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231:普通人的机会,此生不抓住就晚了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子罕》9.23)

本章主旨,正如《红楼梦》第八十二回贾宝玉所言:

这章书是圣人勉励后生,教他及时努力,不要弄到老大无成。先将“可畏”二字激发后生的志气,后把“不足畏”三字警惕后生的将来。

圣人说,人生少时,心思才力,样样聪明能干,实在是可怕的,那里料的定他后来的日子不像我的今日?若是悠悠忽忽,到了四十岁,又到了五十岁,既不能够发达,这种人,虽是他后生时像个有用的,到了那个时候,这一辈子就没有人怕他了。

贾宝玉的这段串讲其实是源自朱熹的《集注》:

孔子以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安知其将来不如我之今日乎?然或不能自勉,至于老而无闻,则不足畏矣。

据《新序》记载,齐国的闾丘邛,年十八岁,半路拦住齐宣王,毛遂自荐而出仕,孔子因此而有后生可畏之语。

年轻人,如果天资聪慧,能够勇于进取,其未来自然不可限量;即使天资鲁钝,如果能扎营盘,打硬仗,其将来也是不可估量。再次引《中庸》之言: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后生可畏,也要看是怎样的后生。如果只是逍遥度日,蹉跎岁月,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四十五十,但是自身的本事却依然如旧,甚至退化得不如以前,则只能是一庸人、一俗人而已。倘若这时翻然悔悟,想要大器晚成,也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方刚血气,纵然有所成就,恐怕也有限。况且几十年的积习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此间所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不是你我所能想象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大势所趋。宁欺白头翁,不欺少年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年轻人不可陷于眼下的处境,而要眼光长远,有效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踏实走好现在的每一步,在方富之年、方刚之力,趁早精进。

孔子在此的议论重在鞭策年轻人,并不是说人到四十五十发愤没有用。闻道不在早晚。《说苑》云:

少而学者如日出之光,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当然,正如李零先生指出的:倚老卖老可恶,倚小卖小也可恶。后生可畏,后生亦有可恶者。败家子都是惯坏的孩子。后生当引以为戒。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956357037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温故知新

论语日课230:有一种人生,叫努力过不后悔

论语日课229:人生没有进步,就是一种退步

论语日课228:你所学的知识怎样才有价值

论语日课227:因懒惰而原谅自己最可怕

论语日课226:好色,是最大的诚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