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苏|心理咨询道与术之十六:空无境界(中)
心理咨询 / 道与术
空无境界
有万物之始
无天地之母
第一:我们从道德经上来讲,无天地之母,有万物之始
所以它实际上是要我们从有的状态当中要回归到无的状态,它实际上是一个无边无际无有边界的一种原始的人之本性的状态,或者是天地之始的那种状态。或者可以说实际上是道之所在的那种状态。
当然了这部分如果只说“无天地之始”的这一部分,比较难理解这一部分,比如说在太上清静经他会把这一部分作一个更深的解释。它在形容一个人到达这种状态的时候的前一部分是什么?“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也许通过这一部分去感受一下可能会更能够从描述形或形象化去感受这种空无的状态或境界。
内观其心,我们内观自己的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也就是说我们会将所有的确立性的东西,慢慢就会分解成不确立的东西,无我,无心,无形,无物,从有啊,慢慢地还原到无的那种状态,从我慢慢回归到人的那种状态。
象心经上说“心无挂碍。”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是心有挂碍,有你牵挂的亲人,可以是父母,孩子,可以是妻子伴侣老公之类的,可以是朋友啊,也可以是你的车子,房子,钱,也可以是其它人或你认为重要的名利权情。
当我们把自己的每一个力比多投注到每一个事情上,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心有挂碍的,有的时候是你的面子,有的时候是你的自卑,自尊心,爱好等等,实际上无形当中我们都被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所控制,你有一辆车,那你得给车加油啊,清洗啊,换轮胎啊,被刮了要上漆啊,要装饰啊,停在外面会不会被偷啊,然后别人的车比你的好,你会觉得不舒服啊,或者是你想换车啊,诸如此类的。你一旦再有了它的话,你会发现你实际上就被你所拥有的东西所控制了。
比如说我们有了孩子之后,实际上我们就会被我们的孩子所牵绊着,比如说他饿了,我们就得给他弄吃的,冷了,要加衣服,热了要脱衣服,尿了要冲尿,拉粑了要给他拉粑,他要是被别人欺负了被人打了,你会发现你的心比他还痛,比如说他要上学,他要怎么样啊,或者他的表现不如你意你会生气发火啊,或者是他说了一件特别让你高兴的事情,你就好爱他啊,或者他做了什么事情会让你很感动啊,所以呢,你会发现实际上你会被你的孩子所牵绊着。所以很多状态之下,我们很难做到“心无挂碍”这种状态,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心无挂碍这种状态的话,他基本上很多时候已经出离尘世了。
空无境界,它并不是说要我们时时刻刻要达到心无挂碍,空无境界的状态,而是在对于咨询师来讲,他在咨询室里面需要达到心无挂碍的这种状态,在咨询特定的时空保持空无的状态,咨询状态和日常状态可以正常切换,就是说空无境界或空无状态,实际上是要咨询师在咨询的时候所保持这种状态,在咨询情况下他是空无的状态,但是他回到现实当中,他就是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并不是说我们在生活当中也要做到空无状态,当然在某些时候需要它。我们在现实中也可以时时刻刻保持一种空无状态,当然如果你想出家你想修行的话,它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想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成为一个家庭当中的一员,做好自己的本分的话,那我们会回归到自己的现实状态,所以这两种状态我们要分清楚,是咨询状态和现实状态它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它要从无变成有的状态,也就是说咨询师往往会在无和有的这两种状态之间进行转换,不是说时时刻刻保持无我的无的状态,而是说他在咨询之后他就变成了有的状态,所以这两种状态它是相辅相成并不矛盾的。
比如说心无挂碍之后,他会有“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所以才会有心无挂碍,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它实际上是原有的,他本来就有的,自性所有的,所以最后我们参悟领悟到最后,实际上我们没有得到智慧,因为那个东西它既不能叫智慧,也不能用智慧来形容,所以它说,愚痴要空,菩提也要空,所以叫无智亦无得,其实最后我们一无所得,最后回到那种空无当中去。你说它没有哪,它又什么都有,你说它有吧,它又什么都没有,所以这是一个相对比较矛盾的概念。
它还有什么可以形容,比如说金刚经里面会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注意它的顺序哈,它首先是无我相,这个就跟“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个跟“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意思是一样的。
首先无我相之后它就没有我执了,就没有我的标准了,就没有我的特点了,就没有我这个东西了。所以呢实际上这种时候,以这种状态再去看的时候,实际上就把我与他人就分,也不叫分,实际上就会看清楚他人的这种状态也是暂时的,是由很多的能量,创伤,情结,所纠葛和全在一起的一种状态,它实际上把事件还原成一种组合,聚散,分享,和合,实相的一种状态,所以他既看不到我,也看不到人,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为他不会去追求这种东西,所以我们不会因为他人的状态怎么样认为他是什么样,因为我们知道这底下都是一种因果能量的状态,当然心理学上的因果能量跟佛教的因果能量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智慧层面来讲,它应该讲的是同一回事,只是一个是带有宗教信仰的一种色彩,一个是纯理论的一个描述的色彩,这中间会有一些不一样。
我现在所说的比如说一些道教的,佛教的理论啊,并不是叫大家去信仰,而只是告诉大家有这些语言可以去形容这个东西,它并不是一个宗教信仰的一个状态,而是在于道,和最终的那个空无的状态,实际上前人有很多人用他们的语言去描述它,去感受它,把它去表达出来,所以这种状态和境界实际上我们可以从这些语言当中一点一点很细微地去了解它去感受它。“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心无挂碍。”“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无我相,我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实际上它也可以叫“无常”“无物”“无主”“无为”“无畏”。
比如说大家可以通过这种简单地来感受。比如说无常,世事无常,生命无常,因为它是一个流动不拘的状态,它是一个不确定的事状态,从无常这个里,其实我们知道,我们的问题会有三种,我们对人对一个状态有三个理解,第一个叫安其不安,第二个叫安其所安,先一个一个来吧。
01
安其不安是什么呢?
