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自杀,前路辉煌末路凄凉,仅留下10字遗言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不知不觉,

东京奥运会马上就要开幕了,

所有国人的目光,

都将聚集在我国奥运选手身上,

为他们加油、喝彩,

然而,参加奥运会几十年,

却很少有人记得,

曾为中国,

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的他。

年仅20岁他惊艳世界,

人生无限辉煌,却又末路凄凉,

他的生命,

终究在年仅31岁那年,

惨烈地终结......

他,就是容国团。

1937年8月10日,

他出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

生逢战乱家境贫寒,

一家人只能居住在山间木板房。

他的父亲,

一心盼望中华民族能团结强大,

早日结束这颠沛不安的日子,

因此给儿子取名为:容国团。

而因为太穷了,

容国团13岁那年不得不辍学,

随父母打渔为生,

大风大浪的艰苦,

没有击败他对生活的热爱,

苦难的日子,

也没能扼杀他“球王”的天赋。

空闲的时候,

跟着作为乒乓球运动员的舅舅,

容国团常去工联会康乐馆打乒乓球。

打渔的日子虽让他感到精疲力尽,

可每当握起球拍,

他的心里就忘记了一切,

只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着,

那是梦想的滚烫力量。

热爱,是奇迹的开始,

勤学苦练下,

他的球技日益炉火纯青,

甚至还创造了独门绝技:

直拍四门法。

他打起球来又快又狠,

1957年全港乒乓球锦标赛,

一个大冷门炸了体坛:

年仅20岁的容国团,

一举夺得男子团体和单打、

双打3项冠军,

并且,

在和日本世界冠军狄村的对战中,

赢得胜利!

顿时,容国团名声大噪,

几乎无敌手的他,

被人们称为“球王”。

这位年轻的新星,

在宣誓大会上这样讲:

“我要在三年内,

为中国取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男子单打冠军。”

可这样的目标,

却让港英当局十分不满意,

你容国团是英国治下的香港人,

怎么你的心是要飞到大陆吗?

后来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

香港乒乓球工会,

故意写错了他的名字,

让他失去了比赛资格。

难道就此折翼?

容国团断然不会屈从。

他无数次问自己,

你该为谁打球?

最终,他做了一个决定:

离开香港北上大陆,

进入国家队,去拿下世界冠军!

但要知道,

在当时闭塞、落后的环境下,

获得一个世界冠军,

对中国人来讲,

是无法想象的一件事。

而容国团决意,

要为中国体坛蹚出一条路来。

1957年11月,

容国团来到了广东,

投入祖国的怀抱。

他在日记里写道:

“这是我走向新生活的第一天,

当我踏入广州体育学院所在地时,

早已相识的乒乓球运动员,

纷纷向我握手问好,

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时候我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很久以前,

我就想成为他们当中的一个,

现在终于如愿以偿。”

而从回到祖国第一天起,

他就受到前所未有的特殊关照。

工资是运动员里最高的,

最好的教练陪他打球,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训练,

容国团的球技,

成为队伍里最厉害的,

抽、杀、削、吊、拉、

搓、推、挡样样精通,

被誉为“八臂哪吒”。

中国乒乓球队快狠准的模式,

就是由他而始。

1959年,

中国参加第二十五届世乒赛,

刚开始压力就扑面而来。

面对实力强劲的国外选手,

八进四比赛中,

我国乒乓男团队员纷纷落马,

最后只有容国团,

成为男单“硕果仅存的一颗”,

并艰难挺进了决赛。

决赛开始后,

众人纷纷为容国团捏一把汗,

因为他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

西多经验丰富实力不容置疑,

可是此时此刻,

全中国人都在注视着容国团,

因为中国人,

从来没有离世界冠军这样近过!

一步之遥啊,

22岁的容国团捏紧了拳头,

他喊出了那句,

日后在体坛流传几十年的名言:

“人生能有几回搏,

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这场决战,注定要被写进历史,

容国团的名字,

注定要成为辉煌的象征!

因为,

他以3:1的绝对优势打败西多,

为中国体育界,

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

中国人的名字,

第一次被刻在了圣·勃莱德杯上。

一个人,创造一个世界,

从此,乒乓球被奉为“国球”。

回国后,

他受到“民族英雄”般的礼遇,

万人空巷迎他归来,

受到领导人的多次接见,

周恩来总理,

甚至将容国团夺冠和十年国庆,

并列为1959年两件大喜事。

他更成为了全民偶像,

各种问候信像雪花一样飞来,

走到大街上,

经常被人要签名,或者请他讲话。

而这时的他根本想不到,

现在被捧得有多高,

他的未来,就摔得有多惨......

