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日课093丨在不确定的年代,如何评价一个人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开始《荀子日课》第93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然而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五伯,是何也?”
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诈心以胜矣。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荀子·仲尼篇第七03》)
然而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五伯,是何也?
既然如此,仲尼的门下,五尺高的童仆,说起话来都以称道五霸为羞耻。这是为什么呢?
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畜积修斗,而能颠倒其敌者也,诈心以胜矣。
回答说:是的,因为五霸没有把政教作为立国之本,没有达到讲求礼义的最高政治境界,没有完备的礼仪制度,没有使人心悦诚服。他们只是些注重方法策略、注意使民众有劳有逸、积蓄粮食、加强战备,因而能颠覆打败其敌人的人,依靠诡诈的心计来取胜。
齐桓公是以诈心、靠武力取胜,而不是靠服人之心,所以只能让人生畏惧之心而不是生尊敬之心,从道德角度而言,不值得效法。
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他们是以谦让掩饰争夺、依靠仁爱之名谋取利益的人,是小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怎么能够被伟大的孔圣人门下称道呢?
孔子评价管仲则是否定其小节,而肯定其大节。《论语·宪问》中:
子贡问: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日课354:是非功过,任由世人评说,只要问心无愧)
孔子对人的评价,并不限于道德一个维度,而是多维度,将其对历史、社会的贡献放在首位。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还是后世的所谓儒者,在继承孔子学说时,还是重在内心的道德。
温故知新
日课温故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涵泳诵读
家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