就是说我个每个人都想确定性地抓住,把握,掌握,控制住某些东西。就是说每个人刚开始的状态都是安其不安的,比如说安其不安叫什么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俩谈恋爱了,我就特别恐惧跟我谈恋爱的这个女孩子离开我,比如我就希望她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我身边,然后她只以以属于我一个人,然后我必须要控制住她,紧紧地抓住她,其实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在谈恋爱的时候我们越在乎对方,我们越通过各种方式去控制她去掌控她,实际上你会发现你会死得更快,因为没有一个人希望这样被窂窂被控制,实际上你越是想去掌控,越想去抓住,越是想确定,反而越不能确定。
但是我们总希望确定,我们就会去做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情,我们以为我们能掌控住他人,掌控住世界的发展或者事业的发展、工作的发展,最后我们发现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力比多去做了一些我们以为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或安定感的事情,事实上我们会彻底地失望,因为我们掌控不了任何的事情。(如同今年出现的新冠疫情,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甚至我们不能掌控自己的孩子,比如说安其不安,比如说我们要掌控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他读什么样的学校,考个什么样,然后他要学钢琴,他要按照我的那个,好像他要听话了懂事了,我就放心了,但是你会发现最后孩子抑郁了。越想控制他,越要他不要这样,或你必须要怎么样,可能这个孩子的挣扎,挣脱控制的力量就越强大,最后他会离你越来越远,你越想抓住他最后你发现你越抓不住他。甚至他的叛逆性他的反抗性越来越强,最后可能你想知道他所有的秘密,比如你想偷看他的日记啊,你想知道他的朋友是怎么回事啊,等等等等。最后你会发现他的日记再也不写了,他有什么朋友什么事也不跟你说了,然后你所要求的什么事,他会全部给你推翻了,甚至他做了很多让你都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安其不安,总是去做一些试图让我们安心的那些事情,但事实上这些事情会让我们很受伤,很失望的。
比如说有些人认为金钱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带来安定,所以他就使劲地去追求金钱,但是在追求的这个过程中,比如说欲达目的不择手段,我只是觉得抓住了金钱我就有安全感我就有面子或怎么样,但是孰不知,最后我们获得了这个或怎么样东西,因为有因果的,有些人会成功有些人不会成功,有些人甚至人众叛亲离了,最后你挣了钱,可能你的老婆孩子丈夫都会觉得跟你在一起没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以为抓住了钱就能够获得,但事实上这个是安其不安,会让人有很大的痛苦。
第二,慢慢的,人,他慢慢地绝望了之后,成长了之后,他就会安其所安
安其所安他往往都体会到了叫无常,或者他慢慢体会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至少体会到了这些规律。
也就是说他知道我想按自己的意愿去培养自己的孩子,不可能。也就是说我想去掌控,我的伴侣,让他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他成为我的期望的那样,你也会发现这也不可能,还是不可能。或者是说你不断地努力地去拼搏,以为能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最后你发现,你生了一场重病,或者发生了一场车祸,你体会到了原来生命更重要,健康更重要。
甚至有些人可能辛辛苦苦了一辈子,挣了好多钱,最后发现自己得了癌症。上一次看一个新闻就是邵东有一个千万富翁还是百万富翁,好像才二十几岁,在医院里查出来得了癌症,然后在那个医院里面非常的绝望,就拿着钱一把一把撒出来。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金钱啊,感情啊,权势啊,都不是固定的,有的时候可能当了很大的官,可能第二天就下台了,可能前一天还在那个台上侃侃而谈,可能下面的镣铐就在等着你。
所以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生命的无常之后,原来知道这个东西是不确定的,人生就是不确定。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可能掌控自己的生命和命运。
如果我们是在08年的汶川,可能你们想一下,汶川大地震之前,可能大家还在打麻将,可能妈妈还在说,哎呀,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怎么样,老公还在打拼怎么样,但是可能一场地震来了,什么都没有了,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当我们知道人生是无常的是不确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对他人这种的掌控感,试图把安全感建立在外物之上,比如说,名,利,权,情。比如说我们想把安全感建立在外物身上的时候,实际上你会发现,我们一直在安其不安。但是你从这个状态里面你绝望了,或者你觉悟了,你才会发现哦这不可能。
