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期的几点浅见 #投资与周期# @雪球达人秀 @今日话题 至今我仍旧记得,翻开投资家格雷厄姆的传...
至今我仍旧记得,翻开投资家格雷厄姆的传世投资巨著:第六版的《证券分析》,引入眼帘的是一句诗:
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
如今倍受青睐者,未来却可能日渐衰败。
寥寥数语,其实已经道破了投资界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股市之中,跌久必涨,涨久必跌,牛市之后,就是熊市,熊市之后,牛市一定会到来。
这就是周期的力量,我相信那些入市还未满一个牛熊周期的投资者们,对于这股力量有多么强大,还一无所知。
我个人认为,如果想要不亲身经过一个牛熊周期,就能够快速的了解周期在股市中的运作,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阅读关于华尔街金融的历史。
因为相对于已经运作百年以上的美国股市来说,中国股市还显的太过年轻,虽然周期已经体现出力量,但是稍显稚嫩,无法与美国股市比拟。
关于美国金融历史这方面,首推一本书,就是《伟大的博弈》。
看完这本书,了解到美国股市从成立至今,经历过的数个牛熊周期的转换,在震荡中上行,自然能对周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回顾一下我自己曾经写过的一些文章,其实经常不自觉涉及到了周期的概念,比如在2018年年底,我写过名为《现在就是股市的低估阶段,错过了后悔十年》,就提到德国股神科斯托拉尼提出的“科斯托拉尼的鸡蛋”,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周期的模型。
关于周期,我个人也有一些自己的体会,结合投身股市至今,所见证过的跌宕起伏,粗浅的谈一谈对周期的认识。
1认识周期
其实不单股市,万物皆有周期,比如国家经济周期,市场的牛熊周期,行业的盛衰周期,个股的涨跌周期。
我觉得作为投资者来说,研究国家的经济周期太过宏观,研究个股的涨跌周期又太过短视,最有用的始终还是对牛熊周期的认识。
其实每一个牛市的肇始,都是从“这次不一样”的言论盛行,拉开帷幕的。
专家们会列举种种的数据以及言论来证明,这一次的牛市,跟以前的牛市不一样,绝对不存在崩盘的可能。
但事实上,这次也没什么不一样,牛市泡沫太大,就必然会崩盘,从来就没有只升不跌的股市。
牛市与熊市的转换,就像是四季中的春天与冬天,冬去春来,春去冬返,总是常态。
不过,我的经验也告诉我,虽然牛熊周期的转换周期的结果,并没有不一样,但是在过程之中,却有着些微的不同,如果有人按照上一轮的牛熊周期,来进行下一轮周期的投资决策,很有可能就会碰钉子,聪明反被聪明误。
比如说在二零一四年到二零一五年,那一轮轰轰烈烈的杠杆牛市中,有一些老股民,就根据2008年的历史数据,来推测15年这一轮牛市的走势。
他们指出,在2008年,金融,保险等权重股,在最后才开始上涨,表演大象起舞,启动牛市最后的狂欢。
因此在2015年就有人指出,金融股保险股还没有上涨,还在合理的估值,牛市还没有到最后的阶段,并且自作聪明的抢先布局金融股,保险股,企图喝到最后一口汤。
结果,就是股市在5000点急转直下,这些人完美踏空了一轮牛市。
这种现象,霍华德马克思的《周期》中有一句话可以作为总结:历史不会重演过去的细节,历史却会重复相似的模式。
因此,我觉得认识周期,最好是从大的方向认识,不要去揣测细节,不然很容易落得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认识周期,只要抓住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股市的基本面,也就是估值面;二是股民的情绪面。
并且还有一点需要有清楚认识的,就是“均值回归”。这也是我在之前写过的一些文章中经常反复强调的一个概念。
周期之所以为周期,就是因为在高估与低估的区间,有一条中位线,作为价值中枢,即使股市多走极端,但是总会有回归中位线的一天。
2利用周期
一旦对周期有了清楚的认识,我们就能够开始利用周期,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我们可以判断目前股市所处的位置,然后来推测未来的大致趋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防御,什么时候应该进攻,让自己的风险收入比达到一个更好的均衡结果。
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长盈的投资之道。
我们在股市之中,永远要保持一份清醒,不可以被非理性的恐惧与乐观的情绪牵着鼻子走。
在众人规避风险的时候,自己要勇于加仓,在低估区域抢带血的筹码。
在众人无视风险的时候,就要引起警惕之心,准备撤离。
做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行合一,如果知道许多道理,却无法行动,也只是纸上谈兵,沦为芸芸众生的大多数人罢了。
我去年就是秉持着知行合一的处事原则,在大盘不断下跌时,不断的加仓,去年年初的3500点,到如今的3200点,虽然大盘还没回到当初的位置,我的资金量,却已经是当初的两倍以上了。
总结
数年的投资生涯,以及孜孜不倦的阅读投资书籍,结合前人的经验,再与自己的亲身经历两相对照,形成了一点关于周期的拙见,仅仅是一鳞半爪的体会,本人没有霍华德这位投资大师的如椽巨笔,难以阐述周期之十分之一。
在这里要呼吁一句:《周期》是一本投资者必看之书,不管是技术派,还是价值投资派,皆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