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回忆:难忘赶考之路

写在前面的话:3天前,惊闻杭州大学历史系77级同学滕建明突患癌症,不幸辞世。据悉,他的病症来的很突然,从发病到去世,仅有一个多月时间。今年5月,我参加了杭州大学77、78级校友发起的《120个回望》的编辑工作。滕建明同学积极响应,写来了他的回忆文章。这篇文章7月31日发表在“老杭大”微信公众号上。12月15日新书首发,滕建明已经病发住院。次日同学将书送到了病房。孰料刚过元旦,就传来噩耗。昨天,杭州大学历史系77级同学一起为他送行。今天“劳月夜聊”特意发布他写的回忆文章《难忘赶考之路》,以示怀念之情。

难忘赶考之路

滕建明

滕建明,杭州大学历史系77级。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校办副主任等职。1992年后从商,曾任江西省浙江总商会副会长,业余研究文史并有著述。逝于2018年1月2日。

我高中毕业后在淳安县郭村公社下乡插队,那地方位于新安江水库上游。从杭州武林门车站乘近7小时的长途汽车到排岭镇,住上一夜,第二天坐船在新安江水库中穿行4小时,至姜家镇码头登岸,再步行25里才能到达。1976年春节后初次进村,正值春寒料峭的时节,农民已经开始忙活着打秧板田。在房东家安顿好,第二天一早我就跟着大伙儿出工了。此后的5个月中,一路体验式地干了各种农活,随后便发生了一个小转折。

那时每年7月16日,全国都要举行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的泅渡活动。郭村是山区,没有大塘小湖,只有一条堆满鹅卵石的大溪滩。组织者选了一段相对平坦的溪段,筑一条横坝,蓄了一段大约50米长的水面,作为竞渡场所。下乡知青也组了一个代表队,举着红旗在岸边列阵。竞渡之前有隆重的宣誓仪式,公社领导出席,周边村民热烈观看。我作为知青队代表,扯着嗓子发了一通流行的豪言壮语。竞渡刚结束,房东就跟我说,公社革委会主任说了,让这个讲话的知青去当中学老师。

正式到郭村中学报到是8月下旬,也没什么培训,我就直接开课了,并在不知不觉中代了两个学期的课。1977年暑假回杭州时,恢复高考的消息已四下流传,复习迎考暗潮涌动。母亲要我和公社商量,能不能暂停代课,留在杭州复习。我在新学期开学前按期返校之后,便找校长谈了,但校长希望能克服一下,并承诺学校会大力支持我参加高考。他这一说,我就没再吭声,继续安心留在学校代课。报名参加高考后,在忙碌的教书备课之余,我就抓紧复习。每天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剩下的时间主要用来对付语文和数学。

1977年高考在冬季举行。11月中旬,公社通知说文化课初试考场设在浪川中学,考前两天集中安排在那里辅导复习,但食宿行需自行解决。浪川在30里之外,而我在那里举目无亲。正愁着呢,高中的H同学走了40里地来找我。他是我高中邻班的班长,插队在汾口区茅坪镇。H同学平时与房东相处融洽,房东在浪川中学边上的村落里找了个亲戚,专门腾出一间房子给他,他就顺便邀我做了伴。

那时几个公社都不通汽车,自行车也很罕见,我们走了半天到浪川公社。供我俩看书复习的,是当地常见的二层砖瓦房,屋内架一道窄梯,二楼搁一张老式的大床,小方桌安在窗前,光线不错。主人和蔼尽责,被褥洗得干干净净,一天三餐按时准备,我俩撂下碗筷就可直接上楼看书。房子没通电,晚上我们就在煤油灯下看书。老式的煤油灯通身油垢,火苗摇曳着拖着黑烟。一晚上下来,我们两个鼻孔里全是黑灰。

初试轻松而过。复试在茅坪镇的汾口中学,过去有40里地。组考部门同样安排了考前两天的集中辅导课,住宿则改为统一免费安排,自带铺盖。一同参加复试的同校政治课老师搞来了一辆手扶拖拉机,邀我一起乘坐。我们提着草席棉被,坐进铁皮车斗。手扶拖拉机一路突突喷烟,颠簸摇晃着把我俩送到了目的地。住的地方似乎是个工棚,用大毛竹搭建支架,上下两层;一块块竹匾横排过去,竹匾上面铺一层厚厚的新稻草,这就是我们的床。辅导课的内容早已忘了,不忘的是晚上的冷。山区夜里气温特别低,加上工棚密闭性差,室内外温度几乎一个样。草席加棉被,棉被上再加盖棉衣裤,还是不行,迷糊睡下没多久就冻醒了。那个冷真可谓透心彻骨,似乎没穿衣裤站在冰天雪地间一般。辅导连着考试一结束,冻了几个晚上的我们赶紧落荒而逃,坐上手扶拖拉机就赶路回校了。

复试上线后根据成绩再填报志愿,我选择了杭州大学历史系。我插队的郭村是两道连绵山峰围合的溪谷平地,中间有一突兀的小山包叫书院山,那里在南宋时曾是著名的瀛山书院所在地。残存的方形枯坑,就是朱熹来此讲学时所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句中的“方塘”。这实在是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地方。我选择历史系,其实不是因为“历史感”,而是由于缺乏竞争的勇气。我最想读的其实是中文系。我一直爱好文学,在郭村中学代课期间,也老是被公社抽去搞宣传:又是抄板报又是写讲稿,还去水库工地体验生活、搞诗文创作。我还参加了县里的创作培训班,学习文学创作。我写的报道曾经在县广播站播出。按此报考中文系可以说顺理成章,但我对语文成绩不是很有信心,于是想,不如去较为冷门的历史系碰碰运气。

滕建明和他的大学同学(后排站立者左三为滕建明)

时光飞逝40年。回首当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自从踏入历史系,我就再也没有过任何的后悔和遗憾!

