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胃病的两大千古奇方
一、半夏泻心汤 这是一张治疗上消化道炎症的古方。 遥想仲景当年,军阀混战,饥荒连年,百姓生活极端困苦;饮食不调,颠沛流离,惊恐不安,患有胃病的人必定很多;临床多表现为上腹部痞痛,或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等,这就是古代所说的痞症。 张仲景经验----凡呕吐而肠鸣、心下痞者,都可用半夏泻心汤。 因为本方能较快地消除心下痞的症状,所以名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说:“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这些条文,明确地提示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消化道疾病----上呕、中痞、下肠鸣,病变在整个胃肠道。 呕吐-- 是本方证的主要特征,往往患者见饮食无食欲,或有恶心感,甚至入口即吐,或者进食不久以后,上腹部发胀,或者消化液反流,这种饮食不下出现上反。 所谓“痞”--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但按压后并不是硬满如石,也不是腹满如覆瓦,相反很软。现在许多上消化道炎症均可表现为“心下痞”。肠鸣,多伴有大便次数增加,或不成形等。 近年来有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报道较多,总有效率均在90% 以上,认为半夏泻心汤有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参与免疫调节、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以及止血等功效。
本人经验----慢性胃炎----使用半夏泻心汤原方即有效果。 如果为久治未愈、面色晦暗、舌质淡红的胃病----可以加肉桂5g; 如咽喉疼痛、胸闷明显者----可加山栀、连翘,效果更好; 糜烂性胃炎导致的出血----可加制大黄。 胃病是中国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而半夏泻心汤也是一张常用方、久经实践检验的古方。但是现在能用半夏泻心汤原方治疗胃病者却不多。大多自拟一大方,其中有辛香药几种,草头药几把,虫类药几样,矿物药一堆,美其曰此方能消炎、止痛、制酸、抗变。临床疗效不能说没有,但总不如半夏泻心汤来得快捷,口感也没有半夏泻心汤那样苦得爽口。 我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是家乡名中医夏奕钧先生所授的。他是苏南地区伤寒派朱莘农先生的弟子。朱先生擅用半夏泻心汤,夏老也以用川黄连而得名,老百姓见他的方子里往往川连打头,所以给他起了个雅号“夏川连”。当然,夏老也不仅仅用黄连,而是用黄连、黄芩配伍半夏、干姜、厚朴、吴茱萸、肉桂等,即所谓的苦辛配伍法,治疗许多胃肠道疾病、发热性疾病,往往药到病除。而黄连、黄芩配伍半夏、干姜的经验,正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夏老看病,要摸病人的上腹部,看看有无“心下痞”?然后要看舌苔是否厚腻?还要问病人的大便是否成形或腹泻?这套程序,实际上就教我们如何辨认半夏泻心汤证。 本方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中虚热结。 半夏泻心汤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寒热补泻同用之方,只要是胃炎,虽舌红不忌姜、夏,虽舌淡不避芩、连。方中人参,可用党参替代。 半夏泻心汤本方与黄连温胆汤相比: 后者----的精神症状更为突出,如失眠、心烦、心悸、易惊、多梦, 前者----则以胃肠道症状为主。 半夏泻心汤与香砂养胃丸也不同: 彼方----多用于面色黄、消化不良者, 本方----多用于胃中有感染者, 所以柯韵伯说:“凡呕家夹热者,不利于香砂橘半,服此方而晏如。” 《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其夹热,是特征。 服用本方有效以后,需要小剂量守方常服,疗程常在3个月以上。即使停药以后,可常常食用生姜红枣汤。
