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钱穆接受的父教

知晓神童的利弊

著名国学家、历史学家钱穆,幼时即非常聪颖,在常人眼中可称得上神童。他7 岁入私塾。8 岁时,老师每日教他认20个生字,他很容易就记住了。老师马上将原来的每日20 个生字改为30个生字,他也能轻松地记住。老师又将生字增多到每日40 字、50字,一直增到七八十字,他都能轻松地记住。不仅如此,在老师还没有开讲《四书五经》的时候,他已经能够背诵《大学章句序》了。

钱穆少时,不仅记忆力超群,而且能触类旁通。一天傍晚,钱穆的父亲钱承沛来到私塾,见儿子正在诵读《孟子》,便指着里面的一个“没”字,问:“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钱穆回答:“如人落水,没头颠倒。”钱承沛又问:“你怎么知道这个'没’字是落水的意思呢?”钱穆回答:“因为'没’字的字旁有三点水,我就这么猜测。” 钱承沛很高兴,摸着儿子的头对老师说:“此儿或前生曾读书来。”老师点头称是。

小钱穆还很有表达天赋。有一天,只有八九岁的钱穆去某处找父亲,屋里有许多人,其中一人忽然对钱穆说:“听说你能背诵《三国演义》,是真的吗?”钱穆点点头。另外一人便说:“现在能试一试吗?”旁边一人也很感兴趣,要钱穆背诸葛亮舌战群儒。当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钱穆身上时,只见他气定神闲,略一思考,便绘声绘色地背了出来,而且还带着表演。就像说书先生一样,小钱穆背诵诸葛亮的时候,站在一处舌战众儒;背诵张昭等人的时候,又转身站在另一处,情态各异,可谓声情并茂,精彩绝伦。众人纷纷叫好,而钱承沛一句话不说,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第二天,众人再次邀钱穆前去表演。钱承沛也不阻拦,与儿子一起前往。路途中有一桥。钱承沛突然指着桥,对儿子说:“你认识'桥’字吗?”钱穆马上回答:“认识。”钱承沛又问:“'桥’字的偏旁是什么?”钱穆说:“木字旁。”钱承沛紧接着问:“用'马字旁’换'木字旁’,你知道是什么字吗?”这怎么能考得住钱穆呢?只见他随口而出:“当然是骄字。”然后他便想着是否可以换其它的偏旁。不料钱承沛转了话题,问:“'骄’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钱穆点头:“知道。”这时,钱承沛停下脚步,挽住钱穆的胳膊,意味深长地说:“你昨天晚上的情形,有没有这个'骄’字?”钱穆听到此言,如闻震雷,低下头默然不语。钱承沛知道儿子明白这个道理了,也就不再多说。只是和儿子一起,默默地走到与众人约定的地方,观察儿子的举动。果然,如钱承沛所料,当众人再次邀钱穆背诵《三国演义》时,钱穆一反常态,扭捏不安。众人见此情景,也不强迫。此后,再没有人邀请钱穆去炫耀了。后来,钱穆终成学界宗师,举世闻名,可是他永远记着父亲的这次教导。

古往今来,家长们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还有很多人,最是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是神童。其实,神童才是最应该担忧的!没有好的引导,神童往往习惯于炫耀,便容易肤浅,以为世上一切都容易,最终反而一事无成。这已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了的。幸而,钱承沛非常知晓其中利害,善于引导儿子。

钱穆手迹

更重要的是传承精神财富

其实,钱承沛幼年也有神童之称,十六岁便在县试中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只是由于身体孱弱,后来再参加乡试时,总是病倒场内,无法继续考取功名。科举考试的试题多以孔子、孟子的某句话作为标题,让考生加以阐述发挥。例如有次考试,题目“齐人将筑薛”便出自《孟子》。《孟子》的原文是:“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滕文公问孟子:“齐国人将在靠近滕国的薛地建造城墙,我很是担忧害怕。该怎么办呢?”钱承沛自然理解这几个字的出处和含义,也明白世人最重视文句中的“甚恐”、“如之何则可”。但他偏偏将题目中的“将”字拈出,以《公羊传》文体边阐述边议论,使全文既有深意又有新意,可谓上乘之作。完成这一考题后,钱承沛便因身体原因提前离开考场,所以又没有考中,可是,他的这篇文章却被传播开来,广为传诵。远近学子向他求学。钱承沛因此设馆授课,当了一段时间的先生。

