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做了一本印量20万的爆款社科书,我却离开了出版业

作者:陆铭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7月

文/袁晓琳 《大国大城》策划编辑

现供职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商务君按:纸质书累计印刷19.3万册,目前每周主要网络渠道总销量500册左右,电子书可统计总销量达2.54万册;入围2016年度“中国好书”,荣获第12届文津图书奖、2018年中国智库学术成果奖……这本经济学长销书的策划过程是怎样的呢?

前同事发来消息,例行告知《大国大城》年度销量。这已经是这本书出版之后第5年了,销量似乎依然坚挺,没有下跌的趋势。我笑说,这么多年了,真是个大大的潜力股啊。

的确是,至少在我从业的那些年里,很少遇到这么长尾的社科/学术硬书,可它竟然在我手里诞生了。但要我现在说出当时到底怎么发现的这匹黑马,又是怎么一字一句地磨成现在的模样,我倒一时也很难详述,从约稿到出版再到今天,已经7年过去了,我自己都有点难以记起,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是怎么发掘了一本叫好又叫座的经济学长销书的。

有研究称,为了更好地存活下去,人类会选择性地过滤掉一些痛苦的经历,所以回忆总是带着美好滤镜。但既然是要写“策划手记”,总不能简而化之,显得好像一切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这不利于之后的工作展开,毕竟在做书这件事情上,困难和付出才是工作的常态。所以用时证还原方为信史,也能为大家提供实际的工作参考。毕竟回忆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吗。因此,这篇“策划手记”,还是得还原当年的情境为好,虽然可能只是一些流水账,但是可能比纯粹的感怀或讲理,更像是“手记”吧。

于是打开尘封已久的编辑工作邮箱,搜索作者标签,一封封长信跳出来,连接起那些在脑海中已快模糊的片段。

2014年5月,因为一本刊物编委会的契机,认识了陆铭老师。当时作为刊物责编的我忙得昏天黑地,然而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在各种资料准备和会上嘉宾发言里,我还是感受到陆老师有一些有别于其他人的特质——比如特别帅。

这不是开玩笑,我的一位前辈曾说过,一个作者的常常看面相就能知道写不写得好,卖不卖得好,这叫读者缘;而所谓面相好,或者说长得好,气质、谈吐、内涵,甚至是否有趣,都是加分项,简单说,就是这个人是否具备一下就能吸引别人的特质。而陆老师,绝对是所有这些项目的高分获得者。

彼时,作为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纯文科生,真的是丝毫没有想过其实自己“看上”的已然是圈里都在热追的大红人,只凭着“这个作者好像不错”的不知者无畏的念头,开始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约稿之路。

顺便想到,在约到稿后不久,曾出版过陆老师书的友社的编辑部主任发来消息劈头问:你请陆老师吃了多少饭?我说,没有请过,他倒请我吃过两次饭。主任失落地说:好吧,我专门派了一个姑娘盯着他的,没想到竟被你抢走了。我真心很抱歉,抢别人的作者确实不太好,但我真的没有请他吃过饭。我做了什么?接下来坦白……

会议结束后不久,我便给陆老师写去了长长的约稿信。其实现在想来,这一招是有些冒险的。因为其实很少有人愿意在邮件里看那么多字的对吗?况且,是个仅一面之缘的人。我很感谢,也庆幸,陆老师是有耐心读完那么多字的人。

当然,当时的我也并不是仓促落笔,那长信背后的支撑,是我好几晚做过的功课。在给公司领导的选题论证信里,我已经完成了思路的梳理,并得到了支持:

2014年5月18日,选题论证信节选:

陆铭的博客名为“为了公共利益”。这个题目其实有很重要的意义。容后详述。

我最初只是抱着为了整理他在媒体的稿件的目的去看的,因为上面放的都是他在各个媒体发表的文章,或者是会议的演讲稿。主题各异,所以会让人觉得“为了公共利益”无从明白,就是一个口号性的标题。因为首页粗粗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经济学者对于中国经济各种问题的研究和意见。当然,他的研究角度也很明显,就是城市化、人口流动、地域差异,总结即所谓中国区域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他的观点也很明确,就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引导各区域间资源自由配置。

这样看来,他的研究已经很清楚了。细分领域比较新也比较有特色,正如《空间的力量》一书所凸显的“空间”这一要素,就是他的研究强调的要素。换句话说,他是从空间这个要素来理解中国经济和发展的。论证过程也因为涉及很多地理区域案例而比较有意思。但是他的最终观点其实并不新鲜。2009年,他在中信出版过一本《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虽然书中也涉及了关于城市化、地理区域的问题,但在中信比比皆是的经济学大牛之作的光芒下,这本书显然没有独特的优势和光芒。

那么到底什么叫“为了公共利益”?为什么要起这个标题?