半夏泻心汤(组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灸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 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 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运用娴熟,经对近年来门诊病历统计,在治疗消化系疾病中,半夏泻心汤应用率有三分之一多。 他根据《伤寒论》有关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字: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 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泛酸,烧心;舌苔腻,或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脉象弦滑,或有数象。 常用于:慢性胃炎、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 并指出半夏泻心汤的作用机理:在于寒热互用以除湿热,辛开苦降以序升降,补泻同施以扶正祛邪。 根据毛德西的门诊病例,今总结出临床应用18法,供同道参考。 01、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或肉桂): 主治慢性胃炎伴有泛酸、呕恶者,方中黄连与吴茱萸配伍,为左金丸,有抑肝和胃制酸之功效。具体应用时,黄连与吴茱萸的用量比例为2:1。若将吴茱萸改为肉桂,为交泰丸,有交通心肾,清心安神之效。应用时,黄连与肉桂的用量比例为2:1为宜。
02、半夏泻心汤加夏枯草: 主治慢性胃炎伴有头痛、失眠者,方中半夏与夏枯草为对药,半夏五月而生,夏枯草五月而枯,阴阳交替,引阳入阴,颇宜失眠症;夏枯草还可解肝经郁热之头痛,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此基础上加入珍珠母,以入肝安魂,用于多种肝病所致之顽固性失眠。
03、半夏泻心汤加藿香三味:即加藿香、佩兰、砂仁,此三味有醒脾开胃之功,合用之, 主治湿浊阻中,阻遏纳运,五谷不馨,口腻而黏,或时有黏沫吐出,舌苔细腻,具体应用时,藿香三味以后下为宜。
04、半夏泻心汤加四神丸: 主治慢性胃肠炎,湿热阻中,寒湿下注,上见痞满,下见泄泻,并见腹部隐隐作痛,舌苔白腻而滑。具有请上温下、除寒止泻之功。五味子用量宜小,量大易有作酸之虞。
05、半夏泻心汤加木香、九香虫: 主治湿热阻中,胃气不降,郁而作痛,木香可以醒脾祛湿,九香虫善于散郁止痛,两味配伍,又有通络开窍之效,有人用此代替麝香,用于脑中风,也是经验一得。
06、半夏泻心汤加三花:即厚朴花、代代花、佛手花,三花具有辛香开胃、健脾化湿的功效。 主治慢性胃炎,湿热阻中,气机不利,引起胃脘不舒,时时胀满,尤以午后为甚,或伴有呃逆,舌面有淡淡白腻苔,脉象沉滞者。
07、半夏泻心汤加防风、荜茇: 主治慢性胃肠炎,伴有腹部气机不舒,时有肠鸣,口气秽浊,或矢气多,大便不畅。防风、荜拨具有整肠、理气、除腐、化浊之功效,对于腹部痞满,矢气频频者,乃为对应之举。
08、半夏泻心汤加鸡矢藤、鸡内金: 主治慢性胃炎之纳呆食积者,鸡矢藤药性和缓,有明显的健脾和胃功效,特别宜于小儿和老人消化不良者;而鸡内金消食化积力强,二味合用,既可增进食欲,又可健脾消积,配入半夏泻心汤中,能明显提高消食运化功效。
09、半夏泻心汤加三芽:即加生麦芽、谷芽、稻芽,三芽具有疏肝健脾、开胃进食之功效。此方对于肝郁克脾(胃),肝脾俱郁之证候,如见胃脘及两胁胀满,进食后呃逆频频,精神疲惫者,多有疗效。
10、半夏泻心汤加乌贝散:乌贝散即乌贼骨、贝母,具有燥湿制酸之作用,是医家常用的健胃制酸剂。两方合用,对于消化性溃疡之烧心、吞酸、胃脘隐痛,或口中泛泛流涎者,常能收到“复杯”之效。
11、半夏泻心汤加百部、黄芩: 主治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咳嗽。咳嗽是本病最常见的食管外症状之一,常被人忽视,而主症为胃灼热、泛酸及胸痛、恶心等,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百部、黄芩为清热止咳对药,具有清而不寒,止而不塞的功效。
12、半夏泻心汤加丹参、赤芍、降香:后三味为“小冠心二号”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用于“心胃同病”者,即患慢性胃炎伴有心肌缺血者,常伴有胸闷、胃痞、舌质黯淡、时时呃逆。
13、半夏泻心汤加封髓丹:封髓丹即砂仁、黄柏、甘草, 主治脾胃不和常犯口腔溃疡者,但其舌苔必黄腻或白腻,两方合用,具有清热化湿、培土伏火之效,多发者可加川牛膝、淡干姜(或肉桂),以冀引火归原,阴阳平衡。
14、半夏泻心汤加牡丹皮、栀子: 主治由于脾胃湿热所引起的牙龈肿痛,或夜间睡眠时磨牙,咯咯作响,牡丹皮清热散瘀;栀子生用以清气分热郁,炒用以清血分热郁,临床随证选用。栀子用量宜小,以免苦寒太过伤及中气。
15、半夏泻心汤加枳术汤(丸):枳术丸由枳实、白术组成,是健胃消食之名方,枳实消积滞,白术补脾元,由张仲景所创,张洁古发挥。一缓一急,一补一消,与半夏泻心汤配伍, 主治脾胃湿热,虚中夹积,胃脘痞满,食而不化之慢性胃病者。
16、半夏泻心汤加黄芪、三七粉: 主治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隐痛,吞酸,烧心,或有黑便,身体日渐消瘦,黄芪补脾健胃,益气摄血,助血运行:三七粉可祛瘀血生新血,冲服为宜,两味合用,可促使溃疡愈合。
17、半夏泻心汤加生白术、杏仁、火麻仁: 主治慢性结肠炎所致之便秘。生白术健脾促运化,杏仁降肺气以润肠,火麻仁润肠通便,其取效之妙在于生白术用量,一般成年人须30克或更多,顽固便秘者,可用60或90克。
18、半夏泻心汤加扁鹊三豆饮: 三豆饮由白扁豆、赤小豆、绿豆、金银花组成,有利湿、清热、解毒的作用。两方合用,对于脾胃湿热引起的胃脘胀满,不思饮食,舌苔偏腻,伴有面部生痘、生疮、生斑者,是首选的复合方剂。
二、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是古代治疗胃反病的专方。首见于《金匮要略》,药仅三味,“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金匮要略》谓治“胃反呕吐者”。《千金方》说本方主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者”。“胃反”是古代病名,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为特征。张仲景时代恐是一日两餐,分在朝暮两个时段。朝暮到两餐之间隔大约为6-10小时,而暮食到朝食之间隔则要更长。“宿谷不化”提示胃的腐熟机能下降和排空障碍。总而言之,反胃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消化功能障碍,现代临床上抗生素呕吐、幽门梗阻、神经性呕吐、贲门失弛缓症、放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妊娠呕吐等可以见到。
不过,这种胃反多见于体质虚弱消耗明显的病人。或反复呕吐,或长期禁食,或屡用苦寒攻下药物,体内津液丢失殆尽。病人大多消瘦枯槁,或舌光无苔,或大便干结难出,或气短乏力。也就是说,虚人久吐,才用大半夏汤。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看大半夏汤的组成。方中的半夏是止呕要药,张仲景方中凡用半夏者,大多都有呕吐。人参补气液,张仲景多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之后体液不足者,尤其适用于“心下痞硬”“不受食”者。所谓的心下痞,是上腹部不舒服;而硬,是腹肌无弹性,消瘦者多见。
与大半夏汤相近的是小半夏汤,药用半夏、生姜两味药,也是止呕方。张仲景用于“诸呕吐,谷不得入”《金匮要略》。两方的区别在哪里?其一,小半夏汤以呕为主症,恶心感突出;而大半夏汤以吐为主症,通常吐之前没有恶心表现。其二,小半夏汤证是“谷不得下”;大半夏汤证是能进食,但消化障碍,被迫吐出。其三,小半夏汤证不食亦吐,甚者食不得下;而大半夏汤证食后则吐,不食则不吐。其四,大半夏汤腹证有心下痞硬;小半夏汤证至多心下痞,但不硬。
大半夏汤的煎服法特别。第一,需要久煎。一斗二升水加上一升白蜜,仅仅煎取一升半药液,可见煎煮的时间较长。第二,蜂蜜与水要充分混匀后煎药,“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其理何在?另据莫枚士先生考证,煎大半夏汤的水应该是泉水《经方例释》,其理又何在?我一时无法臆测。
呕吐五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吐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1 先呕后渴者,此为欲解,此属呕家。
先渴后吐者,此渴为支饮内阻,君相之火,逆刑肺金,是以作渴,渴而饮水,不能消受,而后作呕,后呕者是呕新进之水也,而支饮未去,是呕后不渴,故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停)。(支饮区别饮家)
2 本以呕家之呕,区别痰饮之呕。呕家之呕,津亡作渴,支饮所呕,是新饮下之水。
痰饮二十五,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十,呕后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湿盛胃降也。吐后泻湿。
呕吐六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
病人欲吐者,陈宿在上,故不可下。
1 病人欲吐者,脾寒不能消化,胃气上逆故欲吐也。总因中焦虚寒,不可下之。下之败中胃气更逆。
呕吐七
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家而有痈脓,当令其脓从呕出,不可降逆止呕,使脓无出路。俟其脓尽痈平,则呕吐自愈矣。
1 此为痈脓导致呕吐,不可治呕,脓尽则呕止,治呕则脓无出路也。
论:从本条看,所有的呕吐都归纳于本篇。黄疸篇也同,也是所有的黄都归纳到一起。还有消渴,湿渴燥渴风渴等等。当细细区别。在本条总结一下前面几条呕吐;
呕吐一,误汗致呕;(汗多亡阳)呕吐二,虚寒致呕;呕吐三,误下致呕;呕吐五,痰饮致呕;
呕吐七,痈脓致呕。
哕八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浊气上逆,则生呕哕。哕而腹满者,太阴之清气不升,阳明之浊气不降也,前后二阴,必有不利之部。前部不利,利其水道,后部不利,利其谷道,前后窍通,浊气下泄,则满消而哕止矣。
1 前部不利者,利其小便,后部不利者,利其大便。利其前后者,观以下诸方。本条是利其前后二窍,是治胃反呕吐之总纲,
论;单论大小便,小便不利者,大便滑溏,小便数者,大便必硬,小便利而大便泄者,中气虚寒,前后俱不利,则是下条大半夏证。本条是教辩证论治。临病必问其大小便,本条同《伤寒》阳明五十六。
呕吐九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1 胃反呕吐者,前窍短涩,后门干燥,多有粪如羊屎之证。
阳明阳虚,则胃反气逆,肺金莫降,津液凝瘀,在上则化生痰涎,在下则二阴失滋,前窍则小便枯涩,后窍则大便燥结,粪如羊屎;下窍堵塞,浊气莫泄,逆而上冲,故呕吐不止,是为胃反。缘阳衰土湿,中气颓败,不能腐熟水谷,化气生津,以滋肠窍,是以饮食不得顺下而逆行也。大半夏汤,人参补中气之虚,半夏降胃气之逆,白蜜润小肠之燥,中气旺而水谷消,下窍开而渣滓降,浊气不升,呕吐自止也。
阳衰土湿,中气颓败,脾陷则利,胃逆则呕,胃气不降,则津液上停,下窍失滋,堵塞不通,气逆上冲,是为胃反。脾阳火败完谷不化,对比下窍失滋堵塞不通,杂病就是杂病。阳衰土湿,脾陷则利,当利而未利,则成结燥堵塞,是津液逆于上而化痰涎也,是则痰涎涌泛不止,下则肠窍失滋,故当利未利。津液不下,故膀胱结而小便涩,小肠结则大便干,故后窍结涩。前后俱涩,气不下降,故食膈而不下,食入则胃反,总因阳明之阳虚
手足太阳,两经同气,胃气不降,手足太阳结则小便枯涩,故便干燥结,二窍不通,气逆上冲,故为呕吐。
2 45页《素问》“阳阴别论”;三阳结,谓之膈,手足太阳,是为三阳,足太阳膀胱结则小便涩,下窍不能出,则上窍不能入,食膈不下,总由于阳明之阳虚。噎膈反胃颇同,反胃之病,在胃之下脘(堵塞),噎膈之病,兼在胃之上脘(加瘀结),上脘气闭,则食不能入,下脘气闭,则入而复出,阳明之性,阳盛则开,阴盛则闭故也。
论;本方半夏二升,260克,因量大,无人敢用,人参45克,补中气以生津,润上下之燥。古时人病不支,皆以大剂参汤灌之,就是保中气也,中气在则人不亡。现代皆畏其力大,无人敢用,医生开方也是只有几克的量,其实放心大胆的用,中气存而人无亡理,若不敢大量用也可少量渐加,若皆畏之,岂不白白浪费人参之力。误诊而误用,此为医过,也非人参之过错。蜂蜜一升200多克,润小肠之燥,助半夏降胃通关。小肠丙火,大肠庚金,火克金,小肠之病而大肠受之,故言蜂蜜润小肠之燥,而不言大肠之燥。润小肠即是润大肠也。
张锡纯治肠结,赭石莱菔加芒硝汤其医理,即可为大半夏汤的替代方,赭石降逆通关,莱菔破气,芒硝泻燥。
胃反大半夏证,大便干燥,小便短涩,上焦痰涎涌泛,呕逆不食。思论,此病或时先觉小腹胀满,大便难下,欲呕不食之象。此病是渐进的过程。阳虚湿盛,胃气上逆,是病之本气。
本条阳虚之结燥大半夏汤,对比阳实之结燥大承气汤。杂病阳明阳虚胃反之结燥,对比伤寒阳明阳实之结燥,对比理解。现代医学,大便燥结之证,肠结之证,只是通结下便,不分虚实之别。
朱进忠是山西省名老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他擅长治疗疑难杂证,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精细入微,尤其对经方应用得心应手。笔者随师临证,目睹其应用大半夏汤多获良效。现将朱老运用大半夏汤加减治疗呕吐的经验举例介绍如下。
1
神经性呕吐
阎某某,女,56岁,1998年 7月18日初诊。
患者食后即吐4年,吐物为食物及粘液,无恶心,辅助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治疗呕吐未见改善。伴大便干,2日1次,舌苔白,脉弦滑、重按无力。证属脾虚不运,津停为饮。治予大半夏汤加味。处方:半夏12g、人参9g、生姜3片、蜂蜜30g,每日1剂,水煎服。药尽2剂呕吐大减,大便干好转。继服4剂呕吐痊愈。
按:本例呕吐病程长、反复发作,损伤脾胃,脾虚生痰,痰饮中阻而致升降失常,故久吐不愈。大半夏汤中半夏祛痰止呕,人参大补元气,生姜温胃止呕,蜂蜜滋养胃阴,四药相配正合“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金,得阴自安”之意。
2
胃溃疡恶变呕吐
孙某,男,41岁,1998年10月19日初诊。
患消化道溃疡8年,疼痛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胃脘部持续疼痛,虽用度冷丁疼痛也未明显减轻,反复呕吐食物粘液。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窦部溃疡恶变。舌苔薄白,脉弦紧。证属痰饮阻滞,脾虚不运,久吐伤阴。治拟化饮降逆,补脾养阴。处方:半夏15g、人参10g、生姜3片、蜂蜜30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小时后疼痛、呕吐缓解,2小时后疼痛消失,呕吐停止。继服1剂后患者自诉疼痛、呕吐均未发作。1个月后随访呕吐未作,胃脘部疼痛轻微偶见。
按:《金匮要略》谓:“脉双弦者寒也,脉偏弦者饮也”。紧脉主寒,溃疡病脉见弦,说明寒饮内郁,寒饮阻滞不通则痛。故用半夏开结降逆,人参、蜂蜜补益脾胃之气,生姜温胃止呕,又因久吐伤阴,故加麦冬以养胃阴,共奏化饮降逆,补脾养阴之效。
3
幽门梗阻呕吐
刘某某,男,52岁,1999年4月21日初诊。
患者数年来胃脘部经常疼痛,呕吐1年,加重4个月。吐物为粘液及食物,大便秘结,3-4日一行,胃脘灼热隐痛,舌苔白,脉虚大。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为:幽门不全梗阻。证属脾虚挟饮,久吐伤阴。处方:半夏15g、人参10g、蜂蜜60g、生姜4片。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2剂,呕吐减轻,大便正常,胃脘部仍稍感灼痛。6剂后呕吐停止,胃脘部灼热隐痛未再发作。
按:本例幽门梗阻乃脾胃虚寒,痰饮内生,阻于幽门而致。方中半夏化饮降逆,人参、蜂蜜补虚润燥,生姜温胃止吐,共奏和胃补虚,降逆润燥之功。饮邪结聚得除,梗阻之症消失。
大半夏汤是《金匮要略》中的一个方剂,由半夏、人参、蜂蜜组成。《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篇的第16条谓:“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尤在泾认为,“胃反呕吐者,胃虚不消谷,朝食而暮吐也。”朱老认为,大半夏汤是一个具有化饮散结、降逆止呕、健脾养阴作用的方剂,可用于脾胃虚损不能消化水谷,反挟冲气上逆的胃反呕吐;还可用于脾虚挟食,呕吐久不能愈,而致胃阴受伤;或食入即吐,久久不愈,脾胃气阴两伤证。若挟饮而呕吐者加生姜3片,若阴液亏损大便干燥者加麦冬12g,若大便稀溏者加白术10g,本方加味用于治疗神经性呕吐以及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胃扭转、胃癌等引起的呕吐均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