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开悟,全面看懂天道的控制模式
- 到底什么是天道?
- 如何才能拥有一个符合天道的本性?
- 天道的控制模式是什么?
本文,我通过最近搬家的例子,辅助大家理解这几个问题。
搬家后的物品整理
18号晚上搬过来后的随后4天,几乎都在整理物品,我们家向来有个习惯,就是所有物品都会有一个“家”,因此,所有物品都要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所有物品都有一个家。
这个习惯在几年前学习断舍离后开始不断养成,它有个好处,当你要什么的时候,你可以直奔它,而不需要手忙脚乱地找。
这实际上是天道的一个体现,因为宇宙的法则是追求稳定与平衡,而它也表达为秩序与规则,在一个稳定的有规则的环境中,我们就可以预知下一步,这正是我们大脑智慧的运作方式。
实际上,这也正是我们的主要本性之一,因为我们终身所追求的,正是在追求一个可确保,可预测的人生与未来,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因此,我们不断地探索与追求。
我不这么解剖的时候,我不知道原来我们家一直有这个倾向,特别是随着我跟妻子学习的深入,这个倾向在不自觉中越来越显著,包括橙子的教育,我们的首要原则就是给橙子一个有秩序有规则的生活,以培养他的安全感与信心。
我们经常对橙子说:“玩具玩完要送回家,这样下次就找得到”。
不仅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奏,所有物品也要有规律与原则。
因此,入住新家后的几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几乎都不自觉地围绕着这个潜意识。
因此,我们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整理新家,整理物品,然后就是各种修修补补,以确保我们在新家的未来生活处于可预测的预期范围内。
比如,我们租的是小独栋,每层50方,一房一厅一厨一卫,妻子的规划是,一楼当厨房与吃饭,二楼用于睡觉,三楼当橙子玩耍兼我办公的地方,四楼也是我办公地方。
于是所有的物品就按照这个规则来布置,确保我们去哪一层做对应的事的时候,可以快捷地找到想要物品,这就是本能的省能原理,它不自觉的内置在我们的本性中,使得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这样去做,去追求。
这个本性跟光入射到水中发生折射的原理一致,跟我们看见有人落水跑过去救人的不自觉最快路径也是一致的,这些都通过基因内置到我们的本性里面的。
但是这里却存在一个问题,归类整理这个过程是相当耗能的,这不就违背了本能的省能原理了吗?
比如,我们每天都会把收下来的衣服叠好,然后放到每个人各自的衣柜,接着再按照上衣,内衣,袜子,裤子不同类别进行放置,这个过程每天都会消耗我们一定的整理能量,但是这样存放后,每个人都可以瞬间找到他想要的衣服,他甚至闭着眼睛也能找到,或者说,他可以预测到他的袜子到底在哪里。
他可以准确地知道他的下一步是否会成功,这就是运用规律来指导生活后所产生的秩序,这个过程就形成我们的信心与安全感。
这就是规律,我们按照规律原则做一些整理后,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可以按照这些规律与原则高效生活。
相反,不管是我们大脑里面存储的知识也好,还是我们的生活物品,如果不作整理与归类,那么随着知识与物品的增加,我们的混乱度会越来越高,效率会越来越低下。
假如我这次搬家后,不对这些物品进行整理,不对这个新家进行布置,我们的生活几乎不可能正常进行,此时,我们就会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寻找物品上。
特别是现在住的是四层,一旦找起东西来,会把人急疯,这反过来,促使我们更为清晰地,细致的归类整理物品。
我们大脑里面的知识与经验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我不断强调大家要打卡反思整顿的道理所在,但是这里的悖谬是,我们最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停下来“整理物品”,停下来整顿,我们总认为,“停下来”会使得自己变慢,你会因此而落后。
另一方面,我们的本性使得我们天生就不擅长停下来,天生就讨厌“叠衣服”,因为它耗能,动物脑不会管你是否有规律,是否有秩序,它只关注眼前的利益,涉及耗能的事情,它一律不自觉地抗拒。
这就是为什么,每天的打卡反思也不在我们的常规用智范围内,要做到这件事情本身,就首先必须突破动物脑本能的束缚,能看清偷懒本能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知道反思重要,也下定决心要坚持每天打卡反思,但是坚持不了几天一切又都打回了原型,这正是我所说的本性具有强大的遮蔽力量。
突破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说,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苦,当我们足够苦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会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永远无缘开悟!