1961年,

第二十六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

容国团走上体育巅峰:

为中国第一次获得了,

世界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而他的成就,

绝不仅仅局限于自己个人。

载誉而归的他,在退役后,

1964年受命于“危难之际”:

中国乒乓女队连败于日本,

士气低落,容国团力挽狂澜,

担任女队教练。

为了打好翻身仗,

他放弃了休假,废寝忘食,

终于带出了一支,

英姿飒爽无往不利的女队。

第二年4月,

南斯拉夫举办的第28届世兵赛,

容国团“挂帅”,所向披靡:

他率领的中国女队,

获得女子团体、女子双打,

和混合双打三个冠军大满贯,

从此震动世界乒坛。

一个人,创造一段神话:

从此形成了,

只要有中国女乒乓球运动员出场,

就一定能拿冠军的局面。

而在不断摘得世界冠军的路上,

在不断有鲜花掌声的路上,

容国团时刻保持清醒,

他视集体荣誉胜过个人千万倍,

提醒队友们千万不要得意忘形:

“胜利,

只能成为我们连续攀登的阶梯,

绝不能成为往后退的滑梯。”

他不只是一个运动员,

更是一个思想者。

尽管他很早就辍学,

但在繁忙的训练之余,

坚持一直看书学习。

他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十分丰富,

知识面之宽广常令人吃惊。

有一次出国访问,

他同一个意大利人,

讲起意大利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

他侃侃而谈,

让意大利人很是震撼:

“你比我这个意大利人,

更了解加里波第。”

一路辉煌造就传奇,

他本该在无限荣光中,

塑造更多的璀璨故事,

奈何是宿命是劫难,

终究逃不过凄凉......

1966年,

风波波及体育系统,

曾被众星捧月的容国团,

被人狠狠摔进泥淖里。

是非错位,黑白颠倒,

他对乒乓球的执着,

竟成了最后没落的开端。

看着昔日的众多队友,

被无情推上批斗大会,

他的心在颤抖,他不忍看到,

曾为国家带来荣誉的队友们,

遭受这非人待遇,

他的内心充满了煎熬与折磨。

然而很快,便轮到了他,

一次次的批评大会,

一次次的检讨自己,

他扪心自问哪里做错了?

他写信呼吁要继续参加世界比赛,

他满怀信心地期盼着.......

可等来的,

却是一场更大的风暴。

他直接被禁止参加比赛,

要求每天都写检讨,

被拷问为何从香港来到大陆,

是不是做了间谍......

可怜他一片热血衷肠,

竟成了他的罪证......

一次次折磨让他苦不堪言,

面容憔悴,

还哪有当年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不少人劝他,

只要你主动告发身边的人,

便能免于处罚,

可他咬紧了牙关,

宁死都没有告密、

没有揭发任何人。

他日复一日的煎熬着,

直到不堪重负之际,

他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苟且。

1968年6月20日,

容国团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家,

默默转身,

来到了训练局后面的龙潭湖畔......

第二天,

人们发现了吊在树上的熟悉的身影,

走近一看,

竟是一代世界冠军容国团!

他才年仅31岁,

离获得世界冠军只有短短九年!

从他的口袋里,

人们找到了一张纸条,

上面是他最后的遗言,

只有十个字:

我爱荣誉胜过我的生命。

字迹稍有些模糊、颤抖,

想必他写的时候,

一定是绝望的吧,

一定是眼里流着泪,心里淌着血

......

英雄一去,繁华已了,

空余半世纪叹息。

一代球王,寂寂无人处,

清冷月光下悄然陨落,

这是中国乒坛史上最大的悲剧。

曾经,

乒乓外交推动大国外交,

一颗小小的乒乓球,

让中国在那个特殊的时代,

发出了红色民族的最强音,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

身为乒乓巨星的容国团,

功不可没。

好在,

英雄的功绩不会被真的永远埋没。

十年后,

容国团恢复名誉;

近半个世纪后,

他被评为中国最美奋斗者。

后人没忘,

是容国团,将拼搏的血液,

注入进每一代乒乓运动员的身体,

代代传承自强不息;

是容国团,

种下了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基因,

换来今天中国乒乓的雄霸世界;

更是容国团,

作为中国乒乓球坛的开路人,

创造了无数奇迹,

这样的体育精神,

造就了中华体育健儿的冠军之路,

长盛不衰!

英雄的肉体会灭,

精神却能永存。

没有容国团,

也许就没有今天的中国乒乓团体,

他的名字已是一道中华魂,

深深刻进乒乓史册。

当我们一次次,

听到乒乓球场馆内响起国歌时,

请不要忘记多年前,

年轻的他第一次为中国夺冠,

那热泪盈眶的瞬间......

2021年,容国团离去53周年,

全体中国人,

勿忘体坛英雄!

致敬!缅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