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中国系统中心现场参观图
IT技术日新月异,不少技术被市场迅速淘汰。60年来能够跟随技术变革而持续发展且经得起市场检验的IBM主机架构,证明了其核心架构的可扩展优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自2019年10月正式发布IBM新一代主机z15、LinuxONE III和高端存储IBM DS8900F至今,IBM的“主机上云”迅速引起金融界、数据中心圈的关注。针对业界关心的问题,12月10日,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中国系统科技中心总经理谢东,详细阐释了“主机上云”的幕后研发历程,IBM自身数据中心的云转型实践,IBM中国系统中心经理丁伟还带领记者现场参观了采用主机搭建的IBM中国系统中心。让我们深入了解了IBM拥抱互联网和开源计算所做的努力、开放的态度和显著变化。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中国系统科技中心总经理谢东在位于北京东北旺的IBM中国系统中心,记者首先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现代数据中心:明窗净几的落地玻璃墙,休闲舒适的茶歇区,机房外墙上挂着实时显示机房运营状态(能耗、主机状态等)的显示屏(如下图);即时的IBM中国系统中心的PUE值为1.24,低于工信部的新建乃至改扩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PUE值需要达到1.4以下的要求。这里占地面积不大,却是IBM亚太区五大数据中心之一,也是亚太区最大的数据中心,承担着IBM中国区客户的业务需求。
两排机器中间的玻璃门是一种气流管理方案,严格区分冷、热通道,从而显著提高热效率
记者不仅现场看到IBM Z系列主机、LinuxONE系列、高端存储系列在IBM数据中心的实际应用,也切身感受到由IBM主机搭建的数据中心所彰显的“现代、简约”的技术精髓。相比动辄上万台服务器的x86分布式架构式数据中心,IBM中国系统中心展示了Z系列主机“以一顶百、以一顶千”的技术优势。谢东表示,Z系列主机每天可处理高达1万亿笔网络交易,支持大型数据库,在单台z15系统中横向扩展至240万个Linux容器,与裸机x86平台相比,运行相同的网络服务器负载,每个z15 LPAR(逻辑分区)上的Linux容器,最多可以多出2.3倍。通过使用企业数据压缩集成加速器(Integrated Accelerator for z Enterprise Data Compression ),可将IBM z15上运行的延迟减少到三十分之一,CPU效率提高28倍。在最近几年的云转型过程中,除了产品方面积极拥抱开源技术,IBM也以更开放的心态吸纳新的业务模式,比如尝试改变传统复杂而冗长的面对面销售流程,简化为现代云模式。
据丁伟介绍,目前IBM已经在官网上线“在线实验室”,企业用户可以直接远程登陆并在线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服务和设备容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面对客户的前期测试需求,IBM数据中心也设置了概念模型测试区,帮助客户进行概念验证。该数据中心也是亚太区唯一能够提供IBM Z大机性能指标测试的数据中心。除了物理空间占地面积小和“以一顶百、以一顶千”的技术优势,在数字化转型时代,IBM的主机技术如何满足传统企业、金融机构或传统数据中心的混合云转型需求?
