下静脉,如果有很多的静脉曲张,颜色很深.很黑.曲张很厉害如蚯蚓一般,那么99%可以判断患有痔疮. 如果靠舌下系带的根部,舌尖没有,就是典型的内痔:如果根部没有静脉曲张,只是在 ...

  • 痔疮,一个指头按摩上唇系带,一次36下,...

    痔疮,一个指头按摩上唇系带,一次36下,一天2一3次.做提肛运动一次36下,一天3次.艾灸百会穴(在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半小时,一天一次.人的督脉上连龈交穴(上唇内),下连肛门附近的长强穴,下病上 ...

  • 龈交穴治痔疮【龈交穴的准确位置图】

        龈交穴属督脉,位上唇系带与牙齿移行处,是督脉的止穴,又是督脉与手阳明任脉等的交汇穴.中医有龈交穴治痔疮这种传统治法.对于早期痔疮有一定疗效.一般情况下,割完后配合使用药物治疗.宁神止痉,清热消 ...

  • 治湿九法

    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常先伤于下,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湿的本义跟水有关.<说文解字& ...

  • 治疔简便法

    用食盐研极碎,厚涂于患处,再用纸捲数捻须紧而硬蘸菜油或麻油点著火,向盐上打之.火熄点著更打,觉烫痛即止少停,再打至肿消不痒不痛为度.外敷消疔毒膏,轻者不敷亦可,此法施于轻而初起者效. 立秋后五日,取野 ...

  • 保胃气之法 治胃10法 (中气思维治法篇)

    一.保胃气之法 谈到保胃气,人们往往一下就考虑到砂.蔻.姜.术:不过湿困中阳,胃气升降受阻,用砂.蔻.姜.术助阳气以强升降之机亦不是不可.但胃阴受损者用之,则反伤胃气,因此时需助津液以保气化,所以用辛 ...

  • 老医心得:叶天士治肾十法

    中医书友会第1376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老中医俞岳真先生,于叶天士先生之理法方药,研求有年,切磋琢磨,用之临床,而沉疴立起.俞先生采集叶氏之医案,筛选整理,成为诸法,后人不明叶氏之理 ...

  • 中医外治|引火归元法

    群里每天有很多咨询,诸如:牙疼,扁桃体炎,喉咙痛,眼睛红肿,面部长痘,腮腺炎--甚至帕金森,淋巴结肿大,艾灸后口干鼻干咽干失眠--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火

  • 《伤寒论》方治心悸5法(讲座)

    作者:张 小 山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松路(514011) 关键词: 新中医990539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病症,<伤寒论>中对心悸的论述虽不多,且杂见于各篇,但其治疗方法及大部分方剂均沿用 ...

  •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

    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滨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赵秀玲 (一)芳香宣化法(上焦) 暑热之邪袭于外,湿热秽浊蕴于中. 症见:头晕身热,周身酸沉乏力,胸中气塞,脘闷咳嗽,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而滑,脉濡滑. 此湿温初 ...

  • 刘渡舟论治心脏病十法

    胸痹心痛是指由于正气亏虚.气滞.瘀血.寒凝.痰浊,心脉痹阻不畅,以膻中或左胸部憋闷疼痛病证.轻者胸部沉闷或隐痛,或膻中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绞痛,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