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集装箱海运拥堵恶化,对中国化工市场有什么影响?

平头哥根据seapexplorer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1日下午,全球有28艘船舶滞留港口,116个港口报告了存在拥堵等问题。在亚洲转运大港新加坡,以及美国最大的两个海上门户洛杉矶和长滩,这两个港口外等候的船舶数量增加了一倍。

根据乔治亚港务局执行董事Griff Lynch表示,对进口商品的强劲需求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因为在疫情的不均衡反弹期间,企业争先恐后地重建库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国农历新年,现在有很多迹象表明,这种情况可能会超过春节。也就是说,此次集装箱海运大拥堵可能会延续到2022年。

图1 seapexplorer发布的一张全球集装箱港口的拥堵图(图片来源:海运网)

从西雅图到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集装箱港口,今年的货运量创下历史新高,而且许多港口都被货物淹没,以至于船只不得不因等待泊位停靠而付出代价。运力紧张已将海运费率推高至大流行前的四倍。

越南南部港口由于疫情被封锁,等待停靠的船只越来越多。

有18艘船在洛杉矶海岸外排队,平均等待泊位时间近5天。根据太平洋商船协会的数据,6月份集装箱在洛杉矶-长滩码头平均滞留4.76天,高于上个月的3.96天。

图2越南南部港口等待停靠的船只越来越多(图片来源:海运网)

平头哥认为,由于暑假期间,全球货运量在高速增长,许多码头满负荷运行,以及国外因为疫情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都成为造成此次全球集装箱海运的大拥堵的主要原因。但是从目前疏通情况来看,短期内很难看到有实质性改善的情况。平头哥预计,考虑到疫情对全球海运市场的影响,此次全球集装箱海运大拥堵,极有可能会延续至2022年上半年,也就是说,还有可能会拥堵超过5个月的时间。

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的化工品市场将会带来以下直接的影响:

其一,集装箱海运运费大幅增长。根据平头哥调查,从8月1日起,美森、以星、赫伯罗特等航司收取高额港口拥堵费。9月1日起(目的港卸船日),MSC宣布对于从华南地区诸港以及香港地区出口至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货物将征收塞港费。

集装箱海运运费的增长,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到欧洲及美国的运费增加,以及中国进口的集装箱运费增加。其中出口部分主要包括塑料制品、家电、电子电器及相关制品,这导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成本的增长。而进口市场的运费增加,导致了进口塑料原料粒子,以集装箱为物流载体的固体化工品进口成本的增加。

其二,中国塑料制品出口成本增长,几乎成为阻碍产品出口的关键因素。因本身塑料制品出口市场利润较低,而出口运费成本的增长,导致出口受限,无法实现出口消化。在目前中国化工市场原料价格上涨而终端聚合物涨幅有限的前提下,塑料制品出口受阻,成为了中国聚烯烃市场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

在此影响下,平头哥调查发现,目前中国聚烯烃市场供应充足,陆续有新企业投产,导致中国聚烯烃市场供应压力的增加。特别是聚丙烯产品,由于原料丙烯来源多样性,聚丙烯的供应压力要高于聚乙烯。

另外,由于进口聚烯烃的供应,虽然进口成本增长略微缓解了国内的供应压力,但是塑料制品出口受阻,却成为了影响聚烯烃市场波动方向的主要,因为目前中国聚烯烃市场是以低端料为主,而低端料是以买方为主要话语权的市场。

其三,终端塑料制品出口受阻影响了聚烯烃产品的正常销售,价值链将会随着全球集装箱海运拥堵的持续传导至上游原料端。平头哥预计,虽然原油在高位徘徊,全球流动性充足,通胀压力较大,但是化工品市场受到终端消费市场的制约,将会对化工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冲击,可能会出现原料上涨而下游化工品及聚烯烃产品下跌的异常现象。

在此背景下,在原料--化工品--聚合物--塑料制品的整个产业链中,化工品、聚合物生产环节存在亏损的可能,塑料制品企业将会始终保持较低的利润率运行。产业链价值传导,有望快速压缩产业链中的中间品生产利润空间,化工生产企业运行可能会异常艰难。

平头哥认为,对于下半年中国大宗化学品价格的波动主旋律,靠近原料端的化工品可能会大概率跟随油价波动,而中间化学品及聚烯烃相关产品,大概率会存在下跌的可能。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个别化工品需要差异化对待,还需要重点关注产品的供应和消费的匹配程度。

免责声明:本文中部分图片及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