神童向来会受到很多的称赞乃至推崇,但人生的滋味最终还是要自己品尝。钱承沛虽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但幼时家中便已贫困,无书房,只能在家族所盖素书堂后进西边三间无人居住的破房中发奋苦学,寒暑不辍。夏夜多蚊虫,小承沛将双脚置于两酒瓮中,苦读如故,是勤学苦读之士。可是,即便如此,钱承沛未能考取功名,其英年早逝也与家境不佳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能够切身地理解“神童”并不能与“成功”划等号,但又能切实地体会到“诗书”能在一个人最艰难的时候给予这个人以内在的力量的支撑,从而使其生命无论贫富皆能充实自得。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在对儿子的教育中,也最重视诗书的传承。

钱承沛去世时给儿女留下了自己亲笔所写的自己创作的两册诗赋。这两册诗赋被钱穆视为至宝,非常喜欢,少年时便常常诵读,熟烂于胸。直到老年,钱穆仍记得其中的《春山如笑赋》和《岳武穆班师赋》。

《春山如笑赋》中的景色描写,无形中形成了对钱穆的美育教育。他长大后喜欢朗诵魏晋以下及于清人的小品骈文,又喜爱自然山水,均受此影响。《岳武穆班师赋》书写岳飞事迹,则成为钱穆的“修身教材”。岳飞以忠义著称,是南宋抗金的民族英雄,但最后却被冤死,以致于“十年之功废于一旦”。钱承沛所写的《岳武穆班师赋》,全篇分为八节,每节末一句,均巧妙地以“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这八个字来押韵。既在字里行间歌颂岳飞的忠义精神,又将岳飞的悲剧巧妙地藏于其中,全文一气呵成,慷慨悲歌,朗朗上口,以致于对钱穆产生深远的影响,乃至于晚年回顾一生时讲述:“余自幼即知民族观念,又特重忠义,盖渊源于此。至其押韵之巧,出神入化。余此后爱读宋人四六,每尚忆及先父此文。”

钱承沛尤其注重将自己父亲钱鞠如的精神遗产传承给儿子。钱穆一家代代相传的,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诗书。钱穆祖父钱鞠如,也是体弱多病,但有坚韧不拔之志。他用上等白宣纸手抄《五经》,首尾正楷,一笔不苟,墨色浓淡,前后如一。由于患上了眼病,越往后就越感到困难,用毛笔书写时间一长,便有眼泪滴下。但是,钱鞠如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将《五经》全部抄完后方撒手人寰。钱鞠如在人世虽然只有37年,但他手抄的《五经》为子孙留下一份独特而珍贵的精神财富。先是钱承沛常常翻阅,等儿子们稍稍懂事,便让儿子们翻阅,让他们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告诉他们这是祖父亲手所写,让他们珍惜。钱穆本人并没有见过祖父,但通过父亲以及祖父手抄《五经》,间接地秉承了祖父的遗训。而且,每当钱穆读祖父的手抄《五经》时,总会到纸上泪痕,于是也会很自然地想到祖父勤书不辍的情形,无形中受到很多的激励。

钱鞠如还留下一本用五色笔圈点的大字木刻本《史记》,每页书中,天边地角、字里行间,均附有他的亲笔批注。批注或博采众长,采纳不同版本的精华;或写上自己的心得,不拘一格,长人智慧。钱穆后来成为历史学家,这本书对他有很好的启蒙作用。正如他在《八十忆双亲》中所说:“余自知读书,即爱《史记》,皆由是书启之。”

祖父、父亲所传下的诗书,都为钱穆播下了读书的种子,使他深受教益。由此我就想到当下,每一个人都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财富,这是人之常情。但多少人想过,应该为后代留下自己亲笔所写所抄的诗书?