比如说你想要掌控别人的人生和命运,其实你发现我们甚至连自己的人生或命运都不能掌控。
你会发现,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在这种状态之下,人就会回到自身。他会安其所安,他会慢慢地从自己开始,从自己成长啊,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啊,他会为所当为啊,这些状态,这叫安其所安,做好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再去考虑未来,不再去焦虑,当然这有些像催眠的一种状态了,当然,这只是安其所安的一种状态,我现在只是把这种道理说出来。因为要达到安其所安的这种状态它实际上是一种蛮痛苦的一个过程。
当然有的人他经历了死亡焦虑,或直面死亡之后,他突然一下会一下子大彻大悟。这是有可能的,这个不否认,但我们很多时候是一个渐修的状态,渐修到一个顿悟之后,可能他会慢慢地就会安其所安。
他还有一种状态,叫安之若命,或者叫安之若素,用《心命歌》上面描述的叫什么,修心一听命,天地可相保啊。他有不同的那种,有的是自可保,有的是可相保。安之若命,这种状态实际上就像是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了,这个基本上可以说叫大彻大悟,他基本上知道,他这一辈子生而为人他是要做什么。基本上这种人他知道,生而为人要做什么。就是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降生在这个世界上,住高处说叫知道自己的使命,往低处说就是好好地活过这一辈子。
所以到了安之若命的时候他基本上知道天地的规律,世事运行的规律,一个人命与运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这个规律,基本上他就会进入到一种安之若命的状态。因为安其所安可能他还会有奋斗,还会有这个在里面,安之若命实际上他很顺其自然的生命的这种状态。“顺其自然等于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它不等于随波逐流,顺其自然跟随波逐流是两回事,大家听明白啊,顺其自然这个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他跟道德经上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一个意思,其实这个顺其自然哪他跟随波逐流不一样,他实际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那个自然,他的内涵不是随波逐流的意思,他实际上按照真正的规律或者天地之道在顺,或者用阴符经里面说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所谓的顺其自然是这个意思,他是了解了天地宇宙世事经历沧海桑田人事变迁,这些所有的规律了之后,他才顺的一个东西,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意思。
02
安之若命
所以呢,安之若命他实际上也是我们一个人最后到达了不惑,然后知天命之后,他会达到一种知天命的一种状态,当然这种状态实际上有的时候也会进入到潜龙勿用的状态,他事实上也会进入到空无境界,这种空无境界就会比我们现在所表达的咨询师的空无境界是一个更高的空无境界,就是说往往如果我们人回归到安之若命的这种境界状态的话,那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面,他也进入到了和光同尘的这种境界,也就是说他把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无众生相,心无挂碍这些状态,真正地回归到生命和生活当中了。
这个可能会对大家的要求会比较高。这个一般要通过几十年的修炼才能达成的了。但是咨询当中的那个状态,空无境界,他是一种暂时性的状态,不是一种一致性的状态,当然如果我们能把它变成一种现实当中一致性的状态会非常好,但是这个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状态。如果能在咨询里面达到一种空无境界,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不简单,很不容易的。
我们描述了一下空无境界的状态是怎么回事,那我们再来讲一讲空无境界在咨询当中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延伸
作者介绍:阿苏,红尘俗世一庸人,一枚普通的心理咨询师,以心理咨询为终生事业,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行走了20年时光。
2015年度壹心理最佳专栏作者,北京晚报"心理行者"专栏作家。
北京凤凰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2007-2011年),长沙阿苏心理工作室创始人(2011-至今),在东西方智慧中默默求索,体悟心理咨询之道,融合心理咨询之术,将心理学的感悟活成自己的人生。
如须预约咨询,敬请阅读 阿苏|心理咨询:陪伴你阅读你自己
阿苏个人微信:asu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