怀揣大学入学通知书,我坚持在郭村中学上完那学期的最后一堂课,然后打包行李回杭州。离开郭村的那天,4个平时最亲密的知青一路陪伴,走了25里地,一直把我送到姜家码头。那是我最后一次在这条路上全程步行。回想1977年高考的全过程,在漫长的砂石路上赶来赶去,用初试的作文题《赶考》和复试的作文题《路》 来形容,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

(0)

相关推荐

  • 1972年的三阳中学毕业照,你有没有更早的?

    文  洪水根    照片 洪丽娟 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可以关注我们哦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三阳中学的记忆 一 这张发黄的照片保存近47年了,1972年的三阳中学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五)

    政治队长(十五) 紧接着,令我终身难忘的一幕出现在眼前!在村西头的路口上,大约有二十多名男女社员和家属涌出叶家村西村口(我们的青年点在叶家村村西外,离村西口有60多米远的路程). 这些人一直来到我们青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写给《察右中旗人的故事》创刊一周年

    本文作者:谢江 2018年8月初,一个偶然机会看到了<察右中旗人的故事>这个公众号. 内蒙古察右中旗乌兰公社东营子村是我下乡十年的地方,我在那里战天斗地,放马牧羊,教书育人,那里的每一条大 ...

  • 我的1977年高考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Gaokao Jiyi- 我的1977年高考 /刘/顺/道/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改革开放前的重大事件,是党中央和邓小平作出的重大决策.得民心,顺民意.功在当代,泽润 ...

  • 知青岁月 | 软磨硬泡 投亲靠友到沌口

    1968年上山下乡有一个颇为人性化的政策,凡不在同一所学校的兄弟姐妹可以"跨校"选择到同一个学校下乡:凡确定了恋爱关系的同学可以"跨校"到其中一方的学校下乡. ...

  • 河南新乡老照片:70年代辉县郭村、固村、楼村、北阳和占城公社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北依太行,南眺黄河,地处豫晋两省之交,东靠卫辉市,南临获嘉县,西与陵川县交界,北同林州市相接. 建国后,辉县原属平原省新乡专区,1952年平原省撤销,改属河 ...

  • 秦泰:忘不了的初中时代

    我上初中那二年 秦泰 星期天的下午,打发上中学的孙子上了公交车去学校读书,看到他坐在车上安然自得的样子,不禁使我回想起当年我上初中那二年的艰辛经历. 曾记得那是一九六零年的春天,我们公社在北边的山上的 ...

  • 梦醒骄阳天

    梦醒骄阳天 李大贵 一.招工梦 [序幕:  一辆灰黄的吉普车,疾驰在凹凸不平的土石公路上,扬起的尘土被冬夜的浓雾瞬间吞噬了. 吉普车上坐着的是湖南省维尼纶厂财务科吴科长,他是到洑水湾公社土桥大队招工, ...

  • 永生难忘 || 回家的路(第369期)

    小菲浅语: 回家的路,也许有风,有雪,有尘土飞扬,那个回家的路,也许在大山深处,通往家门的路崎岖不平:可在每个收拾好行囊,准备启程的人们心里,那条路上始终有最美的风景.因为那条路的尽头,是安放你疲惫也 ...

  • 当时间逝去,回忆往事你有什么可以珍惜!

    蓝天白云,我徜徉在大草原,似乎一切都很美好,也许会有点孤单,试想你是和爱在的人在一起嬉戏,那么时光就变的很美好,我们都没有在欣赏自己的内心,往往太在乎外界.每天想想,什么你应该去珍惜,不那么浮躁.

  • 把走过的路留给回忆,未来的路留给自己

    原创情感夜话夜谈 没有谁能一直陪伴你,这句话我们总是在长大后才渐渐明白,就像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们却还没发现,其实分别不过是人生常态,重要的是彼此相伴的过程,所以,好好珍惜那些还留在我们身边的人吧 ...

  • 【逸语道破】 学习七一讲话,再启赶考之路

    【逸语道破】 学习七一讲话,再启赶考之路

  • 这才是《十送红军》的真正原唱,百听不厌,回忆难忘的烽火岁月

    这才是《十送红军》的真正原唱,百听不厌,回忆难忘的烽火岁月

  • 那些已经逝去的回忆 来自 数码研究猿

    今天收拾床下旧书发现的几本杂志,这些杂志我记得还是我上高中时候看的,那时候大软和电脑迷还是非常好的电子数码类刊物,真是满满的回忆啊. 防沉迷文章 那时候智能手机还不多,普遍那时候家长怕的都是孩子沉迷游 ...

  • 川观评论|让理想之光照耀新的赶考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特约评论员 陈叙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既有崇高的价值追求,又有现实的目标关怀:既蕴含对个体精神品格的锤炼,又蕴含对组织纪律的自觉遵从.站在" ...

  • 逝去的母校——难忘的土牧尔台铁中

    〓 第 1452 期  〓 图文|乔建民  编辑|王成海 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或那样一些难以忘却的回忆.母校,相信会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因为,在那里留下了太多人们对美好青春的回忆. 土牧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