温和的、启发式的教导

钱承沛更以自身的为人处世教导着儿子。无法继续考取功名后,钱承沛回到家乡——江苏无锡啸傲泾七房桥。七房桥的由来与钱穆的十八世祖有关。其十八世祖富甲一方,在啸傲泾为七个儿子分建七宅,于是当地便有七房桥之名。此后,为了让家族后代互帮互助、长远发展,七房桥钱家还办了三所义庄,其中以怀海义庄最先最大,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家族中的弱势人员。这当然是祖先的苦心所在,也是非常好的举措。只是时间一长,七房桥钱氏家族出现了贫富不均,义庄财产基本上由富三房轮管,其它四房不能过问,尤其是孤儿寡妇得不到照顾,违背了祖先的遗愿。钱承沛见此情形,决意重新发挥“怀海义庄”救灾恤贫的作用。经过许多努力,包括两次诉讼,钱承沛最终在县官的支持下,以“礼”和“义”与富三房达成新的约定,使义庄重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钱承沛因此受到举族乃至四围乡民的尊重和爱戴,凡有事,均找他取决。由于他处处为大家着想,没有一点私情,排难解纷时秉正仗义且很有办法,所以不到30岁时,就成为大家的主心骨,“不啻为族长,又兼为乡绅”。钱承沛为人处世之风,深深地影响着钱穆,并深以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自豪,所以对父亲的教导总是能够很好地接受。

钱承沛对钱穆的教导总是温和的、启发式的。即便钱穆有过失,他也总希望儿子能够自己悔悟。

有一天傍晚,钱穆的一位堂兄邀钱穆到他家住。钱穆当时年龄尚小,跟母亲说这件事时,母亲以为他是戏言,没有理会。吃晚饭时,家里人不见钱穆,于是想他是不是真的跟堂兄走了,很着急。为此,钱承沛叫了一人,拿着夜灯,走远路去找钱穆。回来的路上,钱承沛并没有一句话教训儿子,路过镇上一家汤团铺时,还让儿子吃了汤团。回到家中,钱穆的母亲、姐姐、兄长都没有睡觉,开着灯等他们。母亲、姐姐对钱穆说:“我们都担心,你反而吃得一碗汤圆。”晚年钱穆回忆此事时,称:“先父母对子女,从无疾言厉色。子女偶有过失,转益温婉,冀自悔悟”。

又是一个夜晚,钱承沛在教导钱穆兄长时说:“读书时应当知道言外意。书中写一字,或许有三字未写。写一句,或许有三句未写。遇到这种有隐讳的地方,一定要运用自己聪明才智,懂得作者的真实意思。这样的读书,才是真读书。”钱穆当时已躺在床上,听到此言,高兴得睡不着觉。

由于钱穆既聪明又上进,钱承沛对他的课程似乎比较放任,管得不多。但在与客人的一次闲谈中,钱穆于隔壁听到父亲谈及自己,才知道,父亲对自己所有的文章皆了如指掌。

钱承沛喜欢与钱穆聊天,于日常琐碎闲谈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钱穆。钱承沛每晚披灯夜读的情景,也无形中成为钱穆效仿的对象。

钱承沛去世时,钱穆只有12岁。说也怪,钱承沛仿佛完全知道自己何时将西去。去世前的前一天夜班,他突然告诉家人:“我明日午前当行,今当有所嘱咐。”然后便向钱穆的母亲、钱穆的兄长、钱穆、钱穆的两位族叔以及其它亲戚逐一嘱咐。到了黎明时分,钱承沛又说:“镇上人系念我病者甚众,我可待晨十时始行,犹及与彼辈道别。当告就近一家,他家必相率而至。”果然,钱承沛即将病逝的消息一传出,镇上之人纷纷而至,有绅士,有家仆,有店佣,还有很多并不相识的人。钱承沛高枕而坐,见到来人时,均拱手说三字:“来生见。”等时间到了上午十点,钱承沛又说三字:“余行矣。”然后便瞑目而逝,终年41岁。由于其功德圆满,去世后,“门外送来香花纸轿,堆积如山。正焚化间,后至者多咨嗟悲徊不忍去”。这些事,都被钱穆记在《八十忆双亲》一书中。

钱穆一辈子都记得,父亲临终前把自己叫到身边,只嘱咐一句话:“汝当好好读书。”

钱承沛去世后,钱穆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几个孩子长大,竭尽全力遵守先夫遗志,“为钱氏家族保留几颗读书种子”。闲话家常时,钱穆的母亲也总是向钱穆讲述其父亲的言行,以此将“钱氏教导”传承下去。

晚年钱穆

(0)

相关推荐

  • 活了95岁的钱穆:20岁开始打坐,61岁再度娶妻,长寿秘诀是什么?

