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鸿雁长飞光不度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居然说“人大食堂是高校食堂中的米其林餐厅...”哎呀,这可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现实版呀

想当初,人大、中央财经、北邮、铁研的这些学生都是来我们交大蹭食堂的。而当时的交大食堂,那才真是我们周围高校片区中的美食聚集地。

唯一的缺陷就是跟随者学校的半军事化管理,开饭的点卡得很死,午餐和晚餐的供餐时间每次只有一小时,早早的就得去排长队,半个小时后基本上就什么都没有了

那时候食堂也不像现在提供餐盘,都得用自己的饭盒。所以基本上如果上午是四节课的,我们就带着饭盒穿梭于上午的几个教室,以便在下课的第一时间派一个人飞速跑去食堂排队~

虽然那时候的饭菜不像现在的食堂给起这么高大上的名字,也可以说压根就没名字,随便看着叫

但对于穷学生来说,真的算得上是人间美味~而且我们学校食堂的大师傅特别有创意,常常把一些正常情况下不会放在一起的菜搭配在一起~
再说说食堂的小哥哥。那时候没有“网红”这个词,但是我们每个宿舍都有自己粉的打饭小哥哥,哈。比如,我记得一份米饭是六毛钱(量和现在快餐店2元一份的差不多),基本上男生就是一份半或者两份,女生就半份,我们宿舍的就更厉害了,我们粉的那个小哥哥超级照顾我们,四分之一份比别人半份都多

~多了这点米饭,就像沾了很大的光似的,每天打饭就多了很多乐趣。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安全感不是爱,而是偏爱,我们宿舍在食堂就超有安全感,哈哈~

这如今食堂里颠倒的光景是不是也算世事无常当浮一大白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