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Me周刊】相濡以沫:微生物互利共生的形成
作者:李婧璇,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合成微生物群落。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微生物的协同进化。原文2018年发表于PNAS。
导读
在乳糖基础培养基平板上检测了6个S. enterica - E. coli群落(营养缺陷型E. coli和分泌蛋氨酸的S. enterica为原始菌株)。群落稀释转接约280代后在富含X-gal(使E. coli变蓝、S. enterica变白)的培养基上定量测定进化群落中E. coli和S. enterica的种群数量,发现在其中的5个群落中,除了原始淡蓝色菌落外,还观察到了深蓝色的菌落(图1B)。在不同群落中,深蓝色菌落出现的频率占E. coli种群的1-32%。
由于深蓝色菌落与原始表型的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了这些深蓝色菌株。深蓝色E. coli的出现是由平行基因变化所驱动的。从群落分离出的深蓝色E. coli的基因组重排序表明半乳糖激酶(galK)中有突变(图1C)。galK突变导致E. coli底物不完全利用以及糖的分泌。E. coli在碳代谢过程中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在深蓝色的E. coli突变株中,galK的突变使细胞无法代谢半乳糖而被分泌到培养基中(图1D)。然而,在培养原始E. coli和进化后分离的淡蓝色E. coli的培养基中则几乎没有检测出半乳糖(图1D)。
图1 一种新型的从代谢产物的分泌进化而来的双向高成本互利共生
在以往的工作中,已经发现了降低生物量的代谢策略,因为这样能提高了生长速度进而给微生物带来竞争优势。在蛋氨酸充足的液体培养基中,深蓝色E. coli的最终生物量和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淡蓝色菌株(图2A,P < 0.001)。因此,如果不考虑与S. enterica的合作关系,就无法解释E. coli的进化。
那么,糖的分泌是否可能是对互利共生的一种适应呢?当在琼脂平板上将E. coli与S. enterica共培养时,深蓝色菌株的生长明显快于浅蓝色菌株(图2B,P = 0.004)。此外,与深蓝色E. coli共培养时,S. enterica的生长明显比与浅蓝色E. coli共培养时快(图2B,P <0.001)。这表明半乳糖分泌是适应性的,因为它有助于共生伙伴的生长。这些数据预示着该系统现已进化为双向供应高成本资源的共生系统。
图2 深蓝色E. coli在单独培养中生长速度和产量较低,但与S. enterica共培养中生长较快
图3 基因组规模代谢模型和试验模拟表明深蓝色和浅蓝色E. coli在共培养中共存
在与S. enterica共培养下,E. coli从最初产生低成本乙酸盐的“高效型”,进化出生产高成本半乳糖并与S. enterica进行高成本资源交换的“合作型”。个人成本与集体利益之间的权衡维持了E. coli两种基因型共存。此外,该结果还表明,尽管结构化微生物群落进化十分复杂,但进化结果仍具可重复性和可预测性。
论文信息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料团队
微生态与根际健康实验室
Lab of rhizosphere Micro-ecology
立足国家需求,探索学科交叉,引领国际前沿
开展微生态研究、致力于根际健康提升、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竞争求发展,合作谋共赢Competition & Cooperation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