    人皆有旦夕祸福,故而寿命一直被认为是命中注定之事,无法更改.倘若有人早夭,旁人多会惋惜哀悼,安于天命. 其实在生命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即便不能做到完全控制寿命,但防止因疾病.大灾而遇 ...

  • 钱穆先生“改字”过新年

    恭賀新禧 释文:事在人为,境由心造 夏历新年,新亚学院的教授带领学生给新亚书院的创办人钱穆先生拜年.有教授提议:"钱先生,新年到了,请您写些鼓励的话给大家,算是新年礼物吧?"大家拍 ...

  • 钱家轶事-教子

    @@@@@@@@ 傅道彬:一副清凉散:读<谕儿锺书札两通> 2016-09-10 00:10 30年代初,正是二十几岁的钱锺书先生天才挥发崭露头角的时候,外间时有议论锺书先生的文章学问均在 ...

  • “超低音之父”教你玩转低音炮

    作为主动式低音炮的发明者,Ken Kreisel盛名举世无双.专利的Push-Pull推挽技术,让KK的低音炮拥有自然的下潜,同时速度快如闪电.堆叠设计极大地增强了低音使用的灵活性. "超低 ...

  • 方裕炯: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诗教

    在广阔天地 接受贫下中农诗教 文/方裕炯 4月1日愚人节源于西方,是非官方认可的民间节日.这天,人们约定俗成,乐意放松心情,善意开玩笑捉弄他人.52年前的这天,我对"愚人节"一无所 ...

  • 钱穆先生: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余告诸生,出口为言,下笔为文.作文只如说话,口中如何说,笔下即如何写,即为作文.只就口中所欲说者如实写出,遇不识字,可随时发问.一日,下午第一课,命诸生作文.出题为<今天的午饭>.诸生缴卷 ...

  • 中华10大父教:父爱如山,父德如海

    闲云谷 峰下闲云云上松,珍兰奇蕙伴节丛:不忍移爱进瓦罐,卷书抱坛迁谷中. 99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父爱如山,父爱不可缺少,也不容易被替代. 父爱充裕的孩子,男孩的性格踏实稳定,女孩的性格热情开朗. ...

  • 接送可以缺席,父教不能缺位

    罗义安 近日,湖北一小学校长建议中小学校设置"爸爸接送日",以激起家庭教育的"父能量".对于这一建议,网友没有一边倒地支持.有人认为,建议不切实际,人为制造麻烦 ...

  • 特殊的父教成就了梁漱溟!

    梁漱溟,1893 年生于北京,1988 年逝世于北京.18年毕业于顺天中学堂,此后再未上学,然而他在24岁时就成为北京大学的讲师,并且一步步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社会实践家之一,直到现在,他的言 ...

  • 中等生期末通知书评语你性格活泼开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

    中等生期末通知书评语 33.你性格活泼开朗,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平时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有益的文娱活动.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提高,看到课堂上,你那专注的 ...

  • 68.9%人认为父教缺失孩子难培养勇敢坚定品质

    68.9%人认为父教缺失孩子难培养勇敢坚定品质 按照哈佛大学的研究,人生下来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亲密性,母亲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一个是独立性,这方面父亲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两个发展方向对孩子的健康 ...

  • 亲子节目热反衬父教缺位 怎样才算是个好爸爸

    <爸爸去哪儿>云南拍摄地.新闻回顾随着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收视率和人气的攀升,央视<宝宝来啦>.陕西卫视<好爸爸坏爸爸>.青海卫视<老爸老妈看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