2011年1月,他贴出过一篇博文,题为《为了公共利益——兼议中国的城市化道路》;2013年6月,他又贴出一篇博文,题为《为了公共利益—— 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社会建设论纲》。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也在谈城市化、区域配置,但是他的立足点在于,中国改革没有以长期的共同利益为目标,局部的短期的利益造成了公共利益受损。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明白了,他所有的区域问题、空间问题——城市化、人口、区域配置,都是从这个问题入手的。从“利益”入手,才能理解他为何强调人口的自由流动、不能以行政力量干涉区域发展。换个说法,他研究的顶点不仅在于坚持市场化,而是在于它的后果——他为穷人做研究,为弱势群体说话,因为所有不公平的潜在主体都是利益受损者,无论是户籍制度的受损者城市流动人群,还是区域资源分配里的被动方二三线小城市,都是弱势,都是被行政力量压迫着得不到市场利益的。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陆铭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经济学者。他的研究、论文、思考范式都非常严谨非常规矩,在他的所有研究著作中,也完全没有“主题先行”,无论是公平问题、制度问题,正如他在会上所表现的出来的,完全有理有据以论证带出观点。但通过对以上各种线索的分析,我认为他自身是有一种“主题先行”的。我并不认为这种主题先行会影响他的研究客观性(虽然我坚持认为这一主题与他的研究密切相关),反而让他充满了很难得的人文关怀与对社会和人群的感情,甚至对祖国的感情。这种关怀和感情在经济研究中是非常难得的。我也相信是这些因素,使得他愿意发声,因为他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所以,对于陆铭的后续方向,学科价值上,可以继续跟进他的细分研究领域,也就是从“空间”角度理解中国。无论是出修订版还是增订版还是普及版,目前而言还是专注于他的“空间”说。这个概念还是值得挖掘和打造的。

其他的文章,如果要从专栏整理出版,我们要有一个焦点,甚至应该是对陆铭这个人的焦点。是不是可以落在“公共利益”这个点。从这个点出发,谈户籍问题、城市问题、发展问题、公平问题……任何问题。甚至就可以起副题为“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社会论纲”。

“空间”的理念和研究奠定他新一代经济学家的地位,这是学科硬实力;而“公共利益”的关注,能让他成为更大众的发声者,这是错位优势。

“经济学家”这个词本身显得很冷,高高在上,指点江山。陆铭是,但也不是。一部分的他,是渴望通过研究影响中国发展的经济学家,这一点,已经在业内获得一定程度的肯定了;另一部分的他,是有关怀有感情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并愿意为弱势群体发声的理想主义的年轻知识分子,这一点,还并未被挖掘出来。

2014年5月21日,约稿信:

陆老师您好:

打扰您。这是一封约稿信。

其实给您写这封信已经晚了。原本,在公开会结束之后,就应该第一时间致信约稿,因为听了您的发言,无论是上午的编委讨论,还是下午的公开会,您的发言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上在前期对于您《空间的力量》一书和其他资料的“自学”,文景真心希望您能成为我们的作者。正如您在会上提出的,学者书斋的研究,经过二次加工,才会传播到更多的读者,也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而这也是我们坚持要在编委会闭门会议之外,加一场“公开会”的思路所在,我们相信,这些学院派的讨论,可以也应该有个公开平台,分享给更多读者。而您在会上的发言,显然也与会议思路极度相符,所以,不知您可发现,媒体在做后期传播时,您的发言是被使用最多的。究其原因,自然是您所说的话题和表达的方式,更切中公众要害,也更打动大家。

但是,我之所以没有立即给您写信,是因为我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觉得这样简单地希望您说空间政治,治理结构,财富分配户籍改革,虽然都好,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还不够,还没有挖掘出您最大的价值来。

这一点,是我在您的博客上看了近三年来您的所有博文后(对不起其实应该全部看完的,但看了一半我就觉得来不及了应该给您写信了),更加坚定了的想法。诚然,您的博客上贴出最多的,也正是您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或者演讲,看似依然是学术范畴中的,但其中有那么两篇,特别打动我——不是学科范式上的打动,而是作为普通读者的打动——虽然文章的主体内容依然是学术的,但让我觉得一点都不冷冰冰。这两篇文章是:2011年与2013年您贴出的两篇同一个标题的文章:“为了公共利益”。(当然,您的博客标题也是这个,只是看了这两篇文章,才能真正明白是什么含义。)

看到这个标题,以及您文中的不多的解题,我突然觉得这些冷冰冰的经济学阐释都有了热忱的生命力,也突然理解了您无论在空间治理或户籍制度这些概念下真正研究的支点在哪里——为了最广大人群的最长久利益,对吗?

