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的秘密,越吃血管越通畅!

明天就是除夕夜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餐桌,每家每户的掌勺人用油与火的艺术,把一个个食材变成一道道美味。作为美味“润滑剂”的食用油,不管是煎炒烹炸,还是煲汤、凉拌,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人体必需的八大营养素中,脂肪酸总量的70%来自食用油。可见,选对油、用对油对健康是至关重要的。那各类食用油都有什么差别,有哪些优缺点呢?日常烹饪我们又应该用什么油?又有哪些用油误区呢?

今天,乐普医生带你一探究竟,让咱们的年夜饭用对油,让全家人更健康,血管越吃越畅通~

橄榄油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70%以上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油酸的油,有利于降血脂、抗血凝、阻止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而且,橄榄油还含抗氧化物(橄榄多酚、角鲨烯和β-谷固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病。

茶籽油也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国产茶籽油性价比更高,油炒菜、凉拌都行,购买时优先选择压榨产品,质量更好。

相对大豆油来说,橄榄油和茶籽油的维生素E含量不高。橄榄油较贵且分不同等级,而且市售橄榄油的掺假现象相当普遍,购买要擦亮眼睛。

花生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概是3:4:3,属于均衡型植物油。其油酸,达到茶籽油的一半,耐热性也不错,适合用来做一般炒菜。常吃花生油可以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食用油脂。

购买花生油时,最好挑选大品牌的产品。因为花生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且这种毒素容易溶于油脂,劣质花生油存在风险。

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等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均富含维生素E。玉米油在欧美国家是高级食用油,享有“健康油”、“长寿油”的美称。这类油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夜盲症、干眼病等多种功能。

这类油脂含有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都不耐热,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有害。

猪油中含饱和脂肪酸43.2%、油酸44.2%、亚油酸8.9%,由于饱和脂肪酸占比很高,因此称为饱和型食用油。黄油、牛油等动物油、棕榈油、椰子油等也类似。

大多动物油脂含较多胆固醇,不适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喜欢吃各种酥脆食品的人注意了,美味的口感背后隐藏着大量的饱和油脂,最好少吃。

花生油是最适合炒菜的油,花生油是均衡型植物油。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较多,而且耐高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适合炒菜。

而大豆油由于亚油酸含量丰富,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并富含维生素E。也是最具性价比适合炒菜的油脂。

菜籽油中胆固醇含量极少,而且耐高温,一般含有一定的种子磷脂,对血管、神经、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但是,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整体的营养价值。因此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凉拌不会破坏其营养价值。

其次,根据不同的习惯和口味,也可以选择被称为“东方橄榄油”茶籽油,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儿童以及“三高”人群;还可以选择芝麻油、亚麻籽油、小麦胚芽油。

大豆油含卵磷脂、玉米油含抗氧化物阿魏酸酯、葵花籽油含植物固醇和磷脂,各有保健功效。相比之下,压榨型葵花籽油更值得推荐,其所含抗氧化成分更多。

这类植物油怕热,适合炖煮、日常炒菜,不适合油炸。要控制温度,别让油锅冒烟,应热锅凉油。

事实上,油脂虽然名字不同,但脂肪酸构成可能属于同一类。

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麦胚芽油和葵花籽油类似;花生油和米糠油类似;茶籽油、杏仁油和橄榄油类似;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类似等。因此我们应该按照脂肪酸构成不同的品种来换1,如葵花籽油和花生油替换,茶籽油和亚麻籽油替换等,才是正确的选择。

妈妈们觉得炸过的油丢掉太浪费,总是想“回收利用”,但油炸属于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油脂氧化产物,如果炒菜时再次加热到冒油烟,对身体是有坏处的。可以用来煮汤和做面点,也不算浪费。

尽量不要“冒油烟”,冒烟就说明油温已经非常高了,容易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容易生成一些有致癌风险的物质。

各种油的耐热性不一样,用耐热性低的油去煎炸,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影响身体健康。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用的油也应该有差别。心脏病人群,应该优先茶籽油、橄榄油、低芥酸菜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血脂高人群,应该少用花生油、玉米油煎炸做菜,建议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

常吃猪牛羊肉的人,已经从膳食中得到了大量的动物脂肪,尽量就别再吃动物油了。可以适当吃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肉吃少的人,偶尔可以用动物油烹调;吃素食的人,可以选择茶籽油、橄榄油、花生油、米糠油,加上少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明天就是除夕了,我们即将迎来辛丑牛年,乐普医生祝福大家牛年吉祥,福泰安康!

在过年期间,亲友欢聚,难免山珍海味,推杯换盏。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春节期间正是寒冷之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如果大鱼大肉、暴饮暴食,更会增加患心脏病、脑中风风险,吃油多可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酸过多,会附着沉积在血管上,造成动脉硬化,最终还会形成血栓。此外,还会增加肠胃负担,也容易引起脾胃负担过重、食积,易患慢性胃炎等。

新春欢聚时刻,除了不要贪杯,更不要贪油哦~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吃油一定要讲究(2017)

[2]李丹华.食用植物油的鉴别方法和合理调配研究(2007)

[3]范志红.家庭医生-做什么菜,放什么油

[4]李芬.营养专家公布吃油诀窍

[5]范志红.家庭健康:医学科普-烹调用油有讲究

[6]季万兰.杨亚兵.食用油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013)

你身边的健康专家

点击图片,下载乐普医生APP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