60年技术再革新的核心优势:架构可持续扩展
面对传统企业、金融机构或传统数据中心的混合云转型需求,z15的发布生逢其时,z15可以说是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云主机。回顾IBM主机历史,有三次大的技术变革。第一次是1964年到1990年,当时IBM将主机取名为System。例如1964年上市的System/360,其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它的兼容性,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只要安装一台小型System/360主机就可以了,无需重写软件或更换外设,简单易用。第二次是从2000年到2008年的zSeries,IBM开始把System取名为Z,意为Zero零宕机。上世纪90年代,全球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海量交易出现,IBM再次洞察先机,率先提出“电子商务 随需应变”概念,并打造eServer z900以及新的操作系统z/OS,这也是Z系列主机的第一代。z900的技术优势包括“允许千台服务器在一个机器内运行”,还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潜力,其他软件开发商可以将成千上万的Linux应用运行在z900上。第三次是zEnterprise。从2010年开始,面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所引领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IBM主机技术已进入第三次技术革新,从2010年z196系列上市到2019年云主机z15问世,都是IBM吸纳开源技术而革新原有架构的成果。用户需求推动着z15的技术革新方向。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拥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大规模数据保护、数据安全、数据隐私保护,以及云原生开发的需求越来越重要。基于以上用户需求,谢东表示,IBM首创三大技术安全护驾主机z15上云,满足混合云时代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1、数据隐私护照技术:数据隐私护照就像人的身份证明,是“数据”随身携带且不可或缺的。该技术能够确保银行的数据不会被第三方服务公司泄露,或者第三方服务公司被收购之后,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数据隐私护照”技术撤销数据访问权,甚至当遭受诸如撬开硬盘等物理攻击时,数据还会自动销毁。2、即时恢复功能:即时恢复功能通过启用内置内核恢复停机前的服务等级协议(SLAs)实现,最快能以2.5倍的速度,处理停机期间没能处理的交易。这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因用户失误、恶意破坏或勒索软件攻击而造成的业务中断或财务损失等风险。与IBM z15同期发布的新一代高端企业存储系统IBM DS8900F,更是具有超过“7个9”的可用性、为实现恢复时间接近于零而设计的容灾恢复方案等,将数据保护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3、云原生开发:IBM Z和LinuxONE都支持红帽OpenShift平台。借助云原生开发的集成工具和功能丰富的生态系统,云开发人员可以利用OpenShift部署z/OS应用程序,而不需要掌握特殊的Z技能,可以更好地打造安全开放的混合多云平台。在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历程中,IBM主机技术已经发展了60年,并且在全球金融业的关键业务系统始终占据核心优势。主机技术持续发展60年,着实不易。有些人可能认为,主机架构是不是老了?谢东表示,历史经验已经说明,那些没有良好可扩展性的技术架构,往往“火”一阵就淡出了我们的视野。60年来,IBM主机始终能够紧随每一次技术变革而成功革新,这恰恰说明,IBM主机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一个成功的技术架构。z15可以说是IBM在2019年巨资收购世界领先的企业开源软件解决方案供应商红帽之后第三次成功革新的硕果,它不仅代表了IBM主机系统的最高技术标准,更标志着业界最高端的IBM Z系列主机正式迈入“云”时代,将带领全球关键业务系统以开放姿态进入混合云环境,全面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上云”需求。
大机:数字化转型的优选
为了具体评估引入革新大型机给受访企业产生的定量和定性影响,2019年IDC 对运行了大量大型机(平均运行 23 个大型机)的企业进行了访谈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受访企业利用当今大型主机和工具的革新性功能,实现了巨大价值,受访企业获得的收益是他们在大型机平台转型上投资的成本的 6.2 倍以上。部署主机上云方案,不仅可以保护现有业务,还可以创造新的收入,同时以成本更低且不中断业务的方式,实现更快速、更安全地运营业务。企业所取得的价值要远远超过他们为革新大型机而在硬件、工具和其他方面所作的投资(如下图所示)。
系列云主机在研发过程中已经受到测试用户的好评,不仅能保护企业以往的主机投资,也帮助企业积极应用数字转型过程中的上云需求。根据IDC公布的白皮书,一家 EMEA 零售企业认为大型机转型工作帮助他们改进了员工招聘流程,提高了员工满意度:“ 通过使用现代化技术,我们能够更轻松地招聘员工 …… 。因为使用了现代化技术,在大型机上工作的员工也能够更轻松地履行自己的职责。IDC 估计,受访企业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提高了 30%。受访企业还提到,他们在大型机平台上使用了 Jenkins 和 Splunk 这类 DevOps 工具。总体来说,受访者发布的代码增加了 64%,发布新代码的时间缩短了 44%,进而提高了开发的敏捷性。谢东表示,云主机的引入,也使得金融机构的IT基础架构从复杂的三层架构直接简化到两层架构,即核心主机系统+底层架构基于主机的公有云,降低了IT运营的复杂性。全球数据中心发展趋势显示,21 世纪 10 年代中期,随着IBM z13把主机技术带向了一个充满创新的现代化时代,大型机平台被排除在革新浪潮之外的趋势戛然而止。2016 年,IDC研究发现,传统企业尤其是金融行业在重新构建数据中心时已经开始将大型机纳入其中。他们开始利用新的软硬件功能,在大型机平台上实施革新,将大型机与数据中心的分布式环境以及云端集成一体。此外,企业在大型机上还开发了其他重要功能,比如,采用微服务、机器学习和区块链应用等。在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大型机逐渐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