对结果的执着
接近一个半月的装修期,十几次的新家搞卫生,搬家时的劳累以及搬家后的整理后,妻子发出感言:“但愿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愿这个新家能一直住下去,直到橙子初中毕业,搬家太累人了。”
这次为了橙子上小学的搬家确实累人,我完全想不到会有如此多的事情,4层楼有4套厨卫,几乎用了4天时间清理瓷砖的油污,还有新家具的选购【拆,搬运与组装】,全部都是自己动手去做的。
一整个月,我的心都在这些事情上,忙到几乎忽略了事业,这在我近几十年的奋斗生涯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听到妻子发出这样的感叹时,我第一瞬间本能就认同她的话,但是我很快意识到这个念头的问题所在,这是一个可怕的“想要念头”。
大脑一旦意识到有可能发生意外,我们就会担忧,恐惧与烦恼,如果最终真的发生意外,我们就会抱怨甚至是大发脾气。
我把这股情绪叫作带有强大攻击性能量的破坏性负面情绪,这股情绪的大小,跟我们想要的强烈程度“成正比”,这个正比量在以后科学技术足够发达的时候,是一定可以准确测量出来的。
而它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大脑里面神经元递质的多巴胺快感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同作用的。
我们每天打卡反思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不断地用这两者作为规律来整理我们的所有日常经历,就像刚搬家的所有物品,完全是零散的,我们确定了整顿整理规律,然后把物品按照类别与原则进行摆放。
然后当同类事件再时发生时,我们瞬间就知道这个事件的本质【规律】是什么,瞬间就可以按照规律来处理事件。
正如我瞬间就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法则直奔我想要的物品一样,如此来提升人生的效率。
因此,这个效率的前提就是反本能的耗能,而且是变态的反本能,因为我们的本性从来就不可能停下来整顿与反思,我们的生活默认都是混乱的,完全凭所谓的经验去行事。
而实际上,经验也是一种整顿,只是这种整顿,相对于人生来说,太微不足妙了。
特别是,人性的底层,有一股强大的控制力量,没有极为深入的反思与整顿,没有一些更为底层的指导原则,我们几乎不可能摆脱这股力量的左右,而它在人性里面就表达为我们的从众心理,我们是严格被环境决定着的。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的重要性。
但是我所强调的第一性原理跟混沌大学李老师强调的第一性原理不是同一个概念,李老师的概念更多的是用第一性原理去实现人生抱负,这原本没错,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微妙的但是又是决定性的区别。
那就是你必须明确的区分欲望与抱负【欲望与梦想】,这是一个重点。
第一性原理
因为我们人本身,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意识也正是第一性原理的结果,如果我们不回答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是“在里面”而折腾,被第一性原理控制着去实现人生目标。
而小务虚所指的第一性原理,是侧重审视目的本身,审视我们自己,即它回答清楚一个问题:“为何我们要去实现人生抱负”。
李老师的概念有些类似于不断地在路上奔波,不舍得停下来整顿与反思,它的潜台词是,“自我”是没有问题的,我要去实现我的人生意志。
而小务虚的概念侧重“怀疑自我”,我是有问题的,在我去实现人生抱负,去大力折腾与创业时,我们首先必须攻克本性本身,我们首先必须明白自我。
或者这样说,李老师没有做这一层区分!他没有明确地指出这里的区别,但是这却是一个关键点,在我的最近的所有文章中,我均明确地指出,在你没有搞明白自我本性之前,如果你就不断地上路出发去奔波,去创业,那么你一定会失败,你最终会发现,你总有一些槛是跨不过去的,你在某些模式里面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犯着同样的错误。
本质上,我所指的第一性原理与李老师的第一性原理是同一回事,因为宇宙只有一个天道,万物一系演化,之所以存在区别,在于第一性原理在人性层面具有强大的隐蔽性,而要回答清楚它的控制模式,必须全面打通,特别是打通大脑神经科学层面的知识。
因此,我所指的第一性原理的重点是突破人性的束缚,而它的结果就是所有传统学问里面所达到的那些境界,比如知行合一,正念,开悟,这些修行词汇,第一重点所指,就是摆脱人性的束缚,这是最核心点,也是最难点。
而之所以如此之难,重点就在于第一性原理在我们的大脑神经元体系里面所呈现出现的网络,我们的整个动物脑网络,正是我们需要去突破的,而要突破这个网络,就是必须有效的利用前额叶去重新编码。
而这个过程说得通俗些,就类似于我开头文章指出的用更为底层的第一性原理来整顿与整顿我们的所有人生经历。
这就是一个有效的人生解决方案。
而它的难度就在于我们修正的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脑神经元网络,特别是,它就是我们的本性,而且已经被迭代完善内置到我们的基因中,被底层第一性原理严格规范着。
人生就是经历,不是为了结果
所以,当妻子发出那个感慨时,我第一时间警惕起来,因为我已经有过大量这类编码,并且形成了一些相应的指导原则与法则,比如根据底层的能量原理及大脑原理,人生是用来经历的,而不是用来获得结果的。
因为只要你为了结果,就一定会产生对应的恐惧,就会被这股恐惧力量所左右。
因此,当妻子如此感慨时,我的解决方案是,我并不排斥再来一次搬家,相反,我有些期待这种经历,因为这次搬家,虽然我忙得团团转,但是当我确定经历才是最珍贵这个信念时,我对每一个经历都极为重视,我不排斥任何经历,苦的,快乐的,我全部接受。
对我来说,这些是无区别的,唯一有区别的,就是我在经历的时候,是“在里面”还是“在外面”。
我并不能完全时时刻刻在每一个经历时能够“在外面”,但是我能够做到时而在外面,时而在里面,并且能够及时的整顿这些生活素材。
正如我用心整顿新家一样,而每一个新经历给我整顿后,几乎都可以被我归类天道的法则里面。
随着这个过程的推进,不同的经历不断地发生时,我就越来越有应对的策略。
事件被整顿后,归类到法则法规里面,当它再次发生时,大脑瞬间就可以激活对应的原理,于是,对于很多事件,就像整顿后的新家一样,我可以准确地预测物品在哪里!
整顿后的人生,几乎也是可预测的。
我经常说,人生的解决方案是“以道克道”,这就是天道,它体现在每一个层面,每一个事件上。
万事万物都被它统管着,它一系演化到人性,因此,人性几乎就是最高的天道,《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就是从各个层面解剖这个天道的。
而我所强调的每天打卡反思,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修正我们的本性,使得我们最终可以真正拥有一个符合天道的本性。
而我本文所展现出来的事例,就是这种本性的一种体现。