我相信只有有一个支点、内心真正有关怀的学者,才会做出最认真的研究,也会最大程度地希望把这些研究传递给更多人。

所以,不知道您怎么想,我们非常希望能够出版您的著作,但最希望的是能最大程度地表达您的观点,让更多人理解并思考。

我有这样一些设想,分几个层次:

比如您是否愿意修订或增订《空间的力量》,作为您近年研究成果,这是作为“经济学家”的权威著作(当然,格致版的也刚出不久,版权问题可以再讨论);其次,您发表的其他文章、演讲,我们可以挑选结集,但做法就不同,需要有一个聚焦,类似于“为了公共利益——一个经济学家的理想社会纲领”。挑选和编排的方法需要我们细细琢磨,甚至不局限于您这些发稿,比如您跟学生的交流,课堂讨论(因为看到您有转学生给您的信,我想你们应该平时也会有这样的交流吧)。因为这不同于学术著作,我们可以展开一个新的面向,不是一个象牙塔内高高在上冷冰冰的“经济学家”形象,而是内心充满人文关怀、社会关怀的知识分子,现如今,有这样情怀的知识分子确实不多了。

不知您的意下如何?因为所知不多,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您指正。或者您是否有别的出版想法?愿意听您意见!

祝好!

去信之后,陆老师很快有了回复,在这里我无权刊发作者的信件,只能简单说,陆老师很礼貌地表示了感谢,并且给了我一个见面的机会。于是几天之后,在复旦经院的咖啡厅里,我得以当面详述了我的想法。我至今记得陆老师捧着杯子笑而不语地听我讲完,然后表达可以试试的那一刻,我心里雀跃的心情。回家路上,那个初夏的傍晚,一切都有了勃勃的生机。

当时我们讨论了大致的聚焦主题、编排结构等,我说可以将他最近的文字先进行一下整理,有个大致的样貌,再看之后如何推进。于是陆老师发来了他近年来写的所有文章稿件,我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和编排:

2014年6月4日,新书提纲整理:

陆老师:

我将文稿整理了一遍,拟了一份提纲请您过目。

思路在提纲目录里简略述及,包括每一章的重点,以及部分所选篇目的侧重内容。其实每篇文章的标题大部分都很明确了,我只不过有一些补述。

各章标题暂拟,我还不是最满意,大致先勾勒个轮廓。

我的逻辑先不说吧,您先看,如果您觉得很清楚,那就表示这个逻辑还算成功的;如果不清楚,那么肯定就不行啦。

书名的话,我也想了几个,比如大国与大城——城市与国家繁荣,类似这样的,但总还觉得有点空,还得再实在一点更好。

(另,我把每篇文章都编了号,索引起来比较方便。)

祝夏安。

虽然最初的提纲与成书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这确实是这本书最初的样貌。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说到的编了号的文章,一共是118篇。也就是说,我在几天之内,读完了这一百多篇文章,并整理、编排,做出了一本书的样子。今天的我再次翻出来看到,自己唏嘘不已,不是自夸,但也确实对自己的努力感到满意。如果非要总结的话,那大概有以下两点感想:

1. 没有一本好书是从天而降的,这背后一定有很多看不到的努力,虽然有些努力也未必直接产生最后的结果,但努过的力一定不会白费。

2. 当一个人十分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肾上腺素的确是会飙升的。

这些稿件虽然零散,但是其实每一篇质量都非常高。所以我当时是抱着 “即使没有时间再写,这些稿子我来改改也可以做成一本书”的想法的,因此有了这个“毛坯房”之后,我心里确实已经略微有些落定了。

返还给陆老师的经过编号的部分文稿

我编写的提纲(节选)

当然,要求高如陆老师,怎么可能允许这样草率地就出一本书。在对提纲经过几次讨论之后,陆老师决定在原来的稿件和主题基础上,大规模重写。于是,长达一年半的写书(催稿)之旅开始了。从一堆稿件、一页提纲、一个书名,到一本书,仅在我手里,初稿就改了四次,其中经历了数次往来讨论、课堂与会议旁听后的感想交流,以及,吃饭谈天。陆老师涉猎极广,尤其对文学、艺术有很高的造诣,有时候聊着聊着,便想到了其他很多的好点子。可惜时间和精力有限,最后并没有实现出来。

最后一次把改完的稿件交到陆老师手上的时候,是在复旦的教室里——2015年底,陆老师在复旦开了一门仅8次的课,我每次都去旁听;而那时候,我其实已经离开出版业了。所以最后,我就用几张当时的朋友圈图片来结束这篇手记,以表达我唯一还想说的一句话:唯一可惜的是,我没有等到将名字写到“责任编辑”栏上。

而陆铭的另一部作品——《大国治理》也在今年出版了……

作者:陆铭、陈钊 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