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大伯家传文天祥书法,专家鉴定后:捐了吧!
一位自称是文天祥后代的农民,手持先祖画像和书法登上鉴宝节目,寻求现场专家的鉴定。经鉴定:画像是清代人所画,而书法则是文天祥的真迹。由于文天祥书法较为罕见,而且文化与历史价值极高,专家建议将其捐给博物馆,对此大伯表示拒绝。
“鉴宝”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名词。几个貌似很有文化的人往那里一坐,外加主持人:“有请下一位持宝人上场。”便是对它的全部解释。
不管宝贝是家传的还是买来的,又或是从其他途径得来的,只要持宝人上台,则很长一段时间的面目表情都不受自己控制,因为悲喜是由专家口中的“真迹”和“伪作”决定的。
前不久,央视一档鉴宝节目中,来了一位这样的农民大伯,他穿着朴素,脸上一直挂着微笑,那笑容就像是看到自己家粮食丰收时的场景一样,十分的朴实憨厚,另外,手里还拿着两件书画作品。
主持人:“您拿的是谁的大作?”这位大伯十分幽默地说:“你猜。”
“你都没打开,我怎么猜?”“哈哈,是我家祖传的文天祥的作品。”
“您和文天祥有什么关系?”“我是文天祥的第35代后裔。”
而当主持人问到大伯贵姓时,大伯的回答让现场观众以及专家大笑起来——“我姓文啊!”
文大伯这次带来的两件作品,一件是文天祥的画像,一件是落款为文天祥的书法。主持人:“是真是假,请您走向专家席。”于是,文大伯踉踉跄跄走到了专家面前,同时又小心翼翼地将作品放在了专家面前的桌子上。
“我们先来看这件文天祥的画像”,专家说,“落款王补,这个人是晚清的一位探花,依年款来看,乃民国初年所画——真迹。至于这件落款为文天祥的书法,我们要仔细分析。”
“文天祥传世的书法作品极少,目前故宫只有一件”,专家接着又说,“从墨色、纸张以及字体来看,再综合年款所对应的当时文天祥的岁数和官职,的确是文天祥写的,是他二十一岁时写给上司的一份报告——真迹无疑。”
专家的话音刚落,现场的观众便为之沸腾起来,毕竟是民族英雄留下的书法墨迹,同时除故宫里那件外,这是仅存的唯一一件。然而,文大伯对此并没有表现得喜出望外,似乎早就知道是真迹似的,依旧保持着上场时的那份笑容。
既然已确定是真迹,接下来所有人关心的就是它的经济价值,于是主持人问专家,“这件作品大概的价格是什么样?”
“没法估价,太珍贵了,建议持宝人将其捐给博物馆,一来可以得到妥善保存,二来可以让它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专家说。
面对这样的建议,文大伯摇着头说:“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我自己留着比较合适,毕竟是我文家的东西,以后世世代代传下去,也算对得起祖宗。”
随后,文大伯拿着他自己的宝贝离开了这档鉴宝节目。
鉴定为真迹是可喜的,不过,专家建议将其捐给博物馆则让人无法理解。记得之前笔者写过一件类似的事,一位光头大哥花了100万,而且是几经周折才买到的一件明代书法,之后到鉴宝节目鉴定,专家也是让他无偿捐献给博物馆,结果和文大伯一样,都是拒绝的。
专家为何会频频发出这样的建议?从文物本身来说,它的文化价值高,只有送到博物馆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从文物保护来说,个人保护能力有限,不像博物馆里那么专业。
如果按照这两个说法说的这样,博物馆何不花钱买回去呢?一来可以将文物收到博物馆永久保存,二来可以让持宝人获得应有的收入,合情合理的等价交换,岂不皆大欢喜?
至于专家的建议,一味抬高持宝人“你要深明大义,格局要高,捐了吧”,无非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博物馆没有钱或不愿出钱,二是认为该文物没什么价值。
没有钱没人相信,没有价值就不会让捐,因而不花钱便能得到文物是唯一的答案。可是,也应该站在持宝人的角度考虑一下,祖宗好不容易留下的一件宝贝,等价交换可以让自己翻身,捐了则换来一面旗子,孰轻孰重不用多说。
非著名哲人二小先生:对于人而言,第一是生存,第二是温饱,第三才是格局。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至今也没见过有人去和乞丐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