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 历史上的今天
由于审核的原因,很多史实没有列入,请见谅!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追踪热点问题,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
1862年6月11日(农历1862年5月15日),京师同文馆成立。
简称同文馆,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欣等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提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任监察官﹐实际操纵馆务。先后在馆任职的外籍教习有包尔腾﹑傅兰雅﹑欧礼斐﹑马士等。中国教习有李善兰﹑徐寿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年起任总教习﹐历二十五年之久。 该馆为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招生对象开始限于十四岁以下八旗子弟,1862年6月入学的仅十人,以后扩大招收年龄较大的八旗子弟和汉族学生,以及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科举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入学学生逐年增多。学习期限初定三年毕业,自光绪二年(1876)后改为两种:由外文而及天文、化学、测地诸学者,八年毕业;年岁稍长,仅借译本而求诸学者,五年毕业。课程设置最初只有英、法、俄、汉文,同治六年后增设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物理、外国史地等。除汉文外其它课程多由外国人担任教习。其经费、人事等权基本控制在总税务司赫德手中。同治八年,赫德提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同文馆总教习,总管校务近三十年。光绪二十七年(1902)并入京师大学堂。 清代在北京开办的采用班级授课制的第一所洋务学堂。清政府自鸦片战争后,屡次与帝国主义列强交涉,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隔阂,也是受欺蒙遭失败的原因之一。左宗棠、李鸿章等坚持学习西方,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设立了京师同文馆,学生为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十人。次年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再后又增设德文、日文。馆中教习均聘外国人。1866年底改为入馆学习者皆取正途人员,如举人、优等贡生及由此出身的五品以下的京外各官,且年龄的30岁以下的人。1867年增天文算学馆。1869年聘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总教习。1872年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计为:第一年认字、写字,讲解浅书;第二年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三年讲读各国地理及史略,翻译选编;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考试严格,有月课、季考、岁考三种。每三年举行大考一次,列入优等者升官阶,次等者记优留馆,劣等者除名。馆内待遇较优,除膳食、书籍、纸笔由官家供给外,每月尚有薪水银10两。京师同文馆有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管理章程,基本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科目,被人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学生毕业后大半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1898年6月11日 戊戌变法开始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通过上书皇帝、创办报刊,组织学会、设立学堂等办法,鼓吹变法维新,影响及于全国。
1898年6月1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颁诏“明定国是”,宣布变法。
16日又在仁寿堂召见康有为,详谈变法步骤,并任命他在总理杨门章京上行走,可专折奏事。康有为以著书进是方式,参与政事,指导变法。
光绪帝陆续发出数十道改革命,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是为“百日维新”。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触及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官傣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抵制,终于以发动政变、那拉氏复出坐殿、新政废于一旦而告终。
戊戌变法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哲学和自然科学,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915年6月11日 中俄蒙签订《恰克图协约》
1915年6月7日,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图共同签订《中俄蒙协约》。
1983年6月11日 画家李苦禅逝世
1981年8月,84岁的李苦禅与学生在一起李苦禅,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1919年他来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
1923年,他拜齐白石翁为师。齐白石看出22岁的他乃天纵英才,视他为知已,赞赏他道:“英也奇吾心,苦也过吾,英也无敌,将来英若不享大名,世间是无鬼神也!”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
1925年,他从“北京国立艺专”毕业,任北京师范学校的教授,兼任保定第二师范教授。1930年,应聘到杭州艺专任国画教授。
……
1981年投入科教片“中国花鸟画”、“苦禅画鹰”与“苦禅写意”的拍摄工作,将毕生宝贵艺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付诸银幕,献于子孙后代。期间,创作了巨幅“墨竹图”与“盛夏图”等杰作。
1983年春,有关部门举办李苦禅教授从事教育事业六十年祝贺大会。6月8日应邀为日本长崎孔子庙书写了巨联:“至圣无域泽天下,盛德有范垂人间”。
1983年6月11日凌晨一时李苦禅先生不幸逝世。
在艺术上,李苦禅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画方面发展出独到的特色。他的画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李苦禅常言:“字画如其人,艺术及人品之体现,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苦禅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容》、《秋节风味》等。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李苦禅去世后,山东将“李苦禅纪念馆”建在山东济南西青街的万竹园里。这是一座占地1.2万平方尺、历经六百年历史的庭院,1986年正式开放,里面收藏有李苦禅的重要画作及古董。
1998年6月11日(农历1998年5月17日),第一条内陆香港合资铁路:金温铁路全面开通。
秋日的金温铁路
中国第一条内陆与香港合资的地方铁路金(华)--温(州)铁路全线通车运营,铁路全长251公里。
金温铁路的建成通车,填补了铁路浙赣线以东至沿海10万平方公里的铁路网空白,打开了华东地区内陆到沿海的通道,对于推动浙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旧金温铁路路线图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2013年6月11日下午17时38分,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在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将与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将访问天宫一号,神舟十号计划在太空飞行15天,将视情况开展飞船绕飞试验。航天员还将首次在太空向青少年进行授课。这是中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神舟十号飞船共搭载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其中,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位女航天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