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村资源搞活乡村教育

周芳元

为适应教育均衡发展要求,振兴乡村教育,近年来在全国很多地方的乡村学校,一栋栋教学楼拔地而起,相关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教育投入显著增加,教师待遇不断提升,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但在笔者看来,要真正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必须进一步深化乡村教育改革。

时至今日,城市生活空间相对有限,城区教育适合个性化成长的资源相对紧缺;相比之下,乡村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换个角度,换种思维,开设乡村教育必修课程,或者在学生的各类评价中增设乡村相关内容,能有效凝聚关注乡村教育的力量,办出乡村学校的特色和魅力。

乡村教育课程可以从纵横两方面展开,纵向着重于乡村的历史变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要求;横向侧重于乡村的具体生活内容,并兼顾具体的县域特点。有关乡村的变迁历史,可以以乡村发展的大事为线索,着重于引领学生从古今变化中寻找乡村发展规律,特别是对乡村风土人情、乡村印记符号、历史名人文化古迹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越是乡村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让学生在研究中找准定位,在定位中坚定信心,在坚定信心中寻求突破,在寻求突破中成就自我。有关乡村生活的具体现实,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资源等方面思考,精选相对生动的乡村建设案例,结合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传统文化、红色资源、旅游开发等予以引领,从而发现乡村教育的难题,寻找乡村教育的亮点、因地制宜实施因材施教,一些适合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可以为乡村教育发展添注源源不断的活水。

此外,学校现有的各项课程均可以融入相关的乡村教育内容,均可搭载相关的乡村教育考题,均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语文可以从乡土文学方面着手,数学可以从乡村规划方面下笔,乡土历史、乡土地理、方言等均与乡土有关,政治、物理、化学均可以体现乡音乡情符号,音乐、体育、美术等更是包罗万象,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特色技术等均可丰富乡村生活,涵盖相对均衡的乡村考题,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和发展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为发展乡村教育,我国已作出了巨大努力,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乡村教育亟须进一步提升质量。笔者建议,乡村教育可以从引领学生个性主体自我驱动入手,以教师和学生自身的成长变化为依据,引入适度评价标准,促进师生潜能的充分发展,引领师生朝着更高远的教育目标不断前进。

相对宽松而自由的环境,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土生土长的学生,地位和待遇相对较高的师资,假如在这些良好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优化乡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充分挖掘乡村教育资源,乡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将大有希望。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