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要关门小店老板一手“点石成金”,月入三万,开了五十家分店

陈先生老家是东北的,前两年和同乡来东莞工厂打工。没成想,干了两年工厂关门了,陈先生只能重新找活干。有一天又在大街上溜达,突然看到一条旺街有一个小店要出兑。陈先生心想,何不把店兑过来,这样自己也不用打工看老板的脸色干活了。这样想着,陈先生就走进了这家小店。夫妻二人都是潮汕人,二人都说自己年龄大了才想着把店兑出去,不是因为身体原因真舍不得兑。还说这个小店位置好,生意特别火。陈先生和他们谈的时候,正巧做了几单,陈先生一看,真的不错,双方谈好价格,付了钱,签了合同。这家小店就成了陈先生的了。

陈先生接手以后才知道,这家店根本不是夫妻二人说的那么好,明明就是一块石头。这条街上虽然人流大,但是像他这样的小店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兑的时候也没有细致的点货,后来一算,光货钱就多掏了好几千。但是现在那对夫妻已经走了,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干了几个月,不但没赚到钱,每天都在亏损。陈先生心里越发着急,心想,现在起早贪黑,比之前打工时间长很多,不但不赚钱,还把自己打工攒的钱快赔没了。所以陈先生就写了转让的牌子挂了出去 。但是很长时间也没人来问。正好赶上过年。陈先生把店门一关,回东北老家过年去了。

回到老家,他看到老家超市很火,大米卖1.7毛钱。陈先生因为经营小店,已经知道这么卖根本不赚钱,那么超市为什么要这么卖,后来他才知道,超市有很多商品卖的便宜根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招人。让来买东西的顾客觉得这家超市很便宜。陈先生就想,自己的小店也可以这样卖。回到东莞,陈先生撕掉了转让的牌子,在门口又挂了一个牌子,袜子,香皂等成本价销售。别人家搞促销都是几折促销,或跳楼价,赔钱卖,当顾客去买发现也不便宜,但是陈先生贴上了成本出售几款产品和价格,很多人都半信半疑的走进小店。一看真的是这样,也不是什么要过期产品所以陈先生的小店人开始多了起来。虽然那几款产品是不赚钱,但是也带动了店里其它东西的售卖,并且是之前的好几倍。但是也招到了同行的嫉妒,把他举报市场管理,说是扰乱市场,恶意竞争。陈先生拿出自己的进货单,说自己的产品没有一个是低于成本价卖的,监督人员一看还真是。同行一看举报不起作用,都纷纷效仿陈先生。但是陈先生尝到了甜头后,就开始琢磨琢磨怎么卖。他买了几本营销模式的书,才知道他们这叫同质化产品竞争。后来陈先生就利用时间,比如每天早上八点到十点面包和牛奶成本价,中午在换一种,因为他观察到,来买东西的大多都是周边的打工者,他就观察他们来买东西什么时间来买什么,买的多的就在那个时间成本价。后来他又看到很多人衣服上都别着工牌,上面有自己的名字。他又推出生日产品,姓氏产品,反正他的花样层出不穷,让同行应接不暇。

后来旁边的几个同行实在干不下去了,要转让,陈先生就买了下来,店面大了,产品种类也更丰富了。陈先生每月都有三万块钱的收入,感觉好有成就感。他又顾了几个工人,开始开分店了。现在陈先生的小店在东莞已经有五十家了,在和陈先生聊他的成功史时,他笑着说,他的目标是把小店开到全国去。

陈先生的成功史虽然一波三折,好在陈先生通过学习,点石成金,把一块石头做成